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0日 · 影音迷迎來兩個壞消息,除了 UA 影院全線結業,位於旺角西洋菜南街 51 號友誠商業中心 10 樓的華仁影音,也宣佈將於 4 月 15 日租約期滿結業。 【一文看清口罩供應】時尚口罩在何處買? 12 大連鎖商戶+小店+便利店+網店優惠 最新口罩特價情報 【即日不斷更新 】 店舖負責人 Sunny 表示,其實早於兩年前已有結業的念頭。 他表示這兩年間的經營環境轉變,令到行業競爭愈來愈激烈。 除了面對大型連鎖店的直接競爭,也要面對品牌和代理經營網購、品牌專門店以各種方式進行自家銷售,對他們的零售生意帶來一定影響,導致難以維持基本利潤。 因此,Sunny 決定完成這次租約之後便不續租,他又表示不續租與加租無關,並表示業主甚有良心,十多年來只加了少許租金。 點擊圖片放大. +2.

    • 劉松仁1
    • 劉松仁2
    • 劉松仁3
    • 劉松仁4
    • 劉松仁5
  2. 2020年11月6日 · 鄧卓寧又說:「又例如部分辣椒醬是用菜籽油加酒來提味,我們則用上高價的芥花籽油和松仁松仁是素食界的『鮑參翅肚』,是很昂貴的食材,所以成品的訂價會高一點,一瓶 98 元。

  3. 2019年11月22日 · 大澳的「張財記」以家族式經營,傳至張志明已是第三代管理人,店舖由賣漁具到賣蝦糕蝦醬,現在更推出即食料理「蝦豬餅」輔助推廣產品,經營上極其靈活。 【其他熱門報道】 【特色小店】把握黃金地段優勢 大澳大魚蛋店愈開愈大. 【其他熱門報道】 【豬肉癲價】食材成本大升影響食肆社企 燒味店:再加價只會趕客. 「張財記」在 60 年前,產業如同百貨公司那樣,主要是向漁民提供工具,藉此與對方交換蝦。 但隨著漁業式微,大澳變成旅客區,店舖產業亦要順應潮流改變,「張財記」後來便主打地道食品,售賣全人手製作的蝦糕蝦醬。 張志明表示人手製作的蝦糕蝦醬,香味和新鮮度都比機製好。 這是由於磨蝦的人能憑著經驗調控石磨的速度,做出來就更細更滑。 他說:「人手磨的話會比機磨慢 3 倍。

  4. 2020年2月1日 · 無印良品進軍中國多年,除了一般零售店外,在 2018 年更在深圳開設首間 MUJI 酒店。 雖然無印良品在開業初期大受顧客歡迎,但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地位岌岌可危,即使零售店連續減價 11 次,卻無法吸引顧客光顧。 產品定價過高. 無印良品一向給予消費者「簡約」、「文青」的風格,雖然無印良品的產品在日本以平價見稱,但品牌進軍中國後,價格過高導致品牌無法在基層市場競爭。 此外,公司產品受關稅及運輸成本的影響,導致產品在中國的售價遠超日本。 當消費者知道無印良品在日本的價格和品牌定位時,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這種負面感覺令顧客對品牌產生牴觸和嫌棄,喪失對品牌的信任。 日本無印不敵老翻因被搶註! 商標權問題港企業須審慎處理. 香港首間花膠主題餐廳 創辦人:夠膽試夠膽做先成功!

  5. 2020年1月5日 · 鄧文俊 ( Sky) 是一名主管級的程式員,月入 4 萬,卻在 2 年前決定裸辭,創業後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半年內在香港收獲第一個一百萬。 其後 Sky 轉戰內地,近期更成立第 5 間公司,他直指內地對香港科創人材求賢若渴,各項政策對港人大開綠燈,現在正是香港科創人材最合適的創業時機。 Sky (右4) 裸辭、創業,並在內地成立公司。 高薪厚薪裸辭創業. 2017年,Sky 有感事業到達瓶頸,遂決定裸辭,成立「WhereAR Limited」:「當時我對新興的 AR 技術其實一竅不通,所以都被潑了不少冷水。 很多朋友和我說『你唔好咁傻啦,你職位又高過我,薪水又高過我,創什麼業』、『AR? 你憑乜成功? 大公司都唔得啦』,但最後都是堅持下去,我想,創業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堅持。

  6. 2019年9月29日 · 如果面試時表現優秀的話,更可爭取更高的工資。 不過亦有網民猜測新僱主或許預算有限,所以才會詢問此類問題,提前知道打工仔的「底牌」,再決定是否聘請對方。 Photo:Jordan Richmond. 洞悉中小企商機.盡覽行內打工仔情報: → 網站:sme.hket.com/ → SME@HKET Facebook專頁【將 SME@HKET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睇商機】 撰文 : 徐慧兒. 香港公司多數請合約制 IT 員工. 研究:員工寧要休息也不要高薪. 薪酬待遇 香港 職位招聘. 相信在職場上打滾多年的打工仔,都有過轉工的經驗,不過不知大家每次在轉新工的時候,有沒有被新公司要求告知在上一家公司離職時的最後工資是多少呢?

  7. 2020年11月2日 · 香港上世紀 60 年代工業開始發展,工廈象徵港人拼搏精神,吸引了現在年青人注入新能量再次發光發熱。 三位土生土長香港人,在牛頭角買下工廈其中 6 層翻新,變成共享工作間(Co-working Space)投資項目,匯聚東九龍一帶初創企業精英,發揮「紮根香港」精神。 兩位聯合合辦人 Patrick Wong 和 Alton Chan 在銀行金融業打滾十多年,毅然辭職創業,2018 年聯同 David Yau 成立 PARAGON 公司,先後買下觀塘 6 層工廈,發展服務式創業共享工作間。 Patrick 指,透過 PARAGON 才真正認識物業投資:「原本空空的大廈,裡面其實可以很精采。 上摩天輪做PPT開視像會議? 日本讀賣樂園推工作度假服務搶WFH商機 【 見下頁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