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27日 · 作者: Esor Huang 7月 27, 2015. 聽到一個詞彙叫做「 Digital Warmth 」,是在講說透過數位技術來設計出一些感動人心,或是改變社會的活動。 工具只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媒介,而數位的工具到底是不是把人的距離隔出一道更巨大的牆,有時候也要看我們如何使用。 就如同信件也是工具,這樣的工具中透過保留我們的字跡,以及真實的觸感來傳遞溫度。 那麼可以用網路和科技達到更多元互動的數位工具,雖然少了那種真實觸感, 卻有沒有可能從其他角度進入而創造不同的「數位溫情」 。 最近我和老婆一起去聽一個數位工作方法的演講,會後大家要分享自己的心得,結果老婆說因為每一天被我耳濡目染,不知不覺自己也發現數位工作方法真的可以節省自己很多時間,讓自己更少加班。

  2. 2023年10月20日 · 「 Claude 」其實是由前 OpenAI 研究副總裁 Dario Amodei 所創立,其中許多團隊成員也來自 Open AI( ChatGPT 的開發團隊),一直以來都受到不少好評。 之前有一次在大學授課,有同學就分享,他覺得「 Claude 」更適合當作他在研究學習過程中的助手 (那時候這位同學應該是使用 VPN 跨到美國區去使用),關鍵就在於:「支援上傳 PDF、 Word 等文件進行分析,可以對文件內數萬字內容進行摘要。 「 Claude 2 」關鍵特色: 內建資料庫更新到 2023 年. 可輸入 100K token 長度(數萬字內容文件) 可上傳 PDF、 Word 等文件檔案,進行內容分析.

  3. 2020年11月13日 · 需要多少時間? 該段時間是否太過忙碌? 等等問題。 例如,我其中一個「高效能職場筆記法」的線上課程,進入最後上架前的準備階段,我在任務頁面的「 Reminder 」屬性中,設定了一個 2020/11/3 到 2020/11/16 的開始與結束時間. 這時候,回到「 Timeline (時間軸)」檢視,就可以看到在時間軸中,這個任務的進度條,出現在簡易的甘特圖畫面。 這是 Notion 「 Timeline (時間軸)」最簡單的功能應用,下面我繼續拆解還有哪些管理的技巧。 02. 專案頁面內,插入甘特圖,直接拆解任務進度. 有時候一個專案中,要執行的任務很多,並且時間安排很重要,這時候與其用待辦清單模式來拆解,不如試試看直接用 Notion 的「 Timeline (時間軸)」來拆解。

  4. 2012年9月19日 · Watch on. 我收到的是大本的筆記本(13x21cm,240頁),另外還有一種口袋型(這裡有製作得更精美的 照片與操作手冊 ),實體的「Evernote Smart Notebook」外面是黑色的硬殼,硬殼上鏤刻了各種圖案,正中央則有一個大大的Evernote Logo。 雖然是硬殼裝,但整本筆記本拿起來很輕。 外面綠色的綁帶鬆緊恰到好處,可以綁住原始的筆記厚度,但也有多餘彈力空間容許貼滿照片、票卡內容的變厚的手帳。 打開「Evernote Smart Notebook」,最後一頁可以找到附加的3個月Evernote專業版帳戶。 而筆記本封底內有設計一個夾層,裡面放了關於Moleskine的多國語言歷史介紹,還有幾張Evernote專用的「智能貼紙」。

  5. 2023年3月10日 · 首先,就讓我們來試試看他的效果。 先來測試「 Whimsical 」畫個簡單的心智圖,假設我要發展一個「如何計劃目標」的心智圖,我就單純的把第一個關鍵字、第一個問題,寫入第一個節點中。 然後, 按下 Whimsical 在心智圖功能中加入的「增加靈感( Generale additional ideas )」按鈕 。 於是幾秒鐘的時間後,他發展出了像是要評估現狀、確定時間、使用工具等等下一層節點。 我還可以在下一層節點中, 再次按下「增加靈感( Generale additional ideas )」按鈕,於是他會繼續根據這個主題,發展下一層的主題 ,例如真的列出一些管理目標的數位工具,還加上解釋!

    • 溫兆倫1
    • 溫兆倫2
    • 溫兆倫3
    • 溫兆倫4
  6. 2023年4月7日 · 我們可以用自然的語言去詢問想要解決的問題,並且在相對易懂的內容回饋中,讓一般學習者也能一窺專業領域的知識面貌。 學術研究工具不再是專家的專利,透過簡單直覺的問答搜尋,加上 AI 的摘要, Elicit 和 Consensus 讓一般人也能輕鬆接觸到科學研究論文中的重點,快速學習相對有根據的知識。 2024/12/28 更新: SciSpace 論文研究 AI 助手,中文文獻問答、摘要引用與報告改寫. 2024 更新,我實驗了一年的 AI 工作流程總整理: 2024 我和 ChatGPT AI 工具如何一起工作,提示語、常用案例指南. 先學會怎麼問:在 ChatGPT 詢問如何提問.

  7. 2012年9月26日 · 一、一開始就記下「應該如何做? 以前一開始進入職場時,常常在被交派新任務的時候,我會很單純、很直覺的把這個任務寫下來。 這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 不就是這樣做嗎? 其實這裡問題可大了。 因為我還是常常都會拖到截止日前才草草把任務趕完,明明「應該要做那件事」的便利貼就一直貼在我的眼前,我也都知道要去做那件事情,但為什麼總是沒有真的立刻動手去做呢? 後來我發現,是因為我「 記錯重點 」了。 當我收到「負責下一期雜誌上的封面故事」這樣的任務時,我單純的紀錄了這件事情,然後每天看著這個重責大任窮擔心,甚至有一點點逃避,直到「死期」到達前,只好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弄出什麼東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改變了一下記錄事情的方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