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近日有銀行再次削減按揭現金回贈。 據市場消息指出,目前某大行不論是樓花按揭、按保或非按保個案,幾乎全線零回贈。 這一舉動引發了市場對銀行對樓市看法是否轉向保守的討論。 如果樓市持續下跌,首先面臨的問題當然是負資產。 許多近年以高成數按揭入市的買家,已陷入負資產危機。 回顧歷史,本港負資產的最高峰出現在2003年沙士期間,當時樓價暴跌,負資產個案急速攀升至10.56萬宗。 不少樓價值較當年高位大跌五至七成。 而今,負資產急升再度引發關注。 2024年第1季,本港負資產高達32,073宗,按季增加27.5%,創近20年新高;涉及的貸款亦按季上升25.9%,最新錄得1,653億元。 負資產宗數急升的原因之一是樓價持續下滑,另一個原因與高成數按揭有關。

  2. 2021年3月11日 · 經絡按揭擁有全港專注樓宇按揭銀行的按揭計劃提供逾70間金融機構共100多款按揭及轉按套現產品超過95%客人成功獲得批核20年內協助超過37萬個客人處理按揭按揭額超過11,000億。 想知更多經絡按揭、私人貸款及信用卡資訊,可參考 經絡理財教室 及 Facebook 專頁。 經絡按揭轉介網址: www.mReferral.com. 早前有新盤單位因為項目工程涉及護土牆及斜坡工程,至今仍未獲批出入伙紙,如果計及地政總署發出的滿意紙,預計要等待至今年六月才可交樓。 究竟甚麼是「入伙紙」?

  3. 2020年9月10日 · 以具體數字來看,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77.43,按月下跌1.83%,按周亦跌0.72%,雖然跌勢比前一周稍有緩和,但還是在「跌跌不休」。 業界人士認為由於香港疫情出現第三波反彈,影響假日睇樓量及二手樓交投,期待限聚令放寬後市況會好轉。 也許如此,但歸根究柢影響物業購買動力的主要是市民的經濟能力。 香港經濟正處於衰退狀態,失業率極有可能繼續攀升,而且近期移民放盤陸續增加,樓價仍有下行壓力。 總括來自各方面的分析,今年香港住宅樓的預期跌幅介乎5%至10%。 樓市大升的因素未來還在嗎? 傳統上,香港人願意瞓身買樓是因為深信樓價大漲小回。 然而,過去一年多以來,香港社會所經歷的改變,足以令人重新審視這個「金科玉律」。

  4. 2021年7月8日 · 首先,先生可以用資產審批按揭,從價值$1300萬的現契物業中套現4成即$520萬。 然後,加上流動現金$280萬,先Full Pay買入$800萬物業。 當物業成交後,再將$800萬物業以資產審批方式套現4成即$320萬。 先生只係需要有$280萬過渡用作成交新物業,其後$280萬將會拎返到手,即是話整個過程,先生可以係$1蚊都無從自己口袋拎出嚟,完美地解決先生的煩惱。 而印花稅$30萬(3.75%)亦可從物業中套現繳付,唔使自己現兜兜拎出嚟。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對於資產審批按揭不同銀行都有唔同的批核準則,上述例子只供參考。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5. 2020年9月10日 · 買樓投資觀念新演變 要識用多元化磚頭策略 - HK MoneyClub. 2020-09-10 Wendy So. 不少香港人營營役役就是為層樓。 從理財角度看,物業固然是資產配置的一項,但投資者亦可透過地產股、收租股、REIT等工具,為自己建立較全面及平衡的「磚頭策略」。 在樓市不跌神話隨時可能破滅的這一刻,傳統思維也要更新一下了。 市場普遍看法:樓價今年至少跌5% 在整體社會氣氛影響下,香港住宅市場交投及購買氣氛繼續降溫,雖然如將軍澳日出康城等新盤銷情仍有不俗反應,但買家以用家為主,投資客並不多,發展商要出盡法寶促銷。 息口持續低迷,但大部份銀行都收緊按揭,態度審慎。

  6. 2019年4月24日 · 據香港政府2018的房屋統計數字私人住宅共有155萬間有過半數家庭住在私人樓宇。 由於淨資產的計算方法是把總資產減去負債,今天已供完樓的朋友,身價千萬的機會很高。 而且,調查結果顯示千萬富翁的平均年齡是59歲,已供完樓很合理。 自從10多年前美國開始 QE (量化寬鬆政策) ,現金貶值,資產升值,這段時間如果手持現金,比起持有物業和股票,會吃虧很多。 千萬富翁有投資習慣. 千萬富翁的投資活躍度十分高,於過去三個月沒有接觸任何投資產品的,只有2%。 投資產品包括股票( 82% )、基金( 57% )及 債券 ( 39% )等。 這裏值得留意的,是投資者對債券的接受度不斷提高。 港人一向喜歡買股票,對債券的興趣就差很多,部份原因是入場費比較高,一般債券的投資額最少100萬港元。

  7. 2021年7月31日 · 安老按揭(俗稱「逆按揭」)為退休人士提供每月穩定年金收入,然而近日網上討論區上有一名男網友網上公審女友的父母,指摘他們先斬後奏把物業「逆按揭」,父母離世後女友「咩都冇晒」。 其實退休人士把物業做「逆按揭」,並不等於子女「無咗層樓」,經絡按揭拆解當中最大迷思。 子女能優先繼承單位. 在安老按揭計劃下,當事主的父母百年歸老後,其實後人可以優先償還貸款贖回物業的權利,如果不贖回,銀行才會安排出售物業以償還貸款。 申請安老按揭前,申請人需要進行輔導,了解安老按揭的還款等安排,為了加強父母與子女溝通,可以邀請子女一同參與輔導,了解申請逆按揭的權利及法律後果。 安老按揭是甚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