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2. 2019年12月1日 · 為緬懷梅第先生平凡卻偉大的保險職業生涯,《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特別邀請了幾位接觸過梅第先生的保險業者,講述與梅第先生接觸的親身經歷。 藉由他們與梅第先生交往的點滴及故事,感受奇蹟創造者的人格魅力,感受其勤奮認真、不懈學習、精進專業、鍥而不捨的精神,瞭解他成為世界上最成功保險從業者的一些要素。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8期.

  3. 2019年9月1日 · 產險業一直以來的經營模式,是以提供集中風險與分散風險的保險本業為核心,本身以賺取核保收益與費差收益為主,但是壽險業因為過往諸多原因,導致獲利來源大多來自自身的投資差異上,經營的主軸已經逐漸移轉至資產管理而非傳統保險本業,投資好,公司就好,投資不好,公司就差,問題就在投資的好與不好,通常都不是由保險公司所能控制的。 保險公司主要的3大獲利來源為利差、死差與費差,利差是保險公司所能掌握範圍最小的部分,因為主要是受到整體大環境的影響,比較可以控制的就是死(核保)差與費差。 而產險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就是以費差與核保差為主,相對地,現今壽險業的死差愈來愈小,費差根本沒有,完全靠的就是利差,這也是導致壽險業的投資風險這麼大的原因。 壽險業要解決這個問題,時間是關鍵。

  4. 2019年1月1日 · 二 一八年,食道癌帶走了好多人。. 知名諧星安迪(本名林富進)與裕隆汽車前董事長嚴凱泰皆因食道癌而過世,時間相差只有一天。. 時間再往前推移,臺灣鄉土劇導演陳俊良與《沉默的羔羊》導演強納森‧德米,同樣也因食道癌離世。.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 ...

  5. 2022年10月1日 · 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先生,在近期的一場演講中分享:未來10年科技產業的進步,會比過去100年更快,國內許多大型企業已在實際應用最新科技且進化中。 看到這樣的報導,不免感到興奮與期待,因為新的時代及趨勢總會帶來一波商機,雖然短期的市場變化難以預測,但整體市場走向是緩步向上的。 股神巴菲特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道,雪球就會愈滾愈大。 」愛因斯坦也曾說:「複利是世界上第8大奇蹟。 」站在2位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發現「複利+時間」是投資人最好的朋友,也是財富增值的催化劑。 許多研究證實,長期投資可以提升獲利的機率;專家們也同意,當沒有足夠時間及金錢可供投資時,善用保險理財規劃則更為重要。

  6. 2018年6月1日 · 成功團隊 成就首批雙百IDA,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成功祕訣 文 盧美靜 照片 本刊照片、受訪者提供 IDA並非一個挑戰,而是一個邁向卓越的機會,成為IDA百人團隊是香港保誠保險卓越行政總區團隊的基本要求,將IDA的主題融合在團隊發展策略上,引導團隊朝著正確清晰的方向前進,讓團隊 ...

  7. 2018年5月1日 · 1.你「不介意」你的家人掙扎。 2.你的收入對家庭並「不重要」。 3.你的家人「應該負債」。 4.遺產稅? 你「不在乎」是否把房子賣掉來支付那些稅務。 5.你的配偶在你死後「應該」工作。 6.沒有人應該記住你,因為你不重要。 如果上述任一理由都沒有的話,你就應該 購買保險! 當我初次與客戶見面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辦法理解他們相信的保險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透過探討實際案例來檢示,好比我會談到在服務其他家庭時,幫助他們確認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感到擔心與害怕? 或者用最簡單的方法:運用28,000天來簡報,也能很快理解客戶對於保險開放的狀態! 28,000天簡報將人生分成4大規劃區塊,從中可以理解客戶的想法和需求,同時也能讓客戶瞭解在不同階段所需的規劃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