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祐六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古人认为日食是天狗吃太阳,非常的不吉利,仁宗再次改元,这一次改成了“至和”,取其本意“极和谐、安顺”。

    • 概览
    • 宋朝皇帝年号
    • 年号对照
    • 年号相关
    • 其他年号

    宋朝历代皇帝年号

    后周恭帝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柴宗训禅位,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改元建隆。到1279年(祥兴二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没,宋亡,凡十八帝319年。

    宋朝共有57个年号,以在位最长的仁宗为最多,有九个。宋朝皇帝年号在用字上和之前朝代一样,喜用吉祥美好的字眼,如淳化、咸平、庆历、熙宁、元丰、淳熙、嘉泰、嘉熙、祥兴等。皇帝也常因祥瑞、天灾、郊祀改元。宋朝年号使用时间普遍较短,北宋年号中没有超过十年的,唯仁宗天圣、神宗熙宁使用了十年。北宋年号中还有三个四字年号:太平兴国、大中祥符、建中靖国。之后的朝代再未出现四字年号(不计地方起义势力)。南宋年号的用字很多取自于之前年号的字眼合成。如隆兴即“隆绍兴之政”;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绍熙即“绍淳熙之政”;庆元取自庆历、元祐;端平取自端拱、太平兴国。南宋年号中有四个年号使用时长超过十年,高宗之绍兴凡三十二年,孝宗之淳熙凡十六年,宁宗之嘉定凡十七年,理宗之淳祐凡十二年,其余使用时长普遍较短。南宋年号的使用时...

    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涿郡人。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显德六年(959年),升为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二,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正月初五,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定国号为宋。赵匡胤在位期间共使用三个年号:建隆(960—963)、乾德(963—968)、开宝(968—976)。开宝九年十月,崩,年五十,在位十七年。庙号太祖,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 宋太祖在为期间,尚有辽、北汉、南汉、后蜀、南唐、吴越、南平、大理、于阗等政权,历年干支及年号对照如下(南唐、吴越、南平行宋年号): 注:广德为大理段思聪之年号,起始时间不详。

    太宗赵匡义

    宋太宗赵匡义(939—997),太祖弟,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驾崩,赵光义即位。十二月二十二日,改是岁为太平兴国元年。太平兴国九年十一月,改元雍熙;雍熙四年后改元端拱;端拱二年后改元淳化;淳化五年后改元至道;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崩,年五十九,在位凡二十二年 。庙号太宗,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宋太宗时历年干支纪年对照表:

    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三月,即位为帝,次年改元咸平。咸平六年后改元景德;景德四年后改元大中祥符;大中祥符九年后改元天禧;天禧五年后改元乾兴;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 ,庙号真宗,累谥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 宋真宗时历年干支纪年对照表: 注:大理段素英明应元年(1005年)之后,有明圣、明德、明治三个年号,存在时间短,起止不可考。

    历史事件

    以年号称呼的历史事件: 建隆之治、雍熙北伐、咸平之治、庆历和议、庆历新政、庆历兴学、熙宁变法、熙宁兴学、宋越熙宁战争、熙宁开边、元丰改制、元祐更化、元祐党争、绍圣绍述、崇宁兴学、靖康之耻(靖康之难)、建炎南渡、绍兴北伐、绍兴和议、隆兴北伐、隆兴和议、乾淳之治、绍熙内禅、庆元党禁、开禧北伐、嘉定和议、端平更化、端平入洛、德祐之变等

    文献书籍

    建隆遗事、开宝本草(开宝重定本草、开宝新详定本草)、太平广记、太平寰宇记、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嘉祐补注本草、嘉祐集笺注、嘉祐石经、熙宁使虏图抄、元丰类稿、元丰九域志、建中靖国续灯录、大观明州图经、宣和博古图、大宋宣和遗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靖康稗史笺证(靖康稗史七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乾道四明图经、乾道建康志、淳熙三山志、绍熙州县释奠仪图、绍熙云间志、庆元建康志、嘉泰会稽志、嘉泰普灯录、嘉定赤城志、宝庆会稽续志、宝庆四明志、宝庆昌国志、淳祐玉峰志、开庆四明续志、景定建康志、景定严州续志、咸淳临安志、咸淳玉峰续志、咸淳毗陵志等

    制度

    嘉祐铜则、熙宁五服敕、政和五礼新仪、淳熙条法事类、庆元条法事类

    宋朝统治地区其他势力的年号 :

    注:吴曦可能没立年号,吴曦年号出自沈德符的《正闰考》,但《宋史》等官方史书没记载过吴曦有年号。

  2. 至元十三年(1276年)攻占南宋首都临安,十六年(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灭掉南宋的余部统一全国。 1368年明朝建立后北伐,元顺帝弃大都北遁,元朝在内地的统治结束。

  3. (1049年-1054年三月)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6年。

  4. baike.baidu.com › item › 祐祐_百度百科

    ,汉语三级字,读作祐(yòu),本义指保祐,旧指天、神等的佑助。

  5. 《楚辞· 天问 》:惊女采薇鹿何,北回水萃何喜。注:祐,一作佑。喜,叶音 戏。 按《 说文 》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今加人作佑,且音宥。而右止为左右手之右,不详《说文》之义矣。 [4]

  6. 元祐(1086年—1094年)是宋哲宗 赵煦 的第一个年号。. 北宋 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 由于 元祐年间 是由反对新政的旧党当政,因此后来的 党争 中,“元祐”一词又被用来指称旧党及其成员。. [1] 中文名. 元祐. 性质分类. 年号. 所属政权.

  1. 相關搜尋

    至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