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2. 2024年5月5日 · 港 聞. 土瓜灣新亞中學實驗室疑漏氣體 11學生不適送院. 1. 2. 3. 4. 5. Prev Next. 編輯推介. 最新消息. 體 育. 歐霸決賽|利華古遜決戰阿特蘭大 不敗藥廠爭第2冠 女神求歐洲首冠 (13分鐘前) 經 濟. 「互換通」開通一年累計達成交易名義本金總額1.8萬億人幣 (32分鐘前) 兩 岸. 在日華人揚言殺幼童被捕 駐日使館提醒防範「輕犯罪」 (38分鐘前) 經 濟. 瑞銀報告:78%受訪家辦認為AI為未來2至3年投資板塊 (46分鐘前) 地 產. 遠洋放售千望基座商場 市值1.2億 (57分鐘前) 經 濟. 寧德時代與澳門及深合區簽戰略合作 擬助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 (1小時2分鐘前) 經 濟.

  3. 2024年3月25日 · 根據聯儲局點陣圖資料,今年內減息0.75厘的機會頗高。 香港大型銀行同樣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隨着美息見頂,下半年減息周期開啟已是百分百將發生的事實,相信有助帶動住宅交投續向上。 自從樓市全面「撤辣」後,大量購買力「歸位」,無論投資者、收租客或是實際用家,有見樓市氣氛愈來愈好,紛紛加快入市步伐。 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3月首20日一手成交量已錄約2800宗,較2月268宗高出超過9倍,預期本月有望錄4500宗,將創自1998年11月後的單月新高。 「撤辣」後二手住宅交投同樣顯著增加,綜合美聯分行資料,全港35個大型屋苑每周成交量於「撤辣」後已連續3周錄得逾百宗水平。 筆者發現有市場聲音認為今次樓市「陽春」旺市僅屬曇花一現,個人對此表示懷疑。

  4. 2024年4月7日 ·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在開售前表示,對本港樓市復蘇有信心,預計樓市會上升,而昨日發售的Blue Coast,首3張價單屬「撈底價」,預計未來加推單位將有加幅,最終項目能有「微利」。 同時,因應銷情而爭取加推單位應市。 趙國雄家族成員傳購入1伙. 據悉,項目昨日共售出約400伙,佔可供發售近95%。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該行有一組客斥資約1.53億元購入8個3房作長線投資;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亦稱,該行有大手客斥資1.4億元購入8伙3房戶作長線投資。 市場消息稱,趙國雄之家族成員亦購入一個單位,據悉他的女兒、即置富產業信託(0778)行政總裁趙宇曾在售樓處出現。 另遠展(0035)地產總裁方文昌亦在售樓處出現,但未知有否入市。

  5. 2024年5月22日 · 明報專訊港燈投資2638上市超過10年到近期股價低於招股價5.45元引發昨日股東會上股東關注並提問港燈投資主席霍建寧回應表示全球電力公司均受到利息問題影響但是隨着他們在2024至2028年的5年計劃內會作220億元投資預料長遠利益將增加足以彌補管制利潤率降低兩個百分點的影響。 若長遠利息不升反降,他對集團的股價表現樂觀及有信心。 他說在面對風風雨雨期間,會保持股息平穩。 港燈要應付新的5年投資計劃,執行董事陳來順稱,有別於其他受監管能源公司負債率達六至八成,其實際淨負債率51%,並可和銀行及資本市場保持不俗的橋樑關係。 他們會審慎理財及將借貸成本降至最低。 實際淨負債率51%

  6. 2024年4月26日 · 【明報專訊】華夏基金、嘉實國際及博時基金三大中資基金公司本周二(23日)獲證監會批出各一隻比特幣及以太幣現貨ETF,6隻ETF將於下周二(4月30日)同日掛牌上市,全數設有港元和美元櫃台,華夏發行的兩隻ETF更設有人民幣計價櫃台。 根據產品概要,華夏旗下ETF的全年開支比率最高,達1.99%(見表);嘉實及博時旗下ETF的全年開支比率分別為1%及0.85%,相對美國已發行的比特幣現貨ETF仍普遍較高。 明報記者 蕭嘉聰. 管理費方面,嘉實首6個月將豁免管理費,其後將收取0.3%,是三家之中最低;博時豁免首4個月管理費,其後收取0.6%;華夏以0.99%成為收費最高的發行人。

  7. 2024年1月17日 · A股收市倒升 傳有窗口指導. 重磅科網股沽壓沉重,騰訊(0700)收市跌2.4%至282.4元;京東(9618)及阿里(9988)分別跌3.4%及2.3%;其他大藍籌亦追跌,友邦(1299)、匯控(0005)、港交所(0388)齊瀉近3%至4%。 港股A股新年開局同弱,惟A股三大指數昨全線低開高收,上證指數收報2893點,升0.3%;深證成分指數及創業板指數亦分別升0.3%及0.4%。 英國《金融時報》就引述3名金融機構交易員指出,中國當局在A股今年累跌約4%後,重新窗口指導部分大型機構投資者,避免在某些日子淨賣出A股;中證監、上交所和深交所均沒有回應查詢。 摩根資產貝萊德:看見反彈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