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閱讀歷史:成化帝與萬貴妃. 明憲宗與萬貴妃. 這是一個明朝成化年間真實的宮廷愛情故事。. 女主角是萬貴妃 ,本名 萬貞兒 , 青州 諸城 人氏, 明憲宗成化帝 的寵妃。. 生皇長子(未命名)。. 男主角就是明朝第八代皇帝憲宗 ,或作 成化帝 , 為明英宗的長子 ...

  2. 2016年3月11日 ·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西元1130年~西元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遯翁等,徽州婺源 (今屬江西)人。 十九歲就考上進士,歷任同安主簿、南康軍知州等職。 寧宗時,因直言極諫,被誣去職,此後退居講學以終。 其學主敬以立其本,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乃宋代理學大師,儒學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易本義》、《大學中庸章句》、《論語孟子集註》 (二者合為《四書集注》)、《近思錄》等二十餘部。 語譯. 半畝大的池塘,清澈得像一面打開的鏡子,映照出藍藍的天空,和雪白的雲朵,一起在水中流連蕩漾著。 為什麼能夠保持如此清澈的水呢? 只因有活水源源不斷的注入啊! 賞析: 在這首詩中,他用一個隨處可見的景物,點出雋永的哲理。 詩中寫的是:

  3. 2021年3月10日 · 林師兄消文. 謂由總相覺悟:(通達勝義慧的意思)就是說由總相覺悟無我實性。 消文者按,此中「總相」由藏文དོན་སྤྱི། 譯出,《藏漢大辭典》p. 1305釋義云:「義共相。 概念共相之一種,但存在於思惟過程中之增益部分,即心中現起的外境形象,如思惟中所現抽象之瓶。 」義共相又稱義總。 故此是以概念或比量,也就是間接方式證悟無我實性。 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或者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 消文者按,此中「現量」由藏文མངོན་དུ་གྱུར་པ།譯出,其義為「能現起、現行」。 故此是以直接方式證悟無我實性。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這段本文簡要地闡釋通達勝義慧。 以上林師兄消文. 從勝解行地到佛地之間,有著不同層次的通達勝義慧,其具體內涵將在毗缽捨那章中講述。 (末學建議請詳細恭讀止觀初探)

  4. 2016年3月17日 · 編輯心得分享. 大 → 讀作泰。 大甲 → 商書大甲篇,是商朝賢相伊尹告誡大甲之言。 大甲為商湯之孫,太丁之子,太丁早亡,伊尹立大甲為君,大甲無道,顛覆商湯之典型,伊尹將大甲放逐於桐三年,待其改過、悔悟後,才再接回國都,伊尹告誡大甲曰:先王顧諟天之明命。 顧 → 常目在之也。 回顧也,觀照也。 觀照是入「實相德性」的作用力,你求道了,你有回顧、觀照這個 嗎? 佛曰:真如。 道曰:真常之「樸」。 有常無影山前對合同? 天理良心與你起心動念合同否? 諟 → 此,此處,念起念滅處,心田,方寸寶田,道曰:谷神 。 守玄不失這個 ⊙ 本心 (原心.愿心)。 天之明命 → 即上天所賦給我們的光明德性,亦即良知良能也,也是使命也。

  5. 2015年4月1日 · 一水四見.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我們通常把自己的痛苦,歸咎於環境不好或是對方的錯誤,都是因為搗蛋的孩子、不貼心的配偶、壓榨你的上司、不公不義的政府……,才會讓我不快樂,但真的是如此嗎? 佛經裡有「一水四見」的比喻:同樣的江河、溪流,人類看到是水;天人見之是琉璃;餓鬼所見為膿血;對魚蝦來說則是家。 你對所看到的作什麼解讀,就會映現你的心是什麼。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你是菩薩心,所見一切人就是菩薩;若是餓鬼心,就算讓你見到菩薩,你也看成是餓鬼。 你認為是極樂世界,它就是極樂世界。 所以關鍵是你的心,只要心能快樂,那麼不管身處何處,都是在極樂世界。 你可以懷疑我說的是否正確,但不妨親自體驗看看,當你悲傷難過的時候,即使去參加歡樂的聚會,難道就能忘掉所有的痛苦,變得快樂嗎?

  6. 2007年2月13日 · 我們那冤死的弟兄們(管仁健/著). 二十五年了,金門「二一三事件」發生至今已經二十五年了。. 戒嚴時代在金門服役過的弟兄,即使忘記了這件新兵在餐廳對同袍開槍的血案,或許也還記得連上主官吃飯要配手槍、餐廳門口要站武裝衛兵的規定 ...

  7. 卯年-『耿千歲』舊曆五月初七日,紅面無鬚文袍身頭戴四角金冠,紅色龍袍,制官司保佑其不受官司其擾,但必合情合理合法,即受保佑,生在泉州府同安縣,姓耿名字重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