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18日 · 在香港網絡大典所見的「MK-Pop」,提到天堂鳥、Faith 及拾音社 3 個音樂單位是「MK-Pop 天團」。不過早 10 年成長的大家,相信會對這個解釋表示「不認同」,因為千禧年代走紅(及消失)的

  2. 2020年8月11日 · 全文如下: 暫別;下一站新加坡. 各位朋友: 抱着不捨而又略帶興奮的心情,我想在這裡告訴大家,我將於明年三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接任醫學院院長和高級副校長一職,展開人生新一頁。 不捨,因為我很快便要與多年並肩作戰的醫療服務團隊及研究夥伴分隔兩地,也要離開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 但今天,我並不是與香港告別。 我的家人,我的母親還是住在這裏。 新加坡與香港只有三小時航程之隔,我還叮囑我的內子給我在家留點飯菜。 興奮,因為這是難得的機遇,讓我參與一所年輕、充滿活力的醫學院的發展,並領導一所著名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特別是人工智能和未來醫學的結合。 南洋理工是舉世知名的優秀大學,近年更成為全球名列前矛的學府,是發展醫學人工智能的理想平台,十分配合我的研究興趣。

  3. 2018年4月10日 · 自從香港推行中學文憑試 DSE 以來,好些人都戲稱中文科是「死亡之卷」,事實上問的問題,是否真的如此困難呢?2018 年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筆試昨日(9日)開考,卷一閱讀卷乙部其中一篇,便有台灣作家林黛嫚

  4. 2020年4月13日 · 要宣揚新冠肺炎防疫訊息,離不開建議市民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老生常談,但要怎樣表達才能讓人印象難忘呢,烏克蘭文化及資訊政策局就用了一個新舊交融的方法,就是邀得廣告公司 LOOMA 製作一套名為 #ArtOfQuarantine 的防疫廣告,將 9 幅舉世知名的名畫化身抗疫版本,來個二次創作,例如其中一幅是把達文西成名作「最後的晚餐」改為耶穌獨處版本,宣揚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另外一幅就是將米高安哲羅的「創造亞當」,教人使用洗手液潔手,讓手部及物件常保潔淨,減少沾染病毒及細菌。 至於其他「抗疫名畫」就包括了拉斐爾、馬格利特、達維特等不同年代的名畫家出品,基本上大家一看就會想起原作為何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花點時間細看吧。 烏克蘭「抗疫名畫」一覽: 達西文「抱銀鼠的女子」。

  5. 2019年2月2日 · 賀歲片在不少人眼中的定義,可能只是《家有囍事》、《富貴逼人》系列這類以合家歡包裝,而結尾定必是眾演員一同跟觀眾「恭喜發財」的作品。但其實,這 30 多年來賀歲電影檔期尚有不少劇力萬鈞,讓觀眾一看難忘的

  6. 2018年10月8日 · 這個英文稱為 Open Up 的平台,為青年提供網上的情緒支援服務,鼓勵年輕人以文字訊息分享心事,暢所欲言及解決情緒困擾。 「Open 噏」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支持,並由香港明愛、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小童群益會共同營運,是一個 24 小時的網上平台,希望為 11 至 35 歲的兒童及青年提供情緒支援服務。 平台鼓勵年青人運用文字訊息,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心事,一起面對來自學業、家庭、朋輩相處、工作等引致的情緒困擾;同時希望引起大眾關注年青人面對的壓力,理解他們的處境,給予支持和鼓勵。 「Open 噏」鼓勵年青人運用文字訊息,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心事,一起面對來自學業、家庭、朋輩相處、工作等引致的情緒困擾. 【其他報道】

  7. 2021年6月3日 · 隨著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網上陸續出現虛擬藝人、虛擬主播等,這一次則是中國首個原創虛擬學生「華智冰」。華智冰基於中國首個超大規模智能模型「悟道 2.0」誕生,6 月 1 日在北京正式亮相,並進入清華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