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此曲原為大提琴與鋼琴所寫(作品 78),現在已被改編由長笛以及其他多種樂器演奏,是一首很受歡迎的器樂獨奏曲。 1898 年,此曲又被編為管弦樂曲,加進組曲『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作品 80 之中。 在戲劇中,此曲為兩主角在泉水邊談情戲耍時的前奏曲。 此曲也是佛瑞代表作之一。 音樂中傳出兩人無以言喻、無可奈何的悲傷,是一首很美麗的音樂。 (David Louwerse 大提琴, François Daudet 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YEqATIaGJw. (Patrick Gallois 長笛, Orchestre Du Festival De Musique De Chambre De Paris)

  2. 2015年10月31日 · 這首音樂後來被改編為弦樂合奏曲,是他初期作品中最有名而重要的一首,在Yutube有許多演奏影片,網路上也有許多解說或介紹,因此本台就不贅言。 交響詩「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 ("Pelleas und Melisande" Symphonische Dichtung )作品5是緊接在「淨夜」之後的作品,也是荀白克唯一的一首交響詩。 這首音樂使用管樂團演奏,因而除了具有與「淨夜」一樣的浪漫的半音階和聲外,還有多件樂器同時演奏複數旋律而產生的曲折的感情表現,以及弦樂器、獨奏木管樂器,還有豎琴等所表現的纖弱易逝的淒美聲響等,會令人屏息的場面。 這首作品與德布西的歌劇、佛瑞與西貝流士的戲劇音樂一樣,也是根據梅特林克戲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所譜作的音樂。

  3. 2016年9月30日 · 在所有的奏鳴曲分析當中,托維、辛克和拉茨(Erwin Ratz)的分析經證實比黎曼和納戈爾(Wilibald Nagel)的更有幫助。 [自從本文完稿後,至少有三本書值得注意:Jürgen Uhde的 Beethovens Klaviermusik (Reclam, 3 volumes),Rudolph Réti 的 Thematic Patterns in Sonatas of Beethoven (Faber ...

  4. 2021年9月17日 · 舒伯特:最後的3首鋼琴奏鳴曲. 1828年9月,舒伯特的健康惡化,就寄居在哥哥費迪南德處。. 這是在他去世前兩個月的事情。. 他只享壽31歲。. 但是他的創作意欲毫不衰退,就在這兩個月之間,一口氣創作3首鋼琴奏鳴曲,就是鋼琴奏鳴曲第19號、第20號與21 ...

  5. 布拉姆斯的愛情故事.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談起布拉姆斯的愛情故事,就必須追朔他20歲的時候,他前往漢諾威旅行演出,當時是擔任匈牙利一位小提琴家的伴奏,在這趟旅程中他認識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姚阿幸。. 之後姚阿幸寫了一封信 ...

  6. 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的差異? 本文將從資優生自我概念的發展著眼,加以探討。 資優兒童的自我概念及情緒問題對其未來發展是影響深遠的,就好比影片中所敘述的兩位各具音樂天份的姐妹,希拉蕊和賈桂琳,因得到不同的對待,造成不一樣的人生際遇與發展。 在兒童時期,父母對待姐妹倆的態度是不一致的。 兩人從小一起接受母親的教育,或是音樂或是跳舞,顯然她們比一般的小孩在這方面要早熟得多。 賈桂琳追隨姊姊的腳步,一起同臺演出,除了姊妹的情感外,另外存在著一分競爭意識。 姊姊出生的早,起步也早,當有人來找姊姊演出時,賈桂琳在音樂方面的天分還未綻放,因此她總是只能做個小跟班,看著父母把焦點放在姐姐身上,以姊姊為榮,在賈桂琳的心裡是相當不服輸的,手足之間的競爭與嫉妒,激起她要贏過姊姊,苦練琴藝的決心。

  7. 2014年7月19日 · 芭蕾的舞台在安達魯西亞的一家工廠,舞蹈從工廠內擴展到工廠外,外面來了一個鬥牛士與一個少女談情,卻被妒嫉的男人刺殺。 情節有點像比才的「卡門」,是愛與毀滅的故事。 舞台是機器在反復運轉的工廠,這是否與此曲的反復架構有關? 此曲全曲只有一個跨及全曲的「漸強」,也就是說從曲頭的最弱音(pp),花15分多的時間,到達曲尾的最強音(ff),中間只有逐漸增加音量與強度而不會轉弱,(因而有「世界上最長的漸強」的異名),這是否配合上述情節逐漸增加緊張度。 當然沒有任何證據說明這音樂的安排,是配合愛恨發展的情節。 不過有位來欣賞芭蕾首演女士聽到這首音樂後,在現場大叫「這音樂瘋了」,拉威爾聽到後卻說「只有她瞭解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