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宗旨. 明愛特殊教育服務見證耶穌基督的愛,以學生為本,通過全方位學習和復康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和優質服務,與家長攜手協作,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其身心靈健康成長。 我們致力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和公民責任,幫助他們達致全人發展,俾能適應環境及享有具尊嚴和質素的生活。 我們努力不懈凝聚社區力量,締造關愛共融的社會。 屬下資助學校包括: 三間嚴重智障學童特殊學校 (其中兩間設有住宿部) 兩間中度智障學童特殊學校 (其中一間設有住宿部) 兩間群育學校 (其住宿部由社會福利署資助) 成就.

  2.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 職業訓練及教育. 社區及高等教育. 各服務均在香港教育局註冊,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對象主要是弱勢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天主教香港教區及修會營辦共200多所幼稚園、小學及中學。 教區、修會及明愛共同為社會提供一個由學前至專上程度的融合教育系統。

  3. www.caritas.org.hk香港明愛

    醫療服務. 社區及其他服務. 我們的 服務. 關於明愛.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自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了解更多. 個案分享. Caritas - HK.

    • IU1
    • IU2
    • IU3
    • IU4
  4. 學歷教育的範圍由成人基礎課程、基本教育課程開始,一直延伸至高等教育及專業資格課程。 職業課程包括僱員再培訓局「人才發展計劃」、持續進修基金認可課程、技能提升課程、外展課程及按資歷架構《能力標準說明》設計的「能力為本」課程。 短期博雅課程題材廣泛,培養市民對各類知識的興趣和追求。 支援中學教育課程,包括毅進文憑課程、應用學習課程,在新高中學制下提供的「其他學習經歷」,以及配合中小學教育發展而提供的校本課程及區本課程。 國際課程則為學生提供一系列與海外高等學府合辦的課程。 宗旨. 透過推廣終身學習,授人以漁,幫助社會人士憑藉知識和技能,克服人生路上各種困難及挑戰,從而締造公義、進步、和諧共融的社會。

  5. 宗旨. 社區發展服務鼓勵人們參與解決共同需要,並透過不斷的覺醒、參與、分享和分擔的歷程,致力建立更具人性化的社會,並向群體和社區推動了解、互助、彼此尊重與融合的訊息。 成就. 自六十年代起,明愛率先為基層人士提供社區組織的服務。 每年,社區發展服務組織近 100 個居民小組,協助他們解決共同的需要,並動員超過 109,000 名居民參與社區活動。 而失業人士綜合服務計劃共有 42,100 人次之失業人士參與,並成功為其中 600 多人推薦工作。 明愛亦顧及在港外地勞工的需要,推出外地勞工服務計劃,每年有超過 10,000 名外地勞工參與活動。 隨著社會不斷改變,明愛先後推出不同的服務計劃,服務有特別需要的組群。 這些計劃包括: 於工業區設立職工中心.

  6. 香港明愛國內服務計劃辦公室於1986成立目的是支持國內社會服務的發展。 我們的國內服務經費,全賴各界善長慷概捐助。 經過多年努力,我們與國內民政機關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建立了互信的合作關係,我們資助的項目才可以有效地推展,服務水平也持續提升。 服務對象. 國內有心但資源貧乏的民辦社會服務機構. 國內貧困人士及其他弱勢社群. 服務宗旨 國內服務計劃辦公室的宗旨是以明愛的一貫精神為準則即不分種族文化宗教凡有需要援助的人我們都會盡力協助。 透過與當地教會、政府部門和村民合作,資助各類社會服務,提升當地服務人員的能力,協助受助人自食其力,改善生活。 服務範圍. 舉辦各類社會服務培訓活動. 資助各類社會服務,包括: 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中小學及大學的助學金。

  7. 賀詞:亞洲明愛主席 - Dr. Benedict Alo D'Rozario. 6. 序一:天主教香港教區 - 周守仁主教. 8. 序二:香港明愛總裁 - 閻德龍神父. 10. 信念、願景、使命、核心價值. 11. 香港明愛標誌的演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