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On the Christmas night of 1953, a huge fire ravaged the squatter huts in Shek Kip Mei and destroyed the homes of some 58 000 people. As an immediate relief, the Government cleared part of the fire-stricken area and built two-storey bungalows to rehouse the victims temporarily.

  2. 2011年11月11日 · 香港房屋委會員及房屋署. 左圖:1975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訪港,在前港督麥理浩爵士 (右一)陪同下,前赴愛民邨訪問。. 右圖:英女皇探訪愛民邨住戶,吸引大批居民圍觀。.

  3. 2011年11月11日 · 1975年5月,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來港訪問,是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到訪的在位英國君主。 英女皇訪港期間,曾到剛落成的愛民邨參觀,該邨當時遂被譽為「九龍模範邨」。

  4. 其側枝輪生,水平展開,樹冠優美,層次分明,似人工修剪成形,獨具風格,是庭園美化及道旁綠化的高級用樹。錦葉欖仁是由細葉欖仁栽培變種而成,葉面淡綠色,具乳白或乳黃色斑,新葉呈粉紅色,全株似雪花被,更具觀賞價值。

    • 加里·披頓二世1
    • 加里·披頓二世2
    • 加里·披頓二世3
    • 加里·披頓二世4
    • 加里·披頓二世5
  5. 香港房屋委员会 - 屋邨历史. 牛头角下邨 (二区)历史背景. 牛头角下邨是在上世纪60年代兴建的徙置屋邨,为在天灾中失去家园或因旧区重建而要搬迁的家庭提供安居之所。 1973年房委会成立后,为更有效管理,将牛头角下邨一至七座划为牛头角下邨 (一区),八至十四座划为牛头角下邨 (二区)。 牛头角下邨见证60年代公屋建筑发展,其中八至十二座更是首度使用预制件兴建的徙置大厦。 牛头角下邨 (二区)于1967年年中入伙,共有七座大厦约5 400个单位,属“第五型”徙置大厦。 有别于50年代的徙置大厦,单位内设有独立的浴室和厨房,而且有多种不同面积的单位,走廊较为宽阔。 各座楼宇每层单位数目不一,由24至77个不等。

  6. 2020年10月30日 ·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請注意,個別樓層或單位的圖則或有差別。 圖則以PDF格式上載。 要開啓檔案,可從以下網址免費下載有關軟件: Adobe Reader (.pdf) - http://www.adobe.com/products/acrobat/readstep2_allversions.html. Standard Block Typical Floor Plans,Global Elements,Estate Locator,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7. Hing Tin Estate. 註.. 本圖參考備存於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辦公室的獨立審查組的資料紀錄製作,有需要處經修正處理。. 本圖只用作顯示住宅樓宇在該屋邨內的位置和座向,並不旨在. 詳列屋邨設施、其他樓宇,以及邨內各處的目前實際情況、狀況等等。. 該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