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8日 · 今年60歲的先生,是一位保健員,跟任職文員的太太育有一名於海外修讀碩士的孩子。 先生分別於香港及內地持有物業收租,還有24個月才完成供樓,所以他亦考慮到時便退休。 目前香港的單位出租,扣除差餉及管理費等支出後,每月淨租金收入2.1萬元,未計稅務支出。 而他和太太則租住一較細單位,每月租金10,500元,由太太支付,未計入丈夫提供的收支中。 太太現時53歲,先生打算到太太都退休時,兩口子才一起回國內退休。 冀租金收入撑內地退休費用. 現時國內物業正在收租,每月4,000元人民幣。 他的盤算是靠香港物業租金及其他資產的收益,應付退休後在國內的生活費。 我先向他了解未來退休後的支出預算會多少,目前每月支出約3.2萬元,但不包括由太太負責支付的租金,保險保費及生活費。

  2. 2024年5月3日 · 還記得香港也有不少網站出現過類似情況嗎聲稱郭富城失去了一切」, 或把其他名人截圖,並聲稱他們投資加密幣而獲利甚豐,其中全都是假資訊。 現在社交平台上流傳這樣一些内容,媒體機構的合法新聞報道被篡改,文章看起來像是記者或政客在推廣加密幣投資平台。 當用戶點擊鏈接,它們會跳轉到一個詐騙網站,而非媒體機構真正的官方網站。 Iafolla稱,此類騙局常盜用名人照片,發布各種虛假投資建議。 如果你看到像馬斯克或Taylor Swift這樣的人,或者你欽佩的任何其他名人向你推廣這些東西,請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Taylor會擁護加密幣?

  3. 2021年1月4日 · 【關於作者】 顏偉華是行健資產管理(Zeal Asset Management)CEO,超過20年基金管理行業經驗。 行健多年來為歐洲國家主權基金、國際金融機構及本地個人投資者投資中國,亦是全球首批通過「基金互認」政策進入中國內地零售基金市場的三家基金公司之一。 行健為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PRI)簽約機構,是致力將ESG融入中國投資的先行者之一。 同場加映:沈振盈X鄭家華為2021年股市拆局+推介心水股.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新舊經濟股點揀好? 沈振盈X鄭家華推介2021年心水股. 撰文 : 顏偉華 行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4. 2021年3月9日 · 台灣理財KOL都曾經係「月光族」? 簡單一招脫身兼提早退休.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3/09 17:40. 最後更新: 2021/03/11 18:17. 分享: 已達財務自由的YouTuber專訪陸續有來! 繼早前港產理財YouTuber Rain分享過個人投資經驗,今次有台灣嘅理財YouTuber蕾咪。 兩位除了都是三十出頭就已經達成財務自由之外,都是由專業人士轉換跑道。 蕾咪原本是一位工程師,更是作家、部落客、創業家等多重身份集一身。 畢業於台大電子所,曾擔任研發工程師的她,工作穩定、前途光明,又是甚麼驅使她辭去工程師的工作呢? 蕾咪回憶,在2014那一年因為家人患病,所以決定辭去工作,陪伴家人度過人生的時間。

  5. 2021年6月10日 · 有位港男投稿到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曾經因為自覺炒股成績不錯,於是開始全職炒股,可惜在股市中慘輸至欠債逾百萬,家中被斷電、斷煤氣,甚至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最終如何走過低谷,還完債兼成功上車的經歷,勉勵大家面對逆境都不要輕言放棄。 該名港男投稿表示,自己大約在7至8年前,自以為自己炒股票好叻,日日對住個市,睇好多投資股票書,雖然未有覺得自己是股神,但卻沒有返工,終日在家炒股票。 最終,他不但輸掉自己的資產 , 欠下一身債,後來更需要動用家裡的「散銀」渡日。 在這事件中,他不但輸掉財富,欠下一身債,當時女的朋友亦因為無法忍受他終日炒股的日子而離開他。 【理財血淚史 38歲財務自由回流加國享人生 過來人分享理財路上後悔的8件事 : 按此 】

  6. 2020年7月8日 · 最後更新: 2020/07/08 18:44. 分享:. 30歲可以提前退休?. 對於不少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曾於抖音母企字節跳動(ByteDance)任職程式員的宇,早前於網上分享他以28歲之齡退休,引起網上熱烈討論。. 他指出,在字節跳動工作6年後,開始思索人生不同的 ...

  7. 2021年12月24日 · 1. 保障+儲蓄: 要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可藉人壽、醫療及危疾等的保障計劃,將風險轉嫁給承保的保險公司。 雖然危疾是港人健康的一大威脅,然而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9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平均每7個人僅約1人同時享有醫療及危疾保障。 危疾保障的滲透率偏低,主要因為不少人認為於投保後,若然身體健康無恙,便會感到所繳的保費等同一項「消耗性開支」,付不得其所。 現時市場有些危疾保障計劃同時提供危疾保障及儲蓄功能,若不幸患上危疾,便可獲一筆過賠償;若然健康一直無恙,便可藉計劃累積財富的功能,當選擇退保時或於保單期滿時,獲得現金價值回奉,誠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風險保障規劃;既可為健康建立安全網,亦可為財富增值。 【港人太長命? 怎樣確保退而無憂? : 按此 】 2. 儲蓄+傳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