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重要一環,涉數十年投資,基金長期表現自然是關鍵。 本文羅列「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20隻強積金基金近1年、3年、5年和10年的回報。 就以最新的2024年3月數據作分析,研究若使用滙豐,哪些基金可以取得較佳回報。 2024年第一季表現重點如下: 兩者美股基金近1年回報強勁,大賺逾26%,智優逸美股指數長線跑贏同行; 兩者歐股基金近1年回報亦不俗,賺逾11%,智優逸歐股指數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環球股票基金長線處於行內前列; 「懶人基金」表現排名長期較佳。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滙豐強積金智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

  2. 2023年1月25日 · 2022年MPF資金流. 點擊圖片放大. 最吸金10大榜 宏利佔6隻. 宏利是大贏家,去年10隻資金淨流入最多的MPF基金,6隻來自「宏利環球精選(強積金)計劃」,最多是其保證基金,共錄得46.26億元淨買入。 但打工仔並非一面倒看淡大市,有不少股票基金都上榜,例如宏利MPF康健護理基金、宏利MPF香港股票基金等。 除宏利之外,「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及「滙豐強積金智選計劃」各有兩隻基金上榜,而且分別都是保守基金與股票基金各一隻。 宏利、滙豐、永明及友邦都是目前市佔率最大的積金商,資金流進出自然龐大。 基金固然吸金多,但它們過去的表現又如何? 是否值得打工仔買入? 本網對對市佔率首4位的強積金計劃,進行10年、5年、3年及1年表現的詳細分析,並每月更新,最新數據詳見︰.

  3. 2020年3月20日 ·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環球股市急挫,本港強積金(MPF)亦見紅,據理柏(Lipper)最新報告顯示,2月整體MPF錄2.27%負回報,人均蝕近7,730元,當中,股票基金普遍錄得負回報,而債券基金錄得正數,成為逆市救星。 打工仔現時應如何配置自己強積金資產,保障自己份退休金呢? 【延伸閱讀】 2月MPF人均蝕7730元 港債回報最高. 先了解自己是哪一種投資策略.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FCCA)、強積金工具書《積金大反擊-投資智勝七招》作者梁世傑表示,各人的強積金投資策略有所不同,一般分為三大類型,一是「佛系不理」,二是趨勢型,三是價值型。

  4. 2019年2月15日 · 強積金. 發布時間: 2019/02/15 09:00. 分享: 貴為強積金港股基金長勝將軍的永明,表現一直跑贏同行,其永明彩虹港股基金過往由另一資管公司首域主理,但3年前卻轉為「多元經理」模式。 永明資管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受訪時表示,首域仍佔投資組合內最大份額,但轉用該模式主要出於兩大考量,分別是減低基金容量(Capacity)到頂風險及縮短跑輸市場時間。 首域揀股穩 牛市尾段易跑輸. 雷志海形容,永明與首域關係良好,團隊亦屬首域盈信亞洲管理合夥人劉國傑的支持者,可是從商業營運角度來講,該行強積金計劃(資產管理規模)在過去十多年增長很快,不斷有資金流入,但任何一個基金均有容量,若金額流入太大有機會影響(投資)運作及表現。 故該行關注旗下基金快速增長後,會否有一天觸碰到基礎基金的容量樽頸。

  5. 2024年1月9日 ·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部分,基金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 本網針對市佔率排名較高的永明,羅列其「 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 」、共18隻基金的近10年、5年、3年和1年的回報,每月更新,以下是最新的2023年11月數據。 這些數據讓大家了解,若使用永明彩虹強積金,哪隻基金可以取得最佳回報。 僅記以下只是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 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都是平均每年的回報率。 值得留意,永明今年6月新增三隻強積金基金,分別為「 環球低碳指數基金 」、「 美股基金 」及「 歐股基金 」;其後又於11月底新增「 美國及香港股票基金 」,因此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便由14隻基金,改為18隻基金。 數據來源: 積金評級. 永明彩虹強積金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6. 2022年2月14日 · 最新專欄文章. 投資策略 財富及資產管理 貨幣政策 基金 債券 亞洲 股票 退休 強積金 亞洲市場. 提到永明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雷志海談及今年強積金投資展望。 強積金是一項橫跨數十年的投資,雷志海接受本網訪問時亦指,打工仔應以仍有多長時間退休去界定自己強積金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高、中、低風險投資.

  7. 2023年8月20日 · 調查研究機構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簡稱WTW)香港及澳門區退休主管周言(William)接受本網專訪指出,有見僱員對退休計劃的關注度日漸提高,僱主可以利用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作為誘因,在支援員工部署未來退休生活的同時,成為搶人才、留住人才的工具。 根據韋萊韜悅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福利趨勢調查,有38%受訪僱員表示優先重視退休計劃或長期財務福利。 William認為,結果反映僱主進行額外的自願性供款,能夠切合僱員對企業福利的期望,相信有效成為「搶人才、留人才」的工具之一。 「因為這是僱主進行供款,而不是僱員的薪金收入,所以並不需要繳稅,對他們來說感覺上更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