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工具. 小威廉·占士·「比爾」·奧賴利 (英語: William James "Bill" O'Reilly Jr. ,1949年9月10日 — ),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家。 [3] 他是 霍士新聞頻道 政治評論節目——「奧賴利實情」( The O’Reilly Factor )的主播。 [4] 身高6尺4吋寸,在節目裏以沉穩的紳士嗓音、以極壓迫性、語帶嚴厲指控的連珠炮發逼問美國自由派政治人物著稱。

    • 早期生活及教育
    • 播報生涯
    • 政治觀點和公眾認知
    • 主要社會事件
    • 書籍與影視作品
    • 外部連結

    1949年9月10日,比爾·奧萊利出生在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會醫院。他的父親老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Sr.)來自新澤西布魯克林,他母親溫妮弗蕾德·安吉拉·德雷克·奧萊利(Winifred Angela Drake O』Reilly)則來自新澤西蒂內克市。自十八世紀早期起,其父親的祖輩就住在愛爾蘭的卡文縣。而其母親祖籍北愛爾蘭。當比爾·奧萊利出生後,他們一家搬到了新澤西的李堡市。在1951年,奧萊利一家又搬到紐約長島的萊維敦鎮(Levittown)。 他曾在韋斯特伯里鎮(Westbury)聖布里吉德教會學校上學。高中就讀於夏曼納德中學(Chaminade High School),夏米納德高中是紐約長島市米尼奧拉鎮(Mineola)的一所私立天主教中學。儘管他的父親很想要他去...

    從波士頓大學取得新聞廣播碩士學位後,比爾·奧萊利進入了位於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的WNEP-TV電視台擔任記者,由此開始了他的廣播電視生涯。其後又任職於達拉斯市的WFAA-TV 電視台,並因在調查性報道方面的突出表現被授予達拉斯媒體俱樂部獎。在丹佛市的KMGH-TV 電視台期間,奧萊利因對劫機事件的報道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地區艾美獎(Emmy Award)。此後,奧萊利又陸續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KATU電視台,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WFSB電視台和波士頓的WNEV-TV(現在的WHDH-TV)任職。 1980年,奧萊利在紐約WCSB-TV電視台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節目—七點半雜誌(7:30 Magazine),並擔任節目主持人。因為對腐敗市警長的調查,奧萊利在WCSB-TV收穫了自己的第二個地區艾美...

    在「奧萊利實情」和他以前的廣播節目中,比爾·奧萊利把焦點放在了與政治和文化有關的新聞和評論上 奧萊利一直以來聲明他沒有任何信奉的政治意識形態。他在他的《奧萊利實情》一書中表示,讀者「可能會在想我是保守派、自由主義者、自由論者,還是其他的什麼……我不想給自己貼上這些標籤,因為我相信真理是沒有標籤的。當我看見貪污腐敗時,我就嘗試去揭露它。當我發現剝削時,我就與之鬥爭。這就是我的政治立場。」 在2000年12月6日,紐約的《每日新聞》(Daily News)報道奧萊利自1994年起就是紐約州登記的共和黨成員。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他說他並不清楚,並在採訪之後就登記為獨立無黨派人士了。在廣播節目「廣播實情」中,奧萊利稱投票時並沒有作為無黨派人士的選項。但事實上,現場有一個寫着「我不希望加入政黨」的票箱...

    盧達克里斯事件

    2002年8月27日,奧萊利號召美國民眾抵制百事可樂。他宣稱,百事可樂的代言人——盧達克里斯,一個說唱歌手,在他的歌里美化了「槍支暴力肆虐、毒品蔓延、歧視女性的生活。」 次日,迫於電視節目「奧萊利實情」( The O'Reilly Factor)的壓力,百事不得不解僱盧達克里斯。 三年後,盧達克里斯以這一事件為主題,寫了《頭號污點》(Number One Spot)這首歌,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冤屈。 2010年,盧達克里斯在接受「雷達在線」(RadarOnline)的採訪中說道,他和奧萊利在一次慈善活動中為此有過交談,最終握手言和。

    性騷擾訴訟

    2004年10月13日,奧萊利一紙訴狀以「敲詐罪」把電視節目「奧萊利實情」的女製片人安德莉亞·馬斯克麗絲(Andrea Mackris)告上了法庭,宣稱她以要控告自己為籌碼,向自己勒索六千萬美元。當日,馬斯克麗絲馬上起訴奧萊利性騷擾,並要求獲得六千萬美元的賠償。在她的訴訟中,控告奧萊利對她進行了「對價型」(quid pro quo)和「環境型」(hostile work environment)兩種形態的性騷擾,雖然不是肢體上的騷擾,但法律承認它們屬於性騷擾的範疇。同時,她向紐約州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22頁的訴狀,以及詳實的電話性騷擾內容證據。電話內容中記錄了奧萊利不懷好意建議她使用性振盪器,還說經常以她為性幻想對象。 2004年10月15日,福克斯電視台尋求司法許可來解僱馬斯克麗絲,但並未成功。 2004年10月19日,馬斯克麗絲修改訴訟,起訴奧萊利、福克斯和歸新聞集團所有的紐約郵報對她進行非法報復,要求賠償。 2004年10月28日,奧萊利和馬斯克麗絲達成庭外和解協議,兩人撤銷了所有的起訴。儘管奧萊利本人不承認自己對馬斯克麗絲有過非法性騷擾,但根據他的一家之言,為了保護其家...

    阿肯事件

    政治評論家米歇爾·馬爾金(Michelle Malkin)、勞拉·英格拉漢姆(Laura Ingraham)、奧萊利聯合批判嘻哈歌手阿肯(Akon)「歧視女性,並在他為商品代言宣傳片中性騷擾一個15歲的女孩。」 馬爾金把她對阿肯的評論上傳到了YouTube,並附上了一些來自他音樂視頻和特立尼達音樂會的鏡頭。隨後,環球唱片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引用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強制刪除了馬爾金的視頻。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也與馬爾金聯合,質疑環球唱片公司濫用版權法來強制撤銷。2007年5月,環球唱片解除了對該視頻的撤銷,於是它又重返YouTube。

    比爾·奧萊利還是一個專欄作家和暢銷書作家。他早期涉足過小說領域,作品例如寫於1998年的《那些侵犯的人:關於謀殺和電視的小說》(Those Who Trespass: A Novel of Murder and Television)。 後期,他開始放棄小說創作,轉而創作了一系列社會評論類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着眼點大部分是他對於植根於美國人思想中的「世俗自由主義(secular-liberal)」的負面影響而進行的批判。這系列作品中,主要包括《奧萊利因素:美國社會中的正面,負面,與完全荒謬面(2000)》(The O』Reilly Factor: The Good, Bad, and Completely Ridiculous in American Life),《誰在尋找你?(2003)》(...

    比爾·奧萊利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其他人也問了

  3. 當地時間19號美國福克斯電視新聞頻道證實,《奧賴利事實的金牌主持比爾·奧賴利因性醜聞離開該公司不再回來」。紐約時報爆料奧賴利過去15年裡至少被5名女性指控性騷擾」。

  4. 美國. 職 業. 主播. 性 別. 男. 人物事件. 21世紀福克斯 公司2017年2月與知名主播比爾·奧賴利續簽合同時明知後者剛花3200萬美元擺平一樁性侵案但出於商業考慮,依然決定籤他2014年4月奧賴利又被曝出性侵至少5名女子輿論壓力下加之廣告金主抵制東家才決定解僱為其效力長達20多年的老員工。 奧賴利與曾經供職福克斯新聞頻道的法律分析師莉茲·維爾2017年1月達成和解,奧賴利支付對方3200萬美元,維爾答應不把此事向外張揚。 維爾指控奧賴利對她屢次性騷擾,強迫她發生性關係,還給她發一些露骨的色情照片和短信。 參考資料. 1. 持續發酵 美國福克斯主播性侵醜聞再添新料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0-24] 比爾·奧賴利,是美國知名主播。

  5. 小威廉·詹姆斯·「比爾」·奧萊利英語:,1949年9月10日—),美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作家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家

  6. 2014年6月9日 · 3月份比爾·奧賴利(Bill OReilly)認為隔離》(Partition)深色皮膚的女孩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這首歌詳細描述了碧昂斯和Jay Z在豪華轎車中的一次約會(成年人的婚後性愛:有傷風化)。

  7. 奧賴利是紐約獨立黨的成員以前登記為共和黨人自稱是傳統主義者。 1996 年-1998年是 福克斯新聞頻道 政治評論節目《 奧賴利因素 》(The O'Reilly Report)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