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5日 · 2020年初陳方安生再邀請李宇軒及陳梓華就當時在香港發生的示威活動交流意見約半小時2019年12月李宇軒前往美國與所謂的香港民主委員會」(HK Democracy Council)創辦人朱牧民、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Todd Young及Ted Cruz會面,李宇軒向朱牧民傳送制裁名單。 陳梓華提醒李宇軒善用機會在美國建立網絡游說美國對中國及香港特區實施制裁。 此外,因李宇軒懂日語,亦主責「日本線」,也是唯一可編輯IPAC網站及Antinsl.org網頁的人。 Antinsl.org網頁曾上傳英文、中文和德文文章,內容涉及「譴責」香港國安法,並請求對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官員進行制裁。 讀文匯報PDF版面.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2. 2024年5月9日 · 2019年11月. 「重光團隊」舉辦所謂的「監選團」來港「監察」當年的區議會選舉,邀請包括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David Alton)及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 完成監選李宇軒和陳梓華到尖沙咀一間酒店與奧爾頓和裴倫德見面李柱銘陳方安生也到場與各人交流協助李陳二人擴大社交網絡。 2019年11月13日. 陳梓華獲邀參加在黎智英何文田大宅的飯局,時任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民主黨前副主席李永達及前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在場。 黎智英當時談到自己對「勇武派」的看法,擔心「搞出人命」會「失去道德高地」及「國際支持」,席間再次要求陳梓華聯絡所謂「勇武派」領袖,並說服這些「勇武派」領袖保持「克制」。 2019年12月.

  3. 2021年9月25日 · 陳方安生等人請求美國政府制裁香港乞求美支持香港反對派組織反修例運動美方並安排上述人員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麥凱恩研究所傳統基金會等機構演講為他們兜售港獨主張散播政治謊言提供平台和支持

  4. 2024年3月23日 · 2024-03-23 04:11:00 香港. 李宇軒作供指陳方安生要求交代抗爭路線圖及最終目標.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力危害國安案昨日踏入第五十一日審訊控方證人、「12逃犯之一的李宇軒繼續作供稱他和陳梓華及攬炒巴劉祖廸確認各自在重光團隊中的分工後他自己繼續國際游說」,其間他在香港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見過三次面包括當時英國駐港總領事邀請他和李柱銘陳方安生等反對派人物會面收集他們對香港時局的看法。 之後,陳方安生單獨在辦公室見李宇軒和陳梓華,要他倆交代「抗爭路線圖」及最終目標。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婷.

  5. 2024年3月22日 · 李柱銘陳方安生為座上客. 李宇軒供稱當日監選成員分成不同組別到港九新界監選」。 監選團活動最後一日或翌日早上他作為重光團隊香港故事的代表與奧爾頓英國保守黨成員及跨議會聯盟IPAC聯絡人裴倫德李柱銘及陳方安生在W酒店開會在會上他與李柱銘和陳方安生請求與會者關注香港情況。 李宇軒確認招待「監選團」費用共約55.2萬港元,由「G攬」眾籌費支付,瑞典及丹麥成員則自費。 李宇軒解釋,當時他的戶口僅餘26萬元,故向陳梓華求助稱「可能唔夠錢」,最後由黎智英助手Mark Simon在2019年11月21日向他轉賬50萬港元作為墊支。

  6. 2024年1月19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婷)控方昨日庭上展示從黎智英手機所檢取的WhatsApp對話訊息,內容為2019年至2021年,黎智英及張劍虹之間的通訊紀錄。 控方指2019年3月黎智英曾將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美國時任副總統彭斯會面的相片轉發給張劍虹問張知否黎智英的目的。 據張劍虹供稱,黎智英當時指這是「重大新聞」,吩咐張劍虹「用這個新聞做到最大效果」,又指黎智英再向他轉述美國駐港澳前總領事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的訊息,提議將該新聞做到「最大效果」。 黎轉美前駐港總領事訊息 要做到「最大效果」 張劍虹解釋「最大效果」的意思,即是在新聞上「做到最盡」。

  7. 2024年1月28日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干犯香港國安法案,就一項串謀刊印複製煽動刊物罪及兩項勾外危害國安罪受審。 控在1月2日正式宣讀開案陳詞,至1月17日,控「從犯證人」、時任壹傳媒行政總裁及《蘋果日報》社長張劍虹開始接受控主問。 香港文匯報記者整理控和張劍虹供出的案情,揭露黎智英如何透過《蘋果日報》平台,勾結外國政客搭建危害國安的反華「舞台」。 據張劍虹庭上供稱,對外,黎智英涉嫌串謀所謂「重光團隊」,主打三條「國際線」乞求外國「制裁」,並推出英文版《蘋果日報》唱衰中國,謀求美國干預香港事務及採取敵對行動;對內,黎智英涉操盤《蘋果日報》煽動反政府情緒、吹捧「勇武」及煽惑上街遊行。 黎智英不僅是最高指揮和最終決策者,也出錢、出謀及親自上陣游說美國「制裁」中國和香港特區。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