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1日 · 五常教授著作甚多,1969年他以博士論文《佃農理論》在經濟學界嶄露頭角。 他的《合約機構與非私產的理論》、《企業的合約性質》等論文繼續發展了他在交易費用以及產權重要性方面的理論。

    • 中國轉弱的原因
    • 經濟增長突飛猛進的8年
    • 費雪之見可取也
    • 知識與土地永遠存在
    • 倉庫理論源於我
    • 結語

    回顧歷史,中國的國勢轉弱可不是因為1840的鴉片戰爭或1842年的南京條約,而是1851至1864歷時13年、死人3000萬的太平天國的動亂。此亂也,是源於美國與墨西哥之戰(1846—1848),導致產自墨國的銀兩減少。以銀為貨幣本位的中國出現通縮,農產品賣不起價。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是的,神州大地歷來都缺乏金與銀。數千年歷史,還要等到1993年,朱鎔基接掌中央銀行,紙鈔才處理得像樣。而今天北京央行的運作更是世界級水平的了。奇怪他們還沒有解除外匯管制。人類歷史說,紙鈔這回事,持鈔者信之則吉,不信則禍及天下矣!

    我不要在這裡重複1992年,鄧小平先生南下說了一些話的重要影響,也不要重複算是同期推出的縣際競爭制度的奇蹟。這些我都寫過。我也曾提及,有了這些基礎,2000到2007這八個年頭,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冠於人類歷史。問題是2008年初,北京推出我曾經大聲反對過十多次的新《勞動合同法》。這裏要說的,是2007年美國出現了災難性的金融風暴,而這風暴沒有禍及中國,是因為中國推出幾萬億搞基建。 經濟學者一般不讚同近於凱恩斯學派的政府花錢的行為。可幸的是這些基建項目早就打算要造,有了策劃,而中國的優勝處,是這些項目做得快,也做得好。究竟這些項目的直接收費回報是否合算,我找不到數據,但間接的回報卻大有可觀。這是帶起了很多地區的地價,解決了這些地區的財政困難,也疏導了人口的分布。 中國今天是天下第一大經濟嗎?我...

    在上述的約束下,我認為衡量中國的經濟實力要採用費雪(Irving Fisher)的財富算法。國民收入的算法基本上是凱恩斯的。費雪的算法則是先把預期收入折現為財富,而財富乘以利息率就是一個穩定的川流收入。我的深交弗里德曼當年就憑費雪的財富與一個穩定的川流收入,1957年寫成《消費函數理論》那本書、1976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理論的主旨淺得五歲小孩也明白:市民的消費是基於他們的財富或預期的川流收入,而不是基於他們的實際收入的。弗老的天賦名不虛傳,是源於他能用可以看得到的數據來證實該理論。 個人之見,是費雪的經濟學水平比凱恩斯的高出很多,而前者的思維的清晰是經濟思想史僅見。費雪之見,財富(wealth)是預期收入的折現。因為將來或預期的收入高低不平,財富則變為年金收入(annuity incom...

    說起來,這裏涉及的土地價值觀是源於上世紀70年代,我和幾位經濟大師研討所得的。樓價上升主要是源於地價上升,而地價上升跟人口的增加可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好比中國的人口歷來都是那麼多,但80-90年代的樓價不值錢。深圳的樓價上升遠比上海的來得遲,大約起於2006年,到今天14年上升了約八倍。 可以這樣看吧。勞動力的回報是工資,資金的回報是利息。知識的回報跑到哪裏去呢?當年我們想到的答案,是跑到地價那邊去。是的,當年大家同意的看法,是二戰之後,先進之邦的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一般而言遠高於其他資產的投資,是源於科技知識的增加的價值,累積到永遠存在的土地那方去。人會謝世,樹會凋零,但知識與土地是永遠存在的。

    這其中涉及到的是我創立的、帶點新意的倉庫理論。土地(或房地產)無疑是財富累積的一種倉庫。這倉庫可容納的上限,是預期收入以利息率折現的上限。經濟學的傳統,在財富累積的理論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是預期收入到了土地可以容納的上限,國民收入再增加,花不掉的積蓄不知放進哪裏去。這是為什麼十多年前我提出一個倉庫理論,其中指出,收藏品因為沒有收入的約束,其市值沒有上限,因而可以用作一個沒有上限的財富累積的倉庫。從收藏品的價值變動看中國的經濟增長,幾類受寵的收藏品,其最高的升值速度也是2000到2007這八個年頭,上升了約20倍。 中國是地球上的第一大經濟嗎?從財富的角度看絕對是。15年前,上海房地產之價約美國加州矽谷的一半,今天約矽谷的一倍。也是今天,中國的高樓大廈隨處可見,遠多於美國的。這也是代表著財富的高...

    令我感到遺憾的,是中國的大學制度辦得不好,導致無數的聰明腦子得不到適當的指導與培養。這方面的不足,以及需要怎樣改進,我已經在《科學與文化》一書內解釋清楚了。 北京的朋友還需要做的和一定要做的,是把人民幣推出國際,而與此相連的是解除外匯管制。這些工程不會容易,牽涉到不少問題,需要怎樣處理我在其他文章解釋過了。 用財富的總值排列經濟整體的高下,中國超越美國相當多是沒有疑問的。從基建投資帶起舉國地價上升這角度衡量,我的大約估計,是中國的總經濟超越美國,始於2012年。如果沒有2008年初推出的新《勞動合同法》的左右,這超越是不需要有基建的大興土木的協助的。 今天,因為新冠病毒對美國的禍害遠較中國為甚,疫情過後中國的總經濟可能拋離美國了。如果北京的朋友能接納幾年前我提出的11項建議,此「拋離」也,勢...

  2. 2021年6月29日 · 「年輕的我」專注在自己的優勢上,找到自己的「天賦」,選讀商科學習,讓自己在適合、有興趣的範疇內專攻學習,學習愈是深入廣泛,就能擁有比別人更強的競爭優勢,把它做最大的發揮。 學習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它貫穿了人的一生。 大學畢業後,那張畢業證書,並未成為張博士學習的休止符。 他明白只靠過去的一點知識,想在未來的歲月中活得更好,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所以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 過去和現在都不能代表未來,必須通過學習和努力才能實現夢想。 張博士勉勵小六同學,離開小學才是一生學習的開始,通過自我投資,我們不斷發掘自身的潛能,學會正面思維,抱著主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走向成功和幸福,創造無限可能。 在資訊爆炸的知識社會,張博士認為今天的年輕人要適應變化,應具備多種才能,隨時學習新的技能,發展成一個「通才」。

  3. 2023年11月16日 · 張五常書室. 希克斯的大蕭條理論可以協助今天中國的經濟. 作者: 張五常. 2024-01-11. 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3年前我見到上海空置的寫字樓無數。 當時上海據說有38個新的商場,其中有37個是空的。 商場我沒有考查過,但寫字樓的大量空置卻非常明顯。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張五常書室. 從佛利民的消費函數理論看中國今天的經濟情況. 作者: 張五常. 2024-01-04. 我在這裏要說的,是樓價普遍地下降了。 要怎樣解決上述的問題呢? 讓樓價自由浮動,當然是對的,而北京的朋友顯然也正在這樣做。 但要怎樣刺激經濟? 我則認為作為過渡性的處理,中國的通脹率可以去到6%。 張五常書室. 論衣食住行. 作者: 張五常. 2023-11-16.

  4. 2019年2月16日 · 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卻是對工作充滿熱情,不計成敗的人。. 成功沒有捷徑,熱情與毅力是通往成功唯一的途徑。. 作者: 洪 蘭. 2019-02-16. 心有靈犀. 標籤: 人生的目的 成功 毅力 熱情 萊德曼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萊德曼 ...

  5. 2020年10月23日 · 若我們在稍緩一下的時候,利用人的四個天賦本能 自覺、想像力、良知及自主意志才作出決定及回應,結果可以是完全不同。 要緊記選擇在我們的手裏,每一個回應你都可以選擇,不一定要只按即時的情感作出回應,而錯失了更好的方法。

  6. 2017年7月8日 ·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三、與勤奮的人為友. 一個勤奮的人,很大程度上會是一個有福的人。 勤能補拙、一勤天下無難事、業精於勤荒於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