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6日 · ADHD(英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 患有ADHD的孩子在各方面智能都與其他孩子一樣,但跟同年齡的孩子相比,對自我的控制力較低。 一旦發現目標就會立即行動、卻難以持續付出努力,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成為成熟的大人。 ADHD是什麼? 患有 ADHD 的孩子大腦的執行功能無法好好運作,他們通常會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這 3 項特徵,在全部的孩子裡約有 5% 會出現 ADHD 症狀,尤其是在男孩身上比較常見,約為女孩的 4∼5 倍。 其實,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符合 ADHD 特徵的行為,不過,ADHD 孩子的程度會更明顯強烈,而且對於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都會產生干擾。

  2. 2012年10月1日 · by 李宜蓁. 每次開學後,醫院診所就會吹起一股兒童注意力不足評估潮,家長和老師一聽到「不專心」與「過動」便如臨大敵、焦慮不已。 為什麼「專注」對現代孩子而言,愈來愈難? shutterstock. 在過去,能吸取最多資訊,就有機會贏。 但現在,能刪除雜訊,吸收對的訊息,才是真本事。 「專注」愈來愈重要,卻也愈來愈難。 開學月過後,台灣的復健科和身心科診所,正上演著小學生「注意力不足」評估潮。 前台大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宋維村,退休後在雲林虎尾的天主教若瑟醫院服務,若現在掛號得等四個月才排得到門診。 二 一一年,健保局一般科別的申報量皆控制在二~三%之間,唯有復健科(與兒童早療、老人骨科相關)和精神科(與過動門診及憂鬱症相關)的兩個科別成長高達六%,被健保局列為重點查核目標。

  3. 2019年5月1日 · Shutterstock. 「專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一種「訊息自動化歷程」。 例如當我們給予孩子一連串的代碼,要求他將無意義的「符號」轉換成有意義的「數字」,稱為 「符號替代」,從中能觀察孩子在手眼協調、短期注意力、工作記憶力的好壞,甚至可用來預測日後的學習效率。 聽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並不困難,藉由以下簡單範例就能認識什麼是「符號替代」? O=3,X=5, O+X=? 如果你的答案是8,恭喜你已經完成「符號替代」的第一步。 一個很複雜的「名詞」,寫下來很麻煩,但只要用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來代替,就變得既簡單又容易明瞭,可以有效率的節省大腦資源,讓大腦有更多時間來思考。 例如:媽. 媽去市場,買了五顆蘋果和三顆楊桃。

  4. 2023年8月4日 · 根據 精神健康網站 Psych Central 的介紹,阿德勒心理學是一種動態的心理治療方法,相較於描述性方法專注於研究容易觀察到的事件,動態方法更關注去探究個人行為的底層原因。 阿德勒心理學的重點是,將每個人視為由環境塑造的獨特個體,而不是將人們分到客觀的分類系統中。 其中有許多關鍵觀點,以下是其中三個重要理論: 優越與自卑 :阿德勒認為,人們的行為是受到追求優越感的驅動,而早期與家庭、同儕和成人的互動,形塑了心理的自卑感和優越感。 而面對自卑感, 很自然的反應是產生補償作用,透過發展自己的能力,來克服真實或想像中的自卑。 但如果補償失敗了,自卑感就會發生,但也有可能太過努力去尋求滿足,藉以掩飾自卑感,導致過度補償。

  5. 2019年4月15日 · 回答: 引導孩子接觸情緒,並非孩子就沒有情緒,而是引導孩子認識、接納情緒的方法,若是孩子能接觸、並接納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情緒比較容易釋然,所以這也是教育的一部份。 其中的核心價值,是為了愛孩子,而非期待孩子情緒消失,孩子此時情緒已經在流動,但是孩子可能未被理解,未被自己或大人理解。 一般大人點出情緒名字,就是理解的一個過程,另一個重要的解開情緒碎片,就是透過好奇的對話,讓右腦情緒能舒緩,但有的時候孩子更敏感,那麼大人應該如何應對呢? 當「孩子仍舊一直站在那裡,不斷生氣、哭或亂叫。 」我的建議常是:讓他生氣一會兒。 他在生自己的氣,他感覺到丟臉。 這是我合理的解讀,那是他冰山的內在。 孩子的行為是哭或亂叫,那麼在行為之下,未被孩子意識,或者未被大人探索之處,發生了什麼呢?

  6. 2023年8月4日 · 換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也是口腔發展的關鍵時期。 許多家長會擔心孩子換牙後牙齒會不會整齊? 或是乳牙掉了,恆牙還沒長出來該怎麼辦? 本文整理了孩子換牙順序時間,並附上換牙順序圖、換牙注意事項以及家長對於孩子換牙的常見問題,提供家長參考。 換牙順序時間. 換牙的時間和速度會受到遺傳、營養、生長激素及環境影響,所以 不同孩子換牙的狀況也會有所差異。 但通常乳牙換牙時,會是先從下排門牙開始依序換牙,以下是常見的換牙順序: 前門牙(下排) 前門牙(上排) 側門牙(下排) 側門牙(上排) 犬齒(下排)

  7. 2011年8月1日 · 為了迎接開學,換來每天愉快的早晨時光,我分享以下七種行動方案,讓孩子順利的與你說聲早安、與床鋪道聲再見,準時出門上學去。 小提醒─7對策,讓孩子準時出門上學. 晨光好序曲,喚醒起床很藝術。 睡眠有循環,淺眠深眠分清楚。 行為付代價,後果要自行承擔。 不能沒有你,早晨起床負責任。 自發的魅力,興趣活動具動機。 書包整理術,前晚固定打包好。 走位相互換,他前你後開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