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9日 ·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是美國企業界和政府管理部門追捧的一本書籍。 香港也有不少企業以此作為管理人員培訓課程的藍本。 如何應用這七個習慣以提升同學學習生活的效能,使同學走上成功之路? 七習慣的首三個習慣是在培養學生的個人成功,筆者常與學生說笑能養成首三個習慣的同學,大多是老師與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 首三個習慣分別為習慣性一︰主動積極;習慣二︰以終為始;習慣三︰要事第一。 如何應用這七個習慣以提升同學學習生活的效能,使同學走上成功之路? (作者提供) 主動積極. 習慣一蘊含一個主要概念就是情緒的管理,當中以搖動汽水瓶作比喻,搖動後的汽水瓶是一個刺激,當我們即時開啟汽水瓶回應刺激,汽水必會四濺。

  2. 2018年5月11日 · 手指. 話說有位仙人某日下凡,路上見到一位年青人掩面痛哭。. 仙人於是上前問:「這位年青的朋友,你為什麼哭呢?. 遇上什麼困難嗎?. 」年青人嘆了口氣,回答說:「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可是母親最近跌傷了腰骨,需要一大筆錢才能住進醫院和做 ...

    • 複雜的心情
    • 三個段落
    • 動人的表演
    • 女扮男裝之類

    雖然先生有若祝英台般,一而再,再而三去向讀者提示,但是為何多年來都沒有人明白你的心意呢?看來,讀者不知不覺間,都已成為了梁山伯。小說寫得實在萬分精彩,大家都看得如癡如醉,又怎會發現你鋪陳的現實歷史呢?眾所皆知,愛民憂國是你小說中的大俠情懷,你又何嘗不是時時刻刻以此為抱負?不過,可以肯定這些都是表面而已,究竟先生內心深處所想的,是甚麼複雜的事情呢? 各種比喻,暗示甚至明示都用過多次了,無奈讀者就是不通不懂。先生的心情有沒有如祝英台般着急,怎麼辦呢?

    好了,先生把小說再三改版;讀者不知就裏,卻懷疑你戀棧文學聲譽。大家都沒有想過,原來你是演活了祝英台,要一段、二段、三段去提醒梁山伯。讀者愛讀你的小說,你也愛上了讀者,卻為何又要讀者們花去了一個甲子,整整60年來猜那些多不勝數的啞謎呢?

    只熱衷於批評別人的批評家,往往嫉妒你的才華,政治的紛擾又曾使你身陷險境;然而你卻能用聰明機智去化解,不久又先輕輕放下怨念,做到了從容自在,含蓄之中又盡得風流。 你如梁山伯般用忠厚誠實來對待朋友,對禍國殃民的錯誤政策,又會以祝英台的機靈和理智去責備和抵制。可以見得,唯有你具備赤子至誠與無罣無礙之心,方能合二為一,一人分飾梁山伯和祝英台,兼收並蓄,勇敢中又見溫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先生對現實際遇的靈巧應對,已是最動人的表演了。在先生努力之下,把「梁祝」由喜到悲的苦澀倒轉過來;國民遭逢劫難的傷痛慘劇,亦都因你傳揚的俠義仁心,變成歡欣鼓舞的喜劇。

    反覆細讀過先生的小說,幸運地得悉名字、身份與把各種事物「調轉」的啞謎,亦已清楚明白如何做到「一箭雙鵰,合而為一」。隨着謎題破譯,世間上是非善惡之真諦,都已變得清澈了然。最近讀到劉再復教授悼念先生的文章(註二),道出了你最想找到的「第三空間」。相信愈來愈多人能眼亮心清地,透悟其中的道理。所謂「第三空間」,當然不是男女之別的空間,亦絕對不是要執著非黑即白的兩極空間,應該就是先生描摹祝英台真純可愛,中庸平和,無依無附的自由空間。 經歷了悲愁變幻之戊戌年,轉眼已是己亥暮春三月。憑詩寄意,頓時想起龔定盦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先生的好文章好小說,必如你願,流芳傳誦,猶如春泥護花,滋養人心。 你的讀者朋友頓首 成 己亥暮春三月 杜鵑花開,書...

  3. 在舉行中的書展(7月20日至26日),科幻名家倪匡的小說最熱銷,衛斯理系列尤受年輕人歡迎。倪匡與武俠名家庸是莫逆之交,是早期(1959-1969)、中期(1970-1979)《明報》重要的專欄作者。

  4. 2019年10月24日 · 《最後審判》維護教廷地位. 《最後審判》不光是藝術品,更是天主教面對新教挑戰,要保持信徒的忠誠,用來維護教廷地位的重要工具。 作者: 鮑慧兒. 2019-10-24. 慧眼看西畫. 圖片:作者提供. 西斯汀教堂天花畫(局部)米高安哲羅,1508-12年,濕壁畫。 米高安哲羅(以下簡稱米氏)30多歲時繪畫的西斯汀教堂天花充滿光明與希望,積極樂觀的氛圍,讓人鼓舞 (圖1)。 既配合《創世紀》主題,亦反映當時羅馬教廷與藝術家本人的心態。 20多年後,藝術家在同一教堂祭壇背後繪畫《最後審判》(圖2) 。 教皇畫家 兒時同窗. (圖2)《 最後審判》, 米高安哲羅, 1534-41 濕壁畫,高13.7米,闊12.2 米, 共170平方米。

  5. 2024年3月28日 · 近日跟董橋先生通電話談起金庸,董先生仍然很懷念這位老上司,充滿敬仰之情。 董橋對金庸滿懷敬意. 董橋曾經任職《明報》和《明報月刊》總編輯,經常接觸老闆查良鏞,有機會交流對文學、人生、哲理的看法。 筆者和董先生在別家報館共事十多年,經常聽他憶述查先生的趣事。 今天,董先生說起查先生仍然滿懷敬意。 他說:「我至今還忘不了在金庸身邊做事十多年的經歷,奇人奇思,世間罕見,我受用不盡。 他畢竟是中國當代文化史上的奇葩,空前絕後。 」董橋乃當今華人世界的散文大師,仍然能夠以如此謙卑之心去讚美前上司,實在少見。 董橋打過多份工,我認為他最留戀的是《明報月刊》歲月,哪裏沒有太多人事傾軋,可以尊心工作,可以自由約稿。

  6. 2021年2月21日 · 標籤: 中大 慈善基金 正向教育 正正得正 社科院 賽馬會 偉明. 中一級的「創意價值教育課程」,讓學生學習在經歷中成長,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發掘「性格強項」,進而推己及人。. (Shutterstock). 2015年,我們初次接觸「正向教育」,有感它與我校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