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哥羅迪·亨利··查布洛 (法語: Claude Henri Jean Chabrol ;1930年6月24日—2010年9月12日)是一位法國電影導演,為1950年代末期開始的 法國電影新浪潮 的先驅導演之一,與 法蘭索瓦·杜魯福 、 尚盧·高達 、 伊力·盧馬 與 賈克·希維特 一樣都曾擔任《 電影筆記 》的影評人。 1958年,查布洛執導的第一部長片《 俊男塞吉 (法語:Le Coup du berger) 》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電影之一;1959年,查布洛以《 表兄弟 》於 第9屆柏林影展 獲得 金熊獎 [1] 。 電影作品 [ 編輯] 1958年:《 俊男塞吉 (法語:Le Coup du berger) 》 (Le Coup du berger)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禁鎖 》(法語: À double tour )是一部於1959年上映的法國懸疑驚慄片。 該片由 哥羅迪·查布洛 執導,並改編自美國作家 史丹利·艾林 的小說《尼可拉斯街之鎖》。 這是夏布洛是首部 驚慄 類電影,這將是他導演生涯剩下的選擇類型。 電影在法國共有1,445,587張電影票 [2] 。 劇情 [ 編輯] 有錢人亨利·馬可克斯的情婦莉達被殺掉,而家人指控送牛奶員是兇手。 然而馬可克斯女兒的未婚夫懷疑莉達可能是被其他人殺害。 角色 [ 編輯] 梅德琳·羅賓森 飾 德蘭·馬爾庫. 安東妮拉·盧阿迪 (英語:Antonella Lualdi) 飾 莉達. 楊波·貝蒙 飾 拉斯洛·科瓦奇.

  3. 該片由 哥羅迪·查布洛 執導,並改編自 瑪麗-路易絲·吉羅 因 瑟堡-奧克特維爾 地區進行27次 墮胎 而於1943年7月30日送上斷頭台的真實故事,以及弗朗西斯·斯皮納的書。 電影在 第45屆威尼斯影展 首映 ,而 伊莎貝·雨蓓 贏得沃爾庇杯最佳女演員獎 [1] 。 它被導演 約翰·華特斯 稱為最愛電影,並在2008年馬利蘭州影展年度評選。 劇情 [ 編輯]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佔法國軍事管轄區 之下,德國戰俘保羅·拉圖爾與妻子瑪麗和兩個孩子住在一個骯髒的公寓裏。 一位鄰居的丈夫也在德國,該鄰居曾懷孕並試圖墮胎。 瑪麗成功地幫助了她。 其他女人開始找她,而她開始收費。 在與保羅釋放後,她與他交談時透露算命先生在她的未來中看到了「無非是美好的事物」,但她不願闡明還有很多女性。

  4.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冷酷祭典 》(法語: La Cérémonie )是一部於 1995年 上映的 犯罪劇情片 。 電影由 哥羅迪·查布洛 執導,改編自 露絲·倫德爾 的小說《 石中決 (英語:A Judgement in Stone) 》。 該片與 克莉絲汀和莉亞·帕品事件 (Christine and Léa Papin)有些相似,該事件也是 尚·惹內 1947年舞台劇《女僕》的靈感來源。 評價 [ 編輯] 爛番茄 收集的28篇專業影評文章中,「新鮮度」為93% [2] 2012年4月17日, 羅渣·艾伯特 將《冷戰》加入「偉大電影」名單 [3] 。 參考資料 [ 編輯] ^ La Cérémonie.

  5. 香港繁體. 工具. 關於原名Playing by Heart的1998年美國電影,請見「 隨心所慾 (1998年電影) 」。 《 她的一生 》( Vivre sa vie : film en douze tableaux )是一部1962年法國電影, 尚盧·高達 導演。 劇情 [ 編輯] 《她的一生》講述漂亮的 巴黎 女人娜娜( 安娜·卡蓮娜 飾)決意離開丈夫和襁褓中的兒子,希望成為演員。 由於沒錢,只好當店員,沒法進入表演業,於是她決定作 妓女 以賺更多的錢。 他遇到了皮條客拉烏爾,後者過了一段時間後又將她賣給別人。 在此次交易中,兩個皮條客發生爭吵,最後拔槍互射,娜娜在混亂中被打死。 影片分12段,每段有一個標題。 外部連結 [ 編輯] 豆瓣電影 上《 她的一生 》的資料 (簡體中文)

  6. 這部電影改編自艾爾文·薩金和小威廉·布洛伊編劇哥羅迪·查布洛執導的法國電影不忠的妻子》( La Femme infidèle1969年)。 劇情描述了一對生活在紐約市郊區的夫妻婚姻陷入危機,因妻子與偶遇的人陷入婚外情。

  7. 作者論. 電影作者論 (英語: Auteur theory )是 電影史 上標誌性的電影理論,產生於 法國新浪潮運動 時期。 歐洲 在 二戰 後出現了一系列先鋒藝術運動,其中法國的 杜魯福 、 高達 、 查布洛 等電影人都對源於美國荷里活製片廠的 製片人中心制 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電影像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一樣是作者的作品,是電影作者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 此理論產生廣泛的影響。 作者論強調了電影導演是作為電影主創和最終剪接權擁有者的地位。 不是所有導演都能成為「作者」。 具備電影作者資格和條件的導演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 藝術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