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3日 · 【明報專訊】2020年反修例示威期間跑馬地警署遭人投擲汽油彈。 事後6人被控,包括一對兄弟,其中4人被控兩項縱火罪,兄弟的母親則涉與幼子摧毁證據,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罪。 其中一名男子昨在區院承認兩項縱火罪,判刑押後至案件審結,案情指他將車牌更換並接載同伙到警署附近,未幾警署出現火光。 餘下5人不認罪。 共6被告 1認罪. 被告依次為44歲教車師傅甘偉達 (案發年齡,下同)、23歲售貨員倪永聰、22歲髮型師區躍南、18歲送貨工人黄浩程、20歲售貨員倪炳楠及43歲售貨員丁鳳霞。 倪永聰和倪炳楠為兄弟,丁鳳霞為二人母親。 首4人被控2020年3月30日在警署外非法用火損壞屬陳司橋的私家車及警署牆壁和地面。

  2. 2014年9月22日 · 【明報專訊】教育局長吳克儉的母校金文泰中學,爆出一宗嚴重校園欺凌,一名男學生的家長稱,兒子中一入學時接連遭鄰坐女同學「性騷擾」,粗略推算半年間被揑下體近千次,因而患上嚴重抑鬱。 校方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已懲罰女生及安排二人分班,惟雙方未能就道歉方式達至共識,令事件拖延逾1年仍未解決。 跟進個案的立法會議員稱,事件拖延太久會影響學生成長,建議由第三方機構處理調解或可提高效率。 專家指出,校園欺凌個案若處理不當,受害者或變成隱蔽青年,甚至自殺。 位於北角的金文泰中學屬傳統名校,知名校友包括吳克儉、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兩任警務處長曾蔭培和李明逵等。 本報早前收到該校一名初中生家長劉先生 (化名)投訴,指現年14歲的兒子阿偉 (化名),2012年9月入讀中一後,即被鄰座女同學阿詩 (化名)嚴重欺凌。

  3. 2015年11月12日 · 2015年2月憑《美麗新香港》獲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從前直接批判 現在多感悟. 2004年MLA推出首張專輯《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講的是男女戀愛事和成長中的煩惱;2014年,他們推出了專輯《適婚的年齡》,說的是踏入適婚年齡者的故事。 畢業、工作、結婚、生子,似乎是社會定律,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偶有不同,便成異類。 當看着身邊朋友一個個步入婚姻殿堂,Nicole的感悟尤其深﹕「我今年已經34歲,身邊的朋友已結婚生子,作為女生我當然想過何時結婚生子,製作《適婚的年齡》這張專輯的時候,這些想法恰巧也在腦中浮現。 」可是,Nicole卻不如一般適婚年齡女性般,為未來而着急,「我覺得不用想太多,婚姻是人生中自然會發生的事,亦不用顧慮太多如經濟狀况等條件。

  4. 2017年12月27日 · 2007年9月,一名韓裔男子Peter Lee被指潛入妻子家中,捅死妻兒岳丈外母後,再自戕身亡。 該宗兇殺自殺案轟動一時,共導致5人死亡,包括只有6歲的男童。 2016年7月,高貴林也發生倫常慘案,一名22歲女子被發現倒斃在Eagleridge Drive一戶住宅中。 警方其後在Buntzen Lake發現年長女疑犯的屍體。 警方相信,該案是一宗謀殺自殺案。 親友稱兩人是母女關係。 近年發生的亞裔家庭倫常慘案包括﹕. 1996年1月,台灣移民商人黃錦洲在素里家中,連開20多槍,將母親、妻子、兩名女兒殺死後,再飲彈自殺,不過他在最後放過了只有幾歲的小兒子。 2002年9月,台灣移民童世祥在本那比家中,引爆易燃氣體,他和太太喪生。 2004年3月,素里市一個韓國移民家庭發生三口滅門慘劇。

  5. 2022年12月17日 · 【明報專訊】現年70歲的顏國樑早前驚喜現身無綫台慶,勾起不少人的集體回憶。 顏國樑對資深電視迷而言一定不會陌生,曾演活不少角色,包括《香港八一》至《香港八六》系列的陳積、《季節》大Dee、《真情》陳大勝、《十月初五的月光》全海景,以及《皆大歡喜》石大川。 回想演藝生涯,顏國樑坦言嘗盡甜酸苦辣,但從沒有行差踏錯,當中有名女高人是他非常敬重的。 然而人生如戲,正值享受人生的顏國樑,不幸患上聲帶鱗狀細胞癌,不過他對生老病死看得很開,並答應成為「大體老師」回饋社會。 顏國樑亦感激相伴了41年的太太,並笑言:「現在到她養番我了。 記者:陳釗. 攝影:劉永銳. 顏國樑上月相隔14年重返無綫,並自爆患上聲帶鱗狀細胞癌,導致聲線受影響變高音。

  6. 2021年11月22日 · 他又主持校園電視節目,讓學生一嘗夢想成真的滋味。 其中一集有學生盼成為歌手,顏遂邀請對方在節目演唱,並為他彈結他伴奏。 不過該學生曾懷疑自己能力,問顏「你覺得我唱歌是否很難聽」,顏毫不猶豫稱「校長說你好聽就好聽」,結果學生信心大增,兩人試唱兩次就順利完成錄影。 顏稱相信「每個小朋友像個寶藏,有待老師校長發掘」,他冀節目令學生明白自己價值,朝理想進發。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7. 2021年10月16日 · 明報專訊勞福局長羅致光日前提及將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他昨再在電台節目解釋稱要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香港人是不會接受」,目前看不到強制轉換的可能但不排除社會日後對年金看法有變。 他說退休後會購買年金,稱若可保證每年5%回報,「無理由不參與」,暫時計劃用300萬元購買。 羅致光昨於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澄清,受訪時的言論是年金制度已推行3年,須考慮與強積金銜接,方法包括鼓勵更多人購買、自動轉換或強制,但部分新聞標題只提「強制」,故公眾產生錯覺、以為政府考慮強制轉換。 羅致光強調,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目前看不到可能性。 參考新加坡 自動轉年金准拒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