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8日 · 23. 民主派初選案續審立場姐姐之稱的被告何桂藍今午18日繼續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作供她認為時任中聯辦主席駱惠寧並不太理解香港的立法會制度誤以為取得否決權便等於奪取了管治權她指議員的職能最多只能建議是無阻政府推行政策的何又認為中央不會容許民主派在立法會得過半議席然而在2019及2020年的民氣民主派取35+」並非無可能。 但她認為若中央認為民主派有機會取34席:「都一定會做嘢。 」而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取消選舉。 何桂藍供稱,取得否決權不代表奪取管治權。 (盧翊銘攝/資料圖片) 代表何桂藍律師以《香港01》2020年3月25日刊出,題為 【基本法30年】譚耀宗:倘泛民議會過半觸發憲政危機 中央勢出手 的專訪報道作提問,並指文中有提到:

  2. 2023年7月19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初選案十三)|何桂藍稱參選只為延續社運精神 無想過進入議會. 撰文:郭顥添. 出版: 2023-07-19 00:05 更新:2023-08-11 17:30. 泛民35+初選案已審訊逾80天,繼曾出選港島及九龍區初選的被告相繼出庭自辯後,有「立場姐姐」之稱,曾參與新界東初選的女被告何桂藍亦出庭自辯,她透露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留意到內地社會上有不公義的事,對抗爭的人有一份關懷,亦不怨恨中國或中國政府。 她回港後當過記者,但2019年後她不想再做下去,但又想這場社運延續下去,便想到參予選舉,把社運精神帶入選舉,但她澄清,只是選舉而不是立法會,因為她並無想過會進入議會。 聆訊第86天 何桂藍稱對中國無怨恨 早打算做記者至坐監.

  3. 2021年9月9日 · 何桂藍昨日原本由大律師鄒幸彤代表惟鄒因其身兼支聯會副主席的身份涉拒向警方提交會方的資料昨日早上被捕何昨出庭時已改聘另一名大律師郭憬憲代表何認為公眾有知情權認為報道不損其利益. 法官杜麗冰在判辭引述何桂藍的陳詞指何認為公眾有權知道在涉及國安法的保釋申請包括法庭的觀點等認為撤銷傳媒報道限制符合公義。 何亦認為,撤銷傳媒報道不會對她構成任何損害。 官強調法庭並非閉門處理. 惟杜官指,法庭有責任保障日後審訊公正,並舉例指,若日後何更換律師,原本代表她的律師在申請保釋中的陳詞,或會妨礙其新聘律師的辯護。 對於何桂藍的律師在書面陳詞和庭上陳詞,均指申請保釋是閉門進行,杜官直指說法不正確。 杜官昨處理案件時,著何的律師看看法庭內的公眾席,以及法庭外的廣播,何的律師最終收回說法。

  4. 2023年7月19日 · 初選案何桂藍稱參選是想把社運精神帶入選舉 無預期會進入議會. 撰文:朱棨新. 出版: 2023-07-19 15:44 更新:2023-07-19 18:46. 民主派初選案今19日於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續審立場姐姐之稱的何桂藍繼續作供她承認屬抗爭派但不認為其選民比較」,更稱她在連登討論區也曾遭狠批更被指稱是小麗老母2.0」。 何又稱,她在2019年的社會運動後,不想再做記者,但想運動延續下去,便想到參與初選,把這場社會運動的精神帶入選舉,她又強調只是帶入選舉而非議會,因她無預期會進入議會。 何桂藍稱她參選只為想把社運精神帶入選舉,並無預期會進入議會。 (資料圖片) 立會過半會引發危或機要視乎當權者反應.

  5. 2023年7月18日 · 何桂藍作供時透露她2008至2012年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主修外國語文及文學系。 她稱因清大想收港澳台學生,會降低要求,並有獎學金。 當時亦要修讀毛鄧三」,即鄧小平及三個代表等政治課程但她否認因而對中國政治制度有理解因同學們都可出貓過關。 何又稱,她對中國政治的認識,主要來自微博,而她在北京時,亦是中國公民社會發展最蓬勃的時候。 見最優秀的一群都想著走覺可悲. 何又稱,她對內地並無不滿,惟她在清大讀書時,留意到身邊的同學,有八至九成都是一入學便準備將來去美國升學,她當時想,當時已在中國最好的大學讀書,為何最優秀的一群都想著要走,覺得很可悲。 她亦察覺在微博及北京民間所見到的是另一回事。

  6. 2023年7月25日 · 何桂藍稱她在帖民提武鬥是想指民主派履行職責時若遇暴力阻撓不應屈服於暴力。 (資料圖片) 帖文曾提武鬥. 此外,何於2020年7月9日的一篇帖文中,亦附有一張相,相內有一名議員遭多名保安圍著。 何解釋相中議員想向主席表達意見,主席「熄佢咪」,他嘗試走向主席,遭多名保安圍著。

  7. 2023年7月28日 · 控方盤問何桂藍時指何早前供稱在初選新東第二次協調會議時仍未就否決預算案用積極的用字達成共識立場新聞於2020年5月的一篇文章卻指眾人在協調會已達成共識。 控方質疑文章說法屬實,何不同意文章說法,亦不同意當時已有協定。 何桂藍稱她覺得五大訴求最重要是雙普選,若能達致,其他都可以慢慢解決。 (資料圖片 / 盧翊銘攝) 後期已少說攬炒改稱破局. 控方續問,何早前稱2020年5月時「攬炒」已發生何說,她對「攬炒」看法,與2019年社會運動參與者不同,她認為「攬炒」不是目標,而是不惜付出代價的心態,因此在她的角度:「攬炒無話完唔完。 」她又稱,同年6月起她已不再常用「攬炒」,改用「破局」字眼。 否決預算案也不會迫到政府回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