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5日 · 網絡安全廠商 Sophos 分享了 Instagram上最常見的7種騙案,並為用戶提供4個貼士提防受騙,以及應對方法去確保自己不會成為網絡欺詐的受害者。 傳Twitter曾考慮收購Clubhouse 惟談判破局【 下一頁 】 以下是7類常見的 騙案: 網絡釣魚騙案. 網絡釣魚攻擊者會試圖通過Instagram 私訊或電子郵件發送可疑網絡鏈結,然後誘騙用戶在虛假登錄頁面上輸入用戶名稱和密碼。 騙徒獲取登錄資料後,他們便能瀏覽用戶個人資料,甚至更改帳戶密碼將用戶拒之門外。 最近,虛假的Instagram 「警告」得到廣泛傳播,以下是一個假冒Instagram官方的侵犯版權警告例子. 假冒Instagram官方的虛假電子郵件「版權警告」(左圖)。 私訊自稱是Instagram 官方帳戶。

  2. 2022年4月10日 · 《推背圖》預言徵驗性高,被認為對歷史大事每多中的,加上用插圖和詩文等較容易理解的表述形式,一直都流行於坊間。 由於成書至今已千多年,又談及封建皇朝政權興替,流傳過程產生了至少6-10個不同的版本,其中內容都有相異之處,部份甚至插圖有清朝或民國衣飾明顯不確。 研究者認為其中有涉及後世對內容的更改,也流傳宋和明朝開國君主曾改動卦象出現的先後次序,因為以上原因,使得學者不容易單以現行坊本去作準確預測。 此點和《皇極經世》等以易學作排序,並以易象或卦爻辭作解釋基礎略有不同。 《推背圖》共有60個卦象圖讖,要了解對現代的啟示,先要找出相對應的讖圖。 坊間普遍相信下一卦象未來是第44象,亦即我們正處於第43象,讓大家一起溜灠並各自解讀: 推背圖43象 黑兔走入青龍穴.

  3. 2020年7月11日 · 命運的關係. 如果對命理沒有太深入研究,對於 『命運』的認知也許比較模糊,在算命的範疇上,『命』與 『運』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命』,是指一個人出生時,先天賦予的本性、特質,而『子平八字』或『紫微斗數』所計出來的命盤,是將命主特點,以五行或星曜的組合,將之形象化起來。 至於 『運』,是命主於時空上的經歷,我們時常聽到的十年大運,就是指命主每十年的時空上遇上的人和事。 換言之,命是一個定數,而運是一個變數。 如淺白一點打個比喻,『命』就好比一部汽車,其檔次的高低,取決於出產地、出廠商、屬性、型號、性能、外型、顏色…等,是既定的。 一部過百萬元的跑車,它的裝備、性能、動力均勝人一籌,表面上我們可將之定性為好命。 反之,如果是一部破爛的「錢七」,那就定性為次一等的命格了。

  4. 2020年5月17日 · 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如何取得處理當事人在香港資產的權利,一般取決於死者的居籍以及死者生前是否已訂立有效遺囑。 以下是經常遇到的三種情況︰. 一、如果當事人的生前居籍為指定地區(例如新西蘭、新加坡、斯里蘭卡、英國或澳洲某些省份),而該地外國法院已發出授予書(相當於香港法院發出的遺囑認證書或遺產管理書Probate),申請人便只需向香港法院申請在外國法院授予書上加蓋印章。 、如果當事人以其他海外國家為居籍,不論該地法院已發出授予書與否,須向香港法院重新申請授予書。 三、如果當事人生前並無訂立遺囑,並且以外國為居籍,香港法院可能會要求遺產申請人就有關居籍地的繼承法提交外國法律意見,以支持其申請成為遺產管理人。 遺產管理人是外國居民.

  5. 2016年5月16日 · 80後富二代考「藍帶」由低做起打造飲食王國. 商業. 發布時間: 2016/05/16 18:29. 最後更新: 2016/05/16 18:29. 分享:. 80後鄭相賢自己創立了飲食集團 DRC,在短短 7 年間已開設了 8 間餐廳。. 身為捷和集團家族成員、80 後的鄭相Tony Cheng),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 ...

  6. 2021年12月24日 ·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1/12/24 08:01. 最後更新: 2024/04/26 14:09. 分享: 「你要識得同師傅面試,亦要識得睇施工現場,以補面試的不足。 關鍵概念:揀師傅不是揀對象. 前文提到,戶主不應盲目追求完美,而應配對最切合自己要求的公司 。 但戶主可以如何從這些公司中,進一步收窄選擇呢? 不少戶主的挑選準則都流於主觀感覺,亦常聚焦於不重要的因素;此外,戶主們不懂問「到肉」的問題,因此很受對方「嘴頭」影響。 (例如裝修公司說「我做過很多豪宅生意」,實質上並沒有提供有用的具體資料──例如他能否藉過往經驗即時為戶主的單位提供有用建議? 以下列出幾位戶主選擇裝設公司的理由: 原因一:「他沒有條理」? 「那位負責人所有東西都好,但他丟失了我的電話,好像不太可信。

  7. 2023年10月2日 · 理財智慧. 發布時間: 2023/10/02 10:48. 分享: 在香港經營飲食業,從來都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存活率不高。 各界均期待疫後復常,惟港人蜂湧到外地旅遊、北上消費熱潮持續,訪港旅客數字也未如預期,當中面對人手壓力的飲食業,更成重災區,近月店舖結業消息不斷。 就算是連鎖餐飲集團,也選擇靜觀其變。 作為本港最受歡迎的快餐店品牌、同時佔據本港最高市場分額的麥當勞,於逆市中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表,香港麥當勞行政總裁黎韋詩接受《iMoney》專訪時,對於公司的表現十分滿意:「我覺得今年是豐收的1年! 」她透露,今年香港麥當勞的業績、店舖及APP的用戶數目,也同創歷史新高。 能夠創以上佳績,黎韋詩強調,香港麥當勞的成功絕不是僥倖,「因為我們比別人勤力、比別人更勇於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