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日 · 「真問題」即客戶在配置保險時真實存在的問題,或對保險存在反對意見。 比如,客戶有購買保險的意願,但由於現實原因,如經濟較為困難,暫時沒錢配置保險,因而拒絕。 而所謂「假問題」,即客戶找藉口拒絕買保險,如客戶經濟能力尚可,卻假借「沒有錢」為理由敷衍業務員等。 面對形形色色的拒絕理由,王盼傑分享了2個巧妙應對的金鑰: 金鑰一:假設投保法。 不少人面對業務員時,會以「不需要保險」、「不想買保險」等理由拒絕。 針對這種情況,王盼傑常採取假設投保法處理,即假設客戶已買過「保險」,以此激發客戶的好奇心,進而借此引出保險的概念。 例如,王盼傑曾經對拒絕購買的客戶說:「是的,您不需要再買保險,因為您已經『買』過了。 」客戶聽完後會驚訝地問道:「我從來沒有買過保險,什麼時候買的? 我怎麼不知道?

  2. 2024年1月1日 ·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3. 2022年10月1日 · 網路訂購:保險行銷網 https://shop.advisers.com.tw 電話訂購:台北 (02)2792-8557|台中 (04)2254-8325|高雄 (07)222-3096 門市訂購:台北門市(台北市行愛路78巷28號2樓之1)|台中門市(台中市市政北二路282號5樓之7)|高雄門市(高雄市民生一路56號21樓

  4. 2018年12月1日 · 保險經營就是複製信任,轉介紹是複製信任的表現,一個介紹一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轉介紹是保險業務人員非常重要的展業利器。 就像飛輪效益,一開始需要加倍的力氣,但達到一定臨界點後,就能用較輕的力氣轉動。 加入行業十八年,國泰人壽行銷總監謝珮淇相信透過服務可以帶來客戶的信任,同時亦要根據所處的環境和社會趨勢調整,瞭解客戶情況給予最貼近的服務,方能獲得客戶的認同和轉介紹。 她說,保險是人的事業,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社會型態也不斷地改變,過去到客戶家一對一的拜訪模式已經不適用,因為目前大部分客戶是雙薪家庭,客戶的時間非常有限(註)。 也因為現代人的工作時間長,近幾年謝珮淇的開發較多鎖定在職域。

  5. 2019年10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二 一八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著作:《28000》於全球銷售,目前已出版5種語言. 未來財務顧問必備的能力是什麼? 首先要知道,問題的關鍵在於——未來客戶需求的變化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與進步,比起三十年前的客戶,現在的客戶知識教育水準更高。 而二十年後產品發展的方向也與現在不同,全球各地的政府機關將會要求保險成為「必須品」,像健康保險等保障型商品,未來將會透過政府的要求,讓每一位民眾都必須要投保;而基本收入保障,同樣也會成為一種必須品。

  6. 2018年12月1日 · 所有的銷售流程,都有一個決策,而決策中又分為3個步驟: 1.提出簡報、2.異議處理、3.成交 。 因此在年終歲末之際,你不需要跟對方說一些無意義的話,對方要知道的就是這3點──提出簡報、異議處理、成交。 他們只關注:你對我有幫助嗎? 你能解決我的疑問嗎? 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那麼保單成交就會水到渠成。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

  7. 2019年11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我們身為保險業務人員,身為財務顧問,經常接觸高資產客戶。 這些客戶對保險的期許往往不是為了預防意外與傷病花費,因為他們有充足的資產能夠應對,但是他們擁有的財富該如何傳承下去,或者當忽然離世時如何不讓後代造成經濟危機,是保險能夠帶給他們莫大幫助的功能。 要制定高資產客戶的財富傳承規劃,需考量哪一些因素及原則? 先後順序的步驟又應怎麼安排? 在討論與規劃財富傳承的過程中,哪一些背景與細節需要深入瞭解? 如何正確為高資產客戶規劃財富傳承,考驗著財務顧問的能力。 財務比法律與稅務方面更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