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5日 · 養和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炳榮醫生指出,「時間」對於中風治療十分關鍵,愈早接受治療會愈好。他解釋,中風後短時間內部分細胞仍未完全壞死,若合適的缺血性中風患者能及時注射溶栓藥物或施以取栓手術,則可能救到未壞死的腦細胞和功能。

    • ■ 痛風只是腳趾痛?
    • ■ 少食海鮮為何仍中招?
    • ■ 抽血驗尿酸不能作準?
    • ■ 痛風藥 急性慢性大不同?
    • ■ 戒口足以控制病情?

    問:痛風有什麼徵狀? 郭: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疾病,患者因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尿酸在關節積聚,成尿酸結晶體,關節因急性發炎而紅腫、劇痛,受影響位置常見於大拇指、腳趾等遠端關節,有時亦可引起發燒、疲倦等徵狀。患者以40歲以上、常飲酒、少運動的男性為多,可能同時有三高、肥胖、中央肥胖等問題。尿酸乃嘌呤(purine)分解後形成,嘌呤可由身體製造或從食物中攝取。 正常情况下,尿酸可由腎臟排泄,但當嘌呤代謝失常令尿酸於身體積聚,則會出現尿酸過高。若情况惡化,患者不單一個關節受累,可能影響其他關節,如腳踭、手指、手腕、膝關節,嚴重個案可能因尿酸沉積在腎組織而形成結石,或出現急性尿酸腎病,影響腎功能。

    問:痛風發作有什麼風險因素? 郭:患者體內尿酸水平過高,或者因腎臟無法排走尿酸所致,飲食是其中的風險因素。進食太多高嘌呤食物,例如動物內臟、紅肉、貝殼類、某些魚類(沙甸魚、吞拿魚、鯖魚等),飲品如酒精、果糖飲品都有可能引發痛風。而服用維他命C、適量咖啡,可能會降低尿酸。 另外,高尿酸跟遺傳基因、疾病等因素有關,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中央肥胖等都與痛風有密切關係,痛風亦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併發症,如腎病、牛皮癬患者、曾接受腎臟移植人士,尿酸可能會較高。此外,痛風病人如服食某俗稱「去水丸」的降血壓藥、阿士匹靈,都可能引發痛風發作。

    問:如何診斷痛風? 張:最準確方法是以針刺入發炎關節,抽取關節液,若經顯微鏡檢測發現有尿酸結晶,可確診為痛風。但患者多於小關節發病,未必能抽取關節液檢查。這些情况下,醫生會透過臨牀檢查,從病徵上判斷是否急性痛風症發作,典型病徵乃影響大拇指、大腳趾關節或其他遠端關節,最初可能是單一關節,而疼痛程度可能於一兩日內已變得很嚴重。 除臨牀病徵外,亦可抽血檢驗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如尿酸濃度高,則有更大可能患上痛風;但並非每個痛風患者的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驗血檢查僅作輔助,不能作準。此外,亦可透過影像檢查輔助診斷,X光檢查可能會發現痛風患者關節出現特定的破壞模式,如有這些情况,對診斷亦有幫助。

    問:痛風有急性、慢性之分,分別如何治療? 張:治療痛風症,一般分為急性、慢性兩個階段。針對急性痛風發作,治療目的是控制炎症,減輕關節紅腫痛。視乎病人身體狀况,由醫生決定用藥種類及劑量。 1.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若病人本身腎功能較差、有心臟病,藥物可能增加腎臟負擔或心臟病風險 2. 秋水仙鹼(colchicine):有病人服後腸胃不適,作嘔作悶及肚屙 3. 類固醇:有口服及針劑形式,針劑注射在肌肉及關節內;病人或擔心類固醇有風險,但治療急性痛風,療程約為5至7天,短時間內使用相對安全 4. 生物製劑:若以上一線治療未達效果,會考慮針對抑制介白素-1這發炎物質的生物製劑,可有效處理急性痛風發作,副作用較小 至於治療慢性痛風症,則着眼於控制身體的尿酸水平、減低痛風發作的風險。如患...

    問:痛風患者必須嚴格戒口? 張:研究顯示,患者嚴格戒口,大致可降低整體尿酸水平10%至15%。但要長遠降低尿酸水平,戒口不足以控制病情,患者應考慮藥物治療,減低痛風症發作,亦可保護腎臟,降低腎功能衰退風險。如果患者的痛風與其他疾病有關聯,如本身有銀屑病、腫瘤,控制根源病情亦有一定幫助。 戒口對減低急性痛風發作有幫助,但不用戒得過分嚴苛。研究顯示,酒精、紅肉、內臟、海鮮這些高嘌呤食物對痛風發作影響最大,相對植物嘌呤如蘆筍、豆腐、菠菜雖嘌呤水平偏高,但引發急性痛風機率遠低於動物嘌呤,可適量食用。病人若盡早以有效藥物治療長遠控制病情,戒口方面可稍為放寬,於飲食上提高生活質素。 文:吳穎湘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知多啲:痛風為何「重男輕女」 ? 屬關節...

  2. 2023年11月6日 · 有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提醒,小中風是一個重要的危險信號,事關在高危的「小中風」病人群組中,會有高達兩成在3個月內發生「真中風」!. 若突然出現劇烈的頭痛,痛楚有如五雷轟頂般,或 頭暈 至感覺天旋地轉,或可能是中風引起的徵狀,應馬上求醫 ...

  3. 2023年2月7日 · - 明報健康網. 【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07/02/2023. 壓力, 失眠, 情緒, 情緒病, 情緒診所, 抑鬱, 焦慮, 精神健康, 精神疾病, 精神科. 分享此內容: 7港人中1人出現不同程度精神健康問題 情緒問題普遍. 身心感安全環境 有助復元. 理解情緒背後需要. 個案:童年陰影+工作壓力 不受控暴怒. 童年痛苦未得到照顧. 重建安全環境減傷害.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明報專訊】每7個香港人,就有1個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 大量研究證明,除了專業治療,遠離持續而超出個人承受能力的壓力環境,讓患者在身心感到安全的環境下生活,復元才更理想;而家人、伴侶或朋友,亦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4. 2017年9月25日 ·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S33藥物濫用者輔導服務中心主任新健指出,搖頭丸早年隨派對熱潮興起而大熱,但隨警方掃蕩派對及的士高場所開始沒落,同時有新毒品的興起,搖頭丸已經沉靜一時。 他估計今次大型音樂節,吸引了當年曾熱中於派對的人士參與,但這些人現時已甚少濫藥,卻因為這次活動,以為偶一為之不會有大礙,但即使服用與過往相同的劑量,身體也受不了。 另外,相信有些人是首次吸毒而出事,加上當日天氣酷熱易脫水,因而多人不適。 不少人對搖頭丸等毒品存有錯誤觀念,認為比較海洛英或白粉,這些毒品對身體傷害較小,不容易上癮……新健逐一拆解。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未即時覺察生理變化 累積更多問題. 謬誤(1)偶一為之,次數不多,不會上癮,傷害性低。

  5. 2020年10月27日 · 27/10/2020. 眼疾問題, 眼科, 眼科專科, 養和醫院. 人人都知道眼睛和視力有多重要,但懂得好好保護和認識這對靈魂之窗卻並非很多人做到。 早於1980年成立的養和醫院眼科部,創立初期原來僅得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一人坐鎮,由治療、驗眼至配鏡都要「一腳踢」,時至今天已擴展至16名眼科專科醫生,各展專科所長的同時,整個過百人團隊更同步實踐3T:悉心教學(Teaching)、團隊精神(Teamwork)和互相信任(Trust)的核心價值,與港並進。 瞬間走過40年,人才和醫療儀器的不斷發展下,對一些過往隨時有致盲機會的眼疾患者來說,帶來了什麼曙光呢? 文:謝美芳 協力:Jovy、夏穎欣. 攝影:陳國良、黃永昌(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

  6. 2018年1月11日 · 11/01/2018. 中風, 中風後遺症, 爆血管, 血管堵塞, 養和特稿. 分享此內容: 中風是香港第四號殺手,每年有超過2萬人中風,導致約3000人死亡。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提醒,中風會破壞神經系統,後遺症是影響病人的活動、理解、說話及吞嚥等能力。 建議病人抓緊病發後首年的「復康黃金期」,透過密集式復康訓練,有助預防併發症及改善活動功能,重投正常生活。 根據1996年發表的哥本哈根中風研究,指出中風後首3個月是復康的黃金期,故此以往一般的復康治療,只着重在病發後三個月進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