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25日 · 主張殷周之際思想發生了變革,最主要的證據有三條:第一,認為周人提出了「天」觀念;第二,認為殷代沒有「德」觀念,是周人創造了這一範疇;第三,認為殷人重鬼神,周人重人倫。

  2. 殷周時代的「天」觀念是對以至上神上帝為首的神靈世界的泛稱,它反映了一種抽像的神統意識和天命思想,具有泛宗教的理性傾向。 三、殷周之際「天」觀念飛躍發展,並居周代思想主流。

  3. 2010年8月4日 ·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項梁叔侄殺會稽太守殷通響應,任張楚政權上柱國(上柱國, 原楚國置,是統領軍隊的最高將領),渡江西進,屢勝秦軍。 陳勝死後,項梁聽從軍師范增之計,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

  4. 2015年7月31日 · 殷周思想的突出特徵是上帝信仰。 上帝是倫理道德的立法者,是社會的主宰。 上帝的這一特徵與古代巴比倫的「伊斯達」(Ishtar)相同。 伊斯達是古巴比倫的「萬都之王」,人們這樣向他祈禱: 「伊斯達,眾神之神,萬都之王,全人類的主宰; 你是地上的光,天上的光,月神的愛女……; 啊,聖女,你有著無邊無際超乎眾神的法力; 你所作的一切判決都公正無比,你的意旨就是法律。 」 [5] 周代的人們則這樣贊頌上帝: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羨;…… 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5.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6. 2023年6月28日 · 黄河水患,始見於周定王五年。 此乃 河 北岸的 衛國 為 狄 所滅,農田水利失修以後應有的現象。 以後 魏文侯 居 鄴 , 西門豹 、 史起 大修水利,這一帶依然是樂土。

  7. 2015年2月3日 · 一 「層累說」的建構. 考察顧頡剛先生提出「層累說」的《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一文,不難發現,顧先生的基本思路,是根據古書篇章的年代先後,編排史料的先後,以之作為古史層累的先後順序,這遵循的是胡適先生所謂「歷史演進法」。 顧先生此文的核心,是根據《詩經》所保留的商周史詩,探索商周史的開端。 顧先生有商周不同源之意,同時又指出「禹」是商周的共祖。 不過顧先生認為禹本來是神(西周中葉的《長發》),後來(魯僖公時的《閟宮》)才成為有天神性的人,是商周共同追述者,是歷史的開端,那時並沒有黃帝、堯舜。 這是一個很獨特的觀點! 接下來,顧先生指出:「『禹』和『夏』並沒有發生了什麼關係」,「東周的初年只有禹是從《詩經》上可以推知的;東周的末年,更有堯舜,是從《論語》上可以看到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