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813這一年對歌劇的發展來說,格外重要。 因為誕生了兩位未來的歌劇巨星,分別是義大利的威爾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與德國的華格納(Richard Wagner)。 義大利歌劇發展到了威爾第可以說達到最為燦爛的高峰他融合了數百年來義大利人對於歌劇的優良傳統更將這個表演形式的藝術水準提升從早期的艾納尼》、《馬克白》,到巔峰期弄臣》、《遊唱詩人》、《茶花女》、《假面舞會》、《命運之力》、《唐卡羅》、《阿伊達》,晚期的奧泰羅》、《法斯塔夫》,錯過哪一齣都會是樂迷的遺憾

  2. 2008年是指揮帝王卡拉揚一百歲冥誕,這位奧國指揮大師1989年過世至今將近20年,但他縱橫樂壇前後達半世紀,對當代樂壇影響之深,音樂史上罕有人能與他相較。 EMI是第一個與卡拉揚合作的唱片公司,而卡拉揚的崛起,大部份要感謝EMI在他還沒得到柏林愛樂總監之前,先在二次大戰後邀請他前來錄音,透過這些戰後錄音的流傳,才得以助長卡拉揚的聲勢,讓他個人聲望扶搖直上,取得柏林愛樂和維也納愛樂的職位。 卡拉揚出生於德國國力低迷之際,那時德國陷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他沒能見識到一次大戰前德國輝煌的人文發展;二次戰後他在樂壇展露頭角,德國卻被分裂為東西德,聳立的柏林圍牆在他一生中沒來得及拆下,在他過世後一個月才拆除。

  3. 2004年9月29日 · 前言:. 《看不見的城市》一書是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vino )的作品,內容借用史實歷史人物,忽必烈 (中國元帝國皇帝)與馬可波羅 (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透過馬可波羅遊歷世界的經歷,向忽必烈皇帝報告其所遇見的城市。. 在兩個不同文化 ...

  4. Day ofWine And Roses 由 Blake Edwards 導演﹐劇本由 JP Miller 編寫﹐演員有Jack Lemmon 及Lee Remick。 劇情中現實的描寫令我想到導演前作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生活上常顯出無奈。 此片原為1958年的電視劇﹐4年後被拍成電影﹐起初由 Fox 出品﹐可是當時Fox 正全力製作Elizabeth Taylor 的Cleopatra (1963)﹐於是後來改為Warner 的製作。

  5. 2010年9月16日 · 《歌劇魅影》是一部愛情驚悚通俗小說,小說以法國加尼葉歌劇院為背景,以漂亮女演員、年輕貴族及一個躲在地底的魅影間的三角關係敘述這段驚悚的愛情關係,全文旨在描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主角魅影渴求與常人一樣獲得愛。 曾經沉寂一時的原著小說一九一 年在法國出版,一九一一年被翻譯成英文版,即使曾被多次的改編成舞台劇、電影,在當時這部小說並未如卡斯頓其他小說受到廣泛的注目。 繼一九二五年,曾經飾演魅影一角而捧紅隆‧錢尼 ( Lon Chaney) 的默片經典《歌劇魅影》替原本就已沉寂的原著小說注入一劑強心針,隨後又沉寂了。

  6. 「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原是義大利小說家兼戲劇家喬萬尼‧維爾加(Giovanni Verga,1840-1922)在1880年出版的小說。 1883年他又把這小說改寫為戲劇上演1890年馬士康尼又把它寫成歌劇這三種形態的作品均以鄉村騎士為名但目前在義大利語文圈以外的地方只有馬士康尼歌劇最有名。 故事舞台在維爾加的故鄉西西里山區,描述窮人們的生活與三角戀愛引起的殺人事件。 因而這部小說成為義大利寫實主義作品的代表作,而馬士康尼的這部歌劇也成為有名的寫實主義歌劇,他也成為寫實主義歌劇的始作俑者。 馬士康尼的歌劇以維爾加的戲劇為主要題材寫成歌劇劇本,1888年着手作曲,於1890年完成。 於1890年5月17日在羅馬康斯坦采劇院首演。

  7. 普契人生淬煉之最- 浪漫寫實歌劇《杜蘭朵公主》賞析. 關於首演. 本劇於1926年4月25日,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 指揮是義大利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 首演時,托斯卡尼尼在第3幕「柳兒自殺」場景放下指揮棒,轉身向現場觀眾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