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日 · 2021 年 8 月 1 日. 0. 3051. 桑傑 Dr. Sanjay R. Tolani. ★Goodwill World執行長. ★三代保險世家:目前全球擁有7家跨國金融服務公司及40名助理. ★榮獲7屆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白金獎. ★2020年完成315個IDA,總計成交146件保單,FYC換算台幣約4億602萬元. ★19歲成為百萬圓桌MDRT最年輕的會員;28歲時成為最年輕的MDRT終身會員.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勢必都有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否則便不太可能在這一行成功,我也不例外。

  2.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3. 2022年9月1日 · 396. 0. 有句俗語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其實不只是年長者對年輕人的輕視,即使年輕人也不免會對同樣是年輕人的業務員感到無法信賴──這麼年輕的人,真的已經具備足夠服務於我的專業嗎? 香港宏利人壽分行經理龍允浩今年25歲,18歲入行便在當年成為國際龍獎IDA得主的他,其實一路上也遇到過許多障礙,但他克服了客戶的質疑,並且成功與他們拉近關係,無論面對年長還是年輕的客戶,都能夠順利成交。 用情感建立關係,用專業穩定關係. 自最初從業開始,龍允浩的客戶便來自各個年齡層,從年輕到年長都有,該如何與這些客戶相處? 龍允浩表示,先拉近關係經營感情,讓客戶願意支持你、挺你,後續才有專業規劃能力的發揮空間。

  4. 2024年2月1日 · 澳門宏利人壽分行經理永權15年前入行之初,只是想找份工作餬口,但是在接手了公司的孤兒保單客戶,以及處理了幾件理賠之後,他的內心也逐漸有所轉變,開始覺得保險工作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當你需要錢治病的時候,朋友可能會借你1、2次,家人可能會借你3、4次,只有保險能夠在你需要的時候,次次都伸出援手。 」永權感慨,保險其實是一種商業化的慈善。 小到一次意外的治療費用,大到退休後幾十年的退休現金流,因為保險業務員的一個建議而得以從無到有;因為一次投保而讓生命就此扭轉,逃離原本可能被經濟風險壓跨全家的命運。 這就是永權眼中保險的價值,他也正是為了這份價值而不斷自我要求,終於在2023年成為了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 活用自媒體,大幅提升活動量與件數.

  5. 2022年5月1日 · 2021年英國所發布的《公平對待脆弱客戶指南》明白地指出,所謂的脆弱客戶不僅僅指因為衰老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的高齡客戶,一般人也可能會因為突發的生活變故或事件而影響到對事情下正常的判斷,比如說親友過世、突然失業或遭遇重大災難等,延伸包含了一些本質上抗壓性、韌性較不足的族群,都會讓他們在金融交易上變成判斷力下降的脆弱客戶;此外,像是有些本來就對財務、數字類不敏銳的族群,亦歸類在脆弱客戶之列,亦是無關是否屬於社會上所定義的弱勢族群,例如收入較高、社會地位也高的醫生或律師等專業人士,也可能因為對金融財務不夠瞭解而列為脆弱客戶,高齡者只是近來最常被舉例討論的其中一類而已。

  6. 2017年2月5日 · 「亨利族(HENRY)」是高薪、準富裕(High Earner,Not Rich Yet)的縮寫,意指出生時間與千禧世代相當,目前年齡介於16~36歲,年收入約10萬~25萬美元,並且職涯發展仍處於上升趨勢的一個族群。 我所認識的「亨利族」大多都有在海外就學或工作的經驗,為具備國際觀的歸國人士。 要想瞭解亨利族的財務偏好,可從3方向分析:成長背景、工作屬性、金錢觀念。 可以發現他們的M型化──財務規劃能力極差或極佳,因此也反映在財務的自主性高低。 通常理財觀念較好的亨利族,其本身就是金融相關背景,如經商、企業第二代或是新創家等,他們對財務數字敏感,也很會進行投資理財,但他們對於風險的意識則較為薄弱,因為他們年紀輕、賺錢也容易,大多抱持著「反正本金沒了,再賺就有」的心態。

  7. 2019年11月1日 · 這是規劃財富傳承中,最常見也是最大觀念及認知落差,最好的財富傳承規劃方案必須要保障到2個部分:第一點是保障資產的收入,第二點是保障資產,其中資產又包含2種,一種是人力資源,一種是實質物產。 「人」是創造實質物產價值的主體,所以在規劃財富傳承方案時,計算和評估人的價值是關鍵之一。 此外傳統上,我們認為「資產累積、資產保值、資產分配」是最重要的3件事,卻沒看清本質。 許多高資產客戶都面臨「富資產、窮現金」,當面對事故需要現金周轉或度過難關的時候,而被迫出售心愛的資產,變現支付各項費用,這就是沒有連續收入所產生的問題,可見收入比財富的影響更加重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