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明報文章】港大校委會針對港大校長張翔的匿名指控,經過半年調查,日前終於接納專責小組的報告,決定匿名指控不成立,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多名知情人士說,校委會主席王沛詩與張翔的張力仍然持續,真正關口還看今年底校委會主席任期屆滿,能否獲續任。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2. 2024年4月27日 · 【明報專訊】本港多區昨早下大雨,黃色暴雨警告生效逾5小時,其間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有護土牆倒塌,無人傷,華永會稱兩墳墓墓碑損毁,墓地及先人初步沒發現受損。

  3. news.mingpao.com › pns › 港聞Object Moved

    VDOM DHTML e>Document Moved. Object Moved. This document may be found here.

    • 住屋權屬的分佈及變化
    • 「新移民」的構成
    • 遷移身分與住屋權屬的交叉對比
    • 1996至2006年的變化
    • 2006至2016年的變化
    • 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第一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不久後曾宣布「八萬五」建屋計劃,其中逾半為資助房屋,希望提高市民自置房屋比率。不幸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非典型肺炎的衝擊,令樓價直線下跌,「八萬五」建屋計劃受很大阻力,尤其當時私人市場的業主。 2002年港府宣布無限期停止建造和出售居屋,「勾地政策」同時出台。因滯後效應,200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住宅落成量大降,特別是不少居屋項目...

    移居香港的人士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1980年取消「抵壘政策」後,單程證成為內地人移民香港的主要渠道。除了已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內地移民,「新移民」還包括內地來港居住不滿7年、但同時內地戶籍已被註銷者(即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簡稱PMR)。 另外,為加強香港競爭力,1990年代起,港府推出數個計劃,吸引包括內地出生的人才移居香港,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但因數據所限,筆者無法分別各類型非單程證移民。我們以下將重點探討3種不同的遷移身分(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PMR)和他們的住屋權屬在20年來(主要集中討論1996、2006和2016年)的情况和變化。

    附表是作者基於各年人口統計5%抽樣微觀數據而製作。如上所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到本世紀頭幾年持續的樓價下滑,對業主來說或是噩夢,但對還未「上車」者來說是難得機會。1996到2006年間,全港住戶居於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由35%升至38%。其中本地出生者的升幅(2個百分點)較明顯,高於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1個百分點)。至於PMR在1996年高達35%的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相信是因1996年人口統計對此類人士的定義較寬鬆,涵蓋範圍較大(篇幅所限,在此不詳細討論)。2006年數值是較合乎預期的16%。

    對比自置私人房屋,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絕大部分為居屋)的住戶升幅更明顯。在本世紀初政府雖已削減居屋的建造和出售,但因滯後效應,全港住戶在1996到2006年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百分比由12%大幅上升至17%。其中以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升幅最大:本地出生者升3個百分點,至18%,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則上升了8個百分點,至17%。PMR雖然也升2個百分點,但能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仍是極少數(4%)。 租住私人房屋方面,整體上,對比1996年,2006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側面反映回歸初期港府希望提高自置住宅比例以及持續提供公屋的政策有效。但這似乎對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和PMR更有效。話雖如此,即使PMR租住私人房屋的比例下降了3個百分點,46%(2006年)仍是3種...

    受難以預料的客觀環境及港府對房屋計劃的方向變化影響,2000年代中期以後,隨着居屋和公屋興建量大削和停滯,加上私樓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香港房屋問題再次加劇。2006到2016年間,全港住戶「上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和私樓的比率平均下降了1和3個百分點。租住公屋百分率維持不變,租住私樓的住戶比例升4個百分點。其中,本地出生者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同步。兩組人士在這10年間居於自置私人房屋以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下降,同時租住公屋和私樓的比率上升。 雖然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新移民」和本地出生者,住屋情况的變化在這10年間大致相同,不過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情况卻非常嚴峻。其「上車」比率的下跌在這10年間最明顯:私樓由2006年的16%下降到20...

    本文淺析回歸以來約20年香港住屋的情况和變化,從而了解新移民在香港住屋方面情况。篇幅所限,我們重點關注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PMR)。回應文首問題,經上述交叉對比,並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一來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新移民在這20年中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上和本地出生者同步,二來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不論在能夠住上公屋,以及「上車」居屋及私樓的比率,也及不上其他遷移身分者。2016年,有接近七成PMR被迫租住私樓,包括劏房。 由於本世紀初香港房地產市場受到大環境的衝擊,令到前特首「八萬五」建屋計劃成眾矢之的,政府也被迫修改。現在看來,整體而言,當時政府進取的房屋供應政策確能改善香港居民住屋環境。可惜在2000年代...

  4. 2022年1月13日 · 2022年1月13日星期四. 「圍標」爆發「第二波」! (文:莊榮輝) (09:00) 圖1之1. 2014年,因當時屋苑維修管理的圍標情况猖獗,地區人士與民主黨成立了「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團結小業主,並揭發多宗「天價」維修工程,喚醒業主關心自己屋苑。 我們亦協助組織業主,成立法團或重選新的管理委員會,呼籲業主「自己荷包自己睇」。 我們並提出反圍標的倡議,強烈要求政府堵塞《建築物管理條例》(法例第344章)的法律漏洞、加強執法和檢控、提供專業支援、成立「樓宇維修監管局」及加強公眾宣傳的工作。 隨後,政府在2014至2015年展開了建築物管理條例的修例諮詢,民政總署推出不同屋苑管理的支援計劃。 2016年,更成立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旨在監管物業管理業界。

  5. 2021年8月19日 · 控罪指稱,4名被告今年7月7日在香港宣揚恐怖主義,以及同日在香港非法煽惑他人意圖使香港警務處的警務人員身體受嚴重傷害,而非法及惡意傷害該等警務人員。 控方由署理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代表,辯方大律師包括黃宇逸及魏俊等。 相關報道: 涉「感激」議案 4港大生控宣恐怖主義 警:將晤其他與會者問投票原因 或扣旅遊證件搜屋(8月19日) 相關字詞﹕ 港區國安法 港大學生會評議會 刺警案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即時新聞. 港大學生會評議會上月通過「感激」七一刺警案疑犯梁健輝「為港犧牲」議案,其後撤回及致歉。 警方國安處昨(18日)拘捕4名出席會議的學生,案件今午(19日)將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6. 79歲馮祿德乃劇場界殿堂級人物,是導演兼演員,香港戲劇協會會長,劇中飾演尖酸刻薄、愛挖苦人、恐懼面對腦退化的「戴諾文」,他說:「劇本要表達的信息不止是如何修補親情倫理關係,提出彼此之間應多些尊重與包容,還讓大家反思孝道的重要。 記者:林蘊兒. 攝影:劉銳. 《金池塘》(On Golden Pond)是載譽百老滙的舞台劇,1980年代拍成同名電影,由亨利方達與嘉芙蓮協賓主演,亦獲獎無數。 戲劇大師鍾景輝(King sir)在舞台上曾多次扮演「戴諾文」,馮祿德(祿叔)22年前擔任《金池塘》導演,當時已跟King sir合作。 今次祿叔由導演轉為演員,沒刻意擺脫King sir的演繹方式,「本身依劇本做,所以很難反其道而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