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0日 ·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這段本文簡要地闡釋通達勝義慧。 以上林師兄消文. 從勝解行地到佛地之間,有著不同層次的通達勝義慧,其具體內涵將在毗缽捨那章中講述。 (末學建議請詳細恭讀止觀初探) 二、通達世俗慧分二: ① 五明的內容 ② 學習五明的目的.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 “明處”:所了知的境或對象,叫“明處”。 所以,“明處”是從所對境的角度而言。 第二、通達世俗慧,就是善巧五種明處的智慧。 酉一、五明的內容. 一、聲明:任何法都要依靠能詮的語言才能獲得瞭解。 對於以字、詞、句為自性的語言所組成的結構以及彼等對應的關係等,進行無顛倒闡述的學科,稱為“聲明”或“語言學”。

  2. 2015年3月1日 · 以『』為字根衍生的字. ※: ㄕㄣ ( 動詞 )1. 陳述、說明。 如:「申訴」。 楚辭˙屈原˙九章˙抽思:「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而不得。 2. 舒展。 通「伸」。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乃安得鼓口舌,顏眉,預前論議是非國家之事也。 文選˙曹植˙洛神賦:「禮防以自持。 ( 名詞 )3. 地支的第九位。 4. 時辰名。 約當下午三時至五時。 5. 國名。 故址約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南陽縣北方。 6. 姓。 如戰國時韓有不害。 ( 副詞 )7. 再、重複。 文選˙陸機˙辯亡論:「而加之以篤固,之以節儉。 資治通鑑˙卷一一五˙晉紀三十七˙安帝義熙六年:「卿且一戰,死復何晚! ※伸: ㄕㄣ ( 動詞 )1. 使肢體或彈性物體由彎、短的狀態變直或變長。

  3. 2021年2月11日 · 精進的內容,是攝集善法和饒益有情;精進的意樂,是內心勇悍、無有顛倒;精進的加行,是以此意樂所引起的三門動業。 所謂“心顛倒”,即執苦為樂,執束縛為解脫,執無意義為有意義。 比如,外道修各種苦行,執顛倒禁行為解脫因,或者世人通宵狂歡,執苦為樂,都是顛倒。 以“心無顛倒”簡別世間和外道的勤作並非精進。 以精進意樂所引起的身口意的造作,即各種身體、語言、意識的活動,稱為“三門動業”。 比如,照顧病人時,以勇悍心發起身體的動作——熬藥、攙扶等,語言的慰問,意識的觀察、考慮等,即是精進的加行。 唐譯《瑜伽師地論‧四十二卷》說:“云何菩薩自性精進? 謂諸菩薩其心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燃無間,無有顛倒,及此所起身語意動,當知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

  4. 消文35 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消文35 P31 L9 – L12. 己二、特修信以為根本.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 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 ...

  5.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6. 2021年1月30日 · 一觀能害因及有過無過,如云:「他器與我身,為應於誰瞋,如人形大瘡,痛苦不耐觸,愛盲我執此,損此而瞋誰。 」】 日常法師開示. 我們進一步去觀察能害我生苦的原因也找不到發脾氣的理由。 你觀察能害的因,以及誰有過失誰無過失,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觀察都不應瞋。 「他器」是指他所使用來傷害我的器具。 他用以傷害我的器具跟我的身體,這二者合起來共同造成我的痛苦,到底應該對這二者中的哪一個去發脾氣? 要曉得這個無始惑業所感得的身體雖然形狀像人,實際上是一個大瘡,稍微碰到一下,那真是「痛苦不耐觸」,因為它是惡業所感得的,所以的確是耐不住、擋不住碰觸的。 我對這個東西之所以不認識,是因為瞎了眼,無明,愛執這個身體真是顛倒無比。 現在人家來損害它,你有什麼好發脾氣的? 堪布開示.

  7. 對法院用「聲請」 申請 聲 對行政機關用「申請」 關於、對於 於 于 給與 與 予 給予實物 給予、授予 予 與 給予名位、榮譽等抽象事項 紀錄 紀 記 名詞用「紀錄」 記錄 記 紀 動詞用「記錄」 儘速、儘量 儘 盡 澈底 澈 徹 覆核 覆 複 復查 復 複 複驗 複 復 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