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日 · 在稅務上有什麼規定? 是否需要課稅? 如何課稅? 二 一七年有一則新聞標題是稅率嚇死人浩鼎員工成賣身奴」,當時由於大家對解盲結果抱著希望因此很少人出脫股票而後解盲結果未達預期股價下跌浩鼎陷入空前風暴。 在禿鷹和政治角力戰中,股價持續下修,即使那時的價位還有價差,但有不少員工基於維護公司下,仍堅持長期持有信念,只是這一個力挺公司的結果,換來卻是一張天文數字的扣繳憑單。 由於國稅局是以二 一六年一月八日均價約700元左右價位為基準,扣除浩鼎員工認購價248元計算,認定員工每張股票賺了40幾元,在平均每一位員工都需繳交400萬、500萬元所得稅下,讓浩鼎員工大為崩潰,自嘲是賣身奴,紛紛提出申請再議,籲請主管機關盡速修改如此荒唐的稅法。 技術入股課稅.

  2. 2024年3月1日 · 441. 0.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3. 2022年11月1日 · 美國聯準會為何會啟動升息循環? 對臺灣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從經濟層面來看,美國今年(2022)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已經下修到1.8%,再從物價狀況來看,9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到8.2%,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扣除波動性較高的能源及食品)年增率為6.6%,超過可接受水準(2%左右)的3倍,因此對於美國來說,抑制通膨是當務之急。 為什麼美國現在的物價會高得如此驚人? 我們可以從3大因素層面來探討,第1是國內經濟政策,2年多前疫情迅速蔓延,為了應對疫情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害,如各地區的封鎖、消費驟減等,要讓整體經濟可持續成長、維持金融安定,便透過降息(讓金錢的成本降低),促使許多人透過借貸來做資金上的運用,市場上流通的金錢隨之增加。

  4. 2018年1月1日 · 2245. 胡碩勻. 國際與臺灣會計師CPA/CFP/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 金融商品五花八門,所面臨的稅務議題也各不相同,投資人於投資時,應多注意相關稅賦議題,以利投資人盡早規劃稅務成本。 上一期於《Advisers財務顧問》344期,介紹了臺灣民眾喜愛投資的「基金」及「股票」以個人或企業持有時的課稅方式,本期將再舉幾項金融商品做介紹。 1.何謂「KY股」? 原名為F股(代表外國發行人Foreign Issuers,取開頭第一個英文字母F),於二 一六年六月二十七日起,臺灣證券交易所對於外國企業來臺上市,不再以開頭「F」來代表,而是以公司名稱後面加上註冊地。

  5. 2022年1月1日 · 829. 從疫情加速金融保險業迎向數位轉型,再到多項重大政策的頒布及實施,2021年金融保險業經歷了許多變動。 而將目光看向2022年,保險業除了須持續準備接軌IFRS 17與ICS 2.0外,在數位轉型、ESG永續議題及需求面改變等層面上,亦須掌握趨勢並規劃出相應舉措。 回顧2021年臺灣保險業的表現,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陳宏昇表示,就產業面而言,比起2020年受海外投資狀況影響,今年反倒因為疫情,各保險業在臺灣的投資上都有所斬獲,KPMG就指出保險業的稅前獲利在銀行、保險、證券3個主要金融行業中屬於大幅成長的一員,總結2021年的產業表現還算不錯,未來雖然仍受通膨、美國升息與投資收益的影響,但今年主計處預估臺灣經濟成長4.15%,相信明年產業仍會維持不錯的水準。

  6. 2022年3月1日 · 成立信託時即視為贈與約287億8,000萬元290億元÷10.78%)=折現值287億8,000萬元),再乘上贈與稅率20%約為57億6,000萬元在股價漲到這麼高的情況下本金他益的信託將繳納如此高額的贈與稅判斷顯然應該不是做這樣的規劃

  7. 2024年1月1日 · 992. 0. 彭金隆.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