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1月27日 · Watch on. 一、「 FRAMED 」 :框架,打開漫畫書拯救主角. 所謂的「 FRAMED 」 ,可以翻譯成「框架」,這代表了遊戲看起來的面貌就像一格一格的畫面分鏡。 這款遊戲初玩你會誤以為他是解謎遊戲,也確實有益智成分,但我認為這不是這款遊戲真正的核心,他真正的精髓其實是讓你成為「作者」的魅力。 我們看漫畫時,會不會想說:「如果這時候主角這樣逃跑就好了啊! 」那麼在這款遊戲裡,玩家將成為作者,進入漫畫世界、調整畫格、改變故事順序,這樣與眾不同的玩法,可以帶來一次新鮮的遊戲體驗。

  2. 2014年11月23日 · 作者: Esor Huang 11月 23, 2014. 唯一可以讓我每次都堅持到破關,甚至等待新關卡更新的塔防遊戲,目前只有「 Kingdom Rush 」系列,而且無論是建立基本奇幻塔防風格的第一代「 Kingdom Rush(王國突襲保衛戰) 」;或是加入英雄角色扮演機制、動畫音樂大幅精進的第二代「 王國突襲:邊境之戰( Kingdom Rush Frontiers ) 」;還是其實玩法上完全延續前兩作,在前幾天推出的第三代「 Kingdom Rush Origins (王國突襲:起源之戰)」。 「吸引我玩到破關」,這是我對一款遊戲最高的讚譽(當然,除非有些遊戲沒有所謂的破關)。

  3. 2016年11月1日 · 「文明帝國」系列遊戲之所以會讓許多玩廢寢忘食,而且成為超越所有策略遊戲的經典之作,就在於她的所有機制都計算精密,所以每一個環節之間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有優劣影響,甚至幾乎沒有無用的設計。 這樣的遊戲性優點,簡單來說就是「平衡」。 平衡? 看起來好像是一點都不好玩的一個詞? 但其實「超級平衡」的遊戲最好玩,而且會讓我們深陷其中,耗掉最多時間,為什麼? 「文明帝國 6 」本身擁有足夠平衡的機制,這樣玩的算計才有意義,有了意義,也才有每一個都想試試看的樂趣,以及每一個都不能隨便試試看的挑戰。 要不然像是有些策略遊戲裡只要打仗,內政外交無意義,那就少了許多精密計算的韻味,一但少了韻味,遊戲樂趣就消失得快,難以成就經典的精神時光屋。

    • 獨立
    • 軸線
    • 製作
    • 誕生
    • 認同
    • 小結

    「Indie Game: The Movie」主題描寫獨立遊戲,而其自身也是一部獨立製作的電影,並且很具實驗性的採用了「Kickstarter」網路集資模式,在電影開始製作前從Kickstarter募集到了40%的所需資金。 如同電影裡遊戲開發者提到的,數位通路的崛起,讓獨立創作者成為一個更具有可行性的任務,而且能夠擺脫大型企業資金的掌控,使創作者有機會製作出真正個人化的作品,並且,獲得某一部分圈子的認同。 電影的最後,「Braid」製作者Jonathan Blow的總結是這部電影最好的註腳,他大概的意思是說,在大公司、大企劃、大市場策略下所製造的作品通常為了符合最大多數人的喜好而被磨去了所有菱角,但獨立遊戲製作者們或許做出來的作品有缺陷,然而這樣的作品正是代表了他們個人與世界的對話。 於是...

    「Indie Game: The Movie」電影的主軸是三款獨立遊戲的製作者,這三款遊戲都是赫赫有名的成功作品,分別是可以看做是獨立遊戲崛起標竿之一的「Braid」、在XBox商業平台上衝出創記錄成績的「Super Meat Boy」,還有五年磨一劍,在2012年上旬終於順利推出的「Fez」。 電影拍完時,Fez甚至還未推出,正在進入最痛苦的最後掙扎階段。 而電影巧妙用這三款不同時期的作品,來組合出一個獨立遊戲製作的完整輪廓。電影把三個故事用平行剪接的手法,三個代表不同遊戲階段的故事彼此穿插,讓之間產生一些對比的寓意。 在電影裡,「Fez」代表遊戲製作中還無法順利生產時的困苦地獄,「Super Meat Boy」的訪談則偏重於呈現出遊戲即將誕生之際的焦慮、期待與回眸,而最早成功的「Brai...

    Fez的設計者Phil Fish在電影裡彷彿一個搖滾明星(可能有一點點過於誇飾的電影手法存在),很有社群網戰電影裡的臉書創辦者的味道。 在這個創作最艱難的製作期裡,電影呈現出創作者那種孤傲、偏執,被各種創作外部的意外所折磨,但又對自己的作品堅持不懈的態度。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在2011年PAX會場上,Phil準備展示經過了四年潛沉的Fez最新試玩版,但這時候Phil同時面臨著外部合約問題尚未搞定的煎熬,在會場上也要面對試玩者出現的各種BUG,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夠被人認同,但眾多的意外卻不斷潑上冷水(幸好,今年終於上市的Fez證明確實是款好作品)。

    而「Super Meat Boy」的開發者Edmund McMillen和Tommy Refenes相隔兩地遠端合作,電影在這個部分很有意思的去拍兩位創作者彼此不同的家庭背景、童年經驗,以及這些人生觀如何被注入在他們的遊戲作品當中。 藉由「Super Meat Boy」,電影似乎想要探討創意的本質其實並不是什麼天外飛來的靈感或任何華麗的東西,作品的意義其實就只是創作者個人與人生的表現,是創作者與世界對話的管道。這個概念,在電影裡同時透過三個作品的創作者反覆強調。 電影在拍攝「Super Meat Boy」兩位創作者在面對遊戲上市後的意外失誤與成功喜悅時,以比較冷靜的手法,去拍出他們當下如何面對的情緒和想法,那種像是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相信是每個創作者一定都經歷過的歷程。

    關於「Braid」這部算是老大哥的作品,電影著墨比較少,但卻是最能畫龍點睛的部份,因為電影讓Jonathan Blow擔任獨立遊戲精神的講評者,不只講一個獨立遊戲如何開始運作的契機,也講創作者面對這個作品的真實心境。 其中很關鍵的一段是,Jonathan Blow描述他會去查看各種網路上對於「Braid」的評論,但即使這部作品如此叫好叫座,Jonathan Blow卻還是感到挫折,因為他從各種評論中,發現很多人都只講到表面(即使是好評),而沒有講到這個作品真正想要傳達的核心。 Jonathan Blow代表的就是一個創作者對待作品最赤裸裸的情緒,那種在意、思索、期待,尤其是期待透過作品與世界對話的想法,講出了創作者之所以要創作的初衷。

    「Indie Game: The Movie」或許不能讓你學會怎麼創業、怎麼做遊戲,但可以在兩個小時的故事中,讓你重新思考、對照自己的創作者心路歷程。 而如果單以這部電影的製作品質來看,畫面精美是不用說了,下載電影後,還附帶一些沒有放入電影中的額外獨立遊戲者採訪,內容是更豐富的了。 並且也有附帶中文字幕,雖然,(我購買的Steam版)中文字幕有一些常出現的文字替換錯誤,但基本上不影響觀看感受(這個錯誤已經更新修正了!),仍然值得大家一看。

  4. 2014年10月27日 · The Silent Age ,沉默年代、無聲年代,是一款在 Android 與 iOS 上推出的傳統推理解謎冒險遊戲 ,沒有刺激的聲光動作,但是有精緻的音效、細膩的畫風,以及用心打造的謎題,帶著我們回到70年代、回味經典玩法,在兩部曲全長約 6~10 個小時的遊戲時間裡,跟隨主角進行一場 40 年的科幻時空穿梭之旅,在我們的現在與主角的過去之間,拯救被意外毀滅的世界。 是什麼原因,讓 2014 年不是現在的我們所知道的樣子? 是怎麼樣的因果循環,讓 2014 年的世界是一片斷垣頹壁? 來自 1970 年代的主角,將為我們解開這麼謎團,並且,幫助我們把世界回復原貌。 然而,當復原到我們所熟知的 2014 後,真的是一個更好的年代嗎?

    • 林家謙1
    • 林家謙2
    • 林家謙3
    • 林家謙4
    • 林家謙5
  5. 2016年10月15日 · 「深讀」,是藉由書本上的文字,但打破書本上的文字,去跟你想像的某個作者對話,了解其背後的思考、行動方法是什麼。 有時候我會很快就抓出這個核心脈絡, 這時候「深讀」的技巧反而會「幫我讀得更快」 ,因為掌握這個脈絡,作者的各種理論變化都能更容易閱讀吸收。 相反的,如果「一開始沒有深讀」,很有可能愈讀愈慢,但收穫不多,畫了愈多重點,但每次遇到新章節都要重新花很多腦力去理解「正面的」意思,這都是因為沒有先掌握「背面脈絡」的關係。 你可以補充參考我的資料整理法,也是一樣的邏輯: 活用資料庫的資料收集法:試試加上這四個關鍵步驟! 二、反芻不是讀懂他:更需要賦予你的創造. 接著我有一個基本的設定,就是我對「真的知道作者在想什麼」、「這段文字真的在表達什麼」沒有太大的堅持! 咦?

  6. 2010年6月16日 · 今天介紹的「Zelda II FPS」則是改編自二代作品:「林克的冒險」,原作是一款23年前的橫向捲軸動作解謎遊戲,而Michael Johnston利用Unity遊戲引擎,將原作中第一大關卡的世界風貌、機關場景、怪物敵人與解謎情節, 通通以 3D第一人稱方式 去蕪存菁的呈現出來 ,設計者說這只是他的第一款3D遊戲練習作品。 Zelda II FPS:http://3dnes.blogspot.com/ 需要先下載安裝Unity Web Player:http://unity3d.com/webplayer/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