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7日 · 設立護理制度的關鍵人物,是1891年由倫敦傳道會派遣來港的史提芬夫人(Mrs. H. Stevens)。 她在雅麗氏醫院擔任護士長,設立護理規則,跟英國看齊﹕譬如洗浴和清潔的條例,規定病人要換醫院的衣服,太髒的衣物須燒毁等。 她親自培訓護士,移風易俗,改變了許多華人甚至基督徒對醫療中厭惡性工作的偏見。 有見產科服務也極為稀缺,她還派遣見習護士到英國接受產科訓練,於1904年在港開辦助產士訓練課程。 同年,何妙齡女士的芳名也與那打素及雅麗氏結緣,當時醫院再度需要擴建,由何啟之姊何妙齡出資建成新醫院。 名義上是三家醫院,實則連成一體,聯繫緊密,互為補足,最終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2. 2019年7月29日 · 臨牀心理學家李昭明表示,在生理、思想或情緒上產生壓力反應,屬自然反應,是人之常情。 但每個人反應不一,有人或比較冷靜,有人則會崩潰大哭,毋須比較。 而即使情緒暫時無法紓緩,也不用完全排斥或急於消除壓力反應,尊重自己和不同人的情緒步伐。 李昭明(李祖怡攝) 面對壓力可能出現的反應: 生理:胃口轉變、失眠、身體不適(例如呼吸短促、頭痛、心跳加速、疼痛)等. 思想:腦海反覆出現某些畫面、想法;對人或事失去信心. 情緒:恐懼、緊張、憤怒、抑鬱、無力、麻木等. 與壓力來源無關活動 可調節情緒. 李昭明建議,留意自己的身體感覺、思想和情緒的轉變,「想想要不要停一停,紓緩一下,給自己一個空間,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3. 2022年8月15日 ·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字顯示, 乳癌 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在過去20、30年間,本港女性確診乳癌的個案更加有倍增趨勢。 乳癌由1994年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也是婦女 癌症致死 的第三號殺手。 時至今日,香港平均每天有13名女士被診斷出乳癌。 跟絕大部分其他癌症一樣,年紀愈大,風險愈高;香港患者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而大概每14名婦女中就有1人患上乳癌。 目錄. 滿40歲無病徵女士 每兩年乳癌普查. 超聲波 X光檢查 不是二揀一. 相關文章: 【乳癌】由初生到50歲常見的乳房問題 乳腺增生、水囊、乳癌 自我乳房檢查為健康把關. 滿40歲無病徵女士 每兩年乳癌普查. 要對抗乳癌對婦女以至整個社會的威脅,我們提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4. 2019年7月2日 · 養和醫院內科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 惠棠醫生. 新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對付擴散性肝癌. 不過,近年肝癌有多種新藥面世,令治療效用顯著改善,如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均用於擴散性肝癌不但能帶來更佳的治療效果,甚至可以清除所有癌細胞。 醫生以一名60多歲病人為例,他本身患有乙型肝炎,並於約十年前首次證實患上肝癌,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後康復,但至去年底肝癌再次復發,無法再做手術。 醫生評估後建議病人接受體內釔90同位素放射治療,即利用導管經動脈把放射性釔-90(Yttrium-90)放入腫瘤中心,釋出輻射殺死癌細胞,可以對付一些較大腫瘤的同時,對附近正常細胞的影響也較小,最終令癌細胞消失。 兩個案接受新藥治療 癌細胞消失.

  5. 2019年9月30日 · 目前本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已有約10萬,預計在未來20年,患者將增加至超過33萬人。 「據《 2018年全球認知障礙症報告 》中指出,80-85歲的年齡層(即港人的平均年齡)中,每3位長者便有一位會失智、失語、失禁,患者平均需要被照顧10至16年。 」羅博士和與會者都希望政府可以多做樂齡規劃的公民教育,讓市民可以及早了解「法律 + 醫療 + 心理情緒」層面的重要性,讓自己及家人做好準備。 加強樂齡規劃公民教育 籲關注「預設醫療指示」諮詢. 就食物及衛生局於9月初推出的「 預設醫療指示 」公眾諮詢文件,羅博士提醒社會大眾要多關注和表達意見。

  6. 2019年9月26日 · 未必! 原來有約5至10%的「 認知障礙症 患者」是由腦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假性認知障礙症」,同樣會出現認知能力問題,若能及早發現及接受治療,是可以根治問題。 不過,一旦錯過治療時機,則有可能由假性變為真正的認知障礙症。 究竟如何分辨? 有哪些治療方法有助減退化速度呢? 目錄. 腦病引致假性認知障礙症 適切治療可根治. 認知障礙症發病率較柏金遜高. 阿茲海默氏症vs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vs認知障礙症. 治療以外 照顧者為患者做好各項準備. 腦病引致假性認知障礙症 適切治療可根治. 養和醫院長者醫健 主任 萬福 醫生指出,一些腦病如腦炎、腫瘤、積水,以及甲狀腺分泌、維他命B12不足、抑鬱症等,都可以令患者出現假性認知障礙症。

  7. 2019年9月20日 · 20/09/2019. 感官刺激, 感官訓練, 短期記憶, 職業治療, 腦部訓練, 認知訓練, 認知障礙vs柏金遜系列, 認知障礙症, 養和特稿. 分享此內容: (網上圖片)認知障礙症患者若及早接受職業治療訓練,例如透過遊戲、拼圖或其他腦部訓練,或許能有助減慢記憶力衰退或其他精神問題。 每年的9月21日是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 ! 要對認知障礙症有更多的認識外,更要了解患者的需要。 認知障礙症 患者會表現得無記性,一旦確診雖然病情不可逆轉,惟接受職業治療訓練,例如透過遊戲、拼圖或其他腦部訓練,或許能有助減慢記憶力衰退或其他精神問題。 因此早發現、早訓練,可有助延緩病情惡化速度,而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階段,需接受相應的職業治療訓練,以達至最佳訓練效果。 目錄. 初期患者:重認知訓練 剔點心考記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