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1日 · 在2021年上半年,全球任命的具有最高管理層經驗的CEO中,近三分之一(32%)曾擔任CEO、CFO、COO以外的職位。 當中獲任命的CEO中有12%曾經擔任過風險、戰略或技術主管,與去年同期(3%)相比顯著上升,另外只有18%的CEO有任職CFO經驗,低於去同期的24%。 企業任命CEO除了考慮其任職經驗外,跨行業經驗(Cross-industry)亦是重要因素。 調查顯示,澳洲和新西蘭擁有跨行業經驗的CEO為24%,其次為新加坡(19%)、香港(11%)及中國(9%)。 報告指出,香港CEO具有跨行業經驗的人數較去年增加接近一倍,反映香港不再是具備跨行業經驗CEO人數最少的地區。 此外,香港的CEO仍然高度國際化,超過四分之三的香港新任CEO為外地人(76%),遠超新加坡(29%)。

  2. 2020年6月1日 · 網絡媒體研究機構MarketCast去年底為《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千禧世代中大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意投資,但不知從何下手。 對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在網絡上學習金融知識更自在。 調查顯示,46%的千禧世代傾向在網站上學習理財,18%偏好靠社交媒體學到理財知識,僅25%會選擇接觸理財顧問等專業人士。 另外,38%的千禧世代表示會追蹤社交媒體上的理財YouTuber,而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中,只有16%會這樣做。 KOL與廣告產品的利益衝突. 但是,這些理財YouTuber獲取報酬的方式,可能帶來利益衝突等問題,例如替贊助商推薦他們的產品。 Ryan的網站列有免責聲明,說明若透過該網站的連結購買產品,他可能會拿到佣金,亦強調「僅推薦有幫助和有用的產品及服務」。

  3. 2022年1月20日 · 2021年年收入最高的TikTok網紅KOL,為年僅17歲的Charli D’ Amelio,她擁有多達1.33億追蹤者,是TikTok中最多追蹤者的網紅。 她去年收入多達1,750萬美元(約1.36億港元),除了有廣告贊助之外,她亦與姐姐Dixie D'Amelio合資開設Social Tourist品牌,並與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聯乘產品。 去年初品牌就與Hollister合作推出產品,而Hollister母公司的CEO Fran Horowitz指出,Hollister去年9月銷售額增長近10%,主要功勞來自Social Tourist。 另外,她亦有在串流平台Hulu推出節目,透過多個途徑吸金。

  4. 2021年3月22日 · 所以她對自己的目標是穩定地賺錢。 問到一畢業便踏上「搵快錢」之路,她笑笑表示:「我媽媽喺我未畢業時,已經同我講:『返工之後一定要畀家用,如果搵到1萬蚊就要畀5,000元。 』我聽到之後就諗:如果我返1份工得1萬,再畀一半家用,我咪自己唔夠洗? 細想一下,打一份傳統的工作實在難以維生。 」於是決定走一條不一樣的路,現時賺得多的1個月也會給予媽媽「花紅」。 記者︰陳玉蓮. =====. 緊貼最精準、最快的財經新聞資訊,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 畢業 股票 大學 財務自由 認股證 金融 食品 地產 YouTuber 全職. 請選擇文章. 我們訪問過2位80後投資理財YouTuber,她們都是在職期間考慮到個人的理財策略,作出與一般人不同的決擇,成功為自己帶來多元化收入,年紀輕輕就達到財務自由。

  5. 2021年4月8日 · 《福布斯》(Forbes)公布2021年全球富豪榜,當中亞馬遜Amazon(美:AMZN)行政總裁貝索斯(Jeff Bezon)連續4年獲得全球首富的寶座,身家在過去1年急漲57%至1,770億美元。 作為Amazon創辦人,貝索斯因對商業細節的重視而出名。 能夠在27年前,網絡尚未盛行之時,想到要開立一家網絡書店,並令公司的商品走向多元化,演變成現時知名的跨國電子商務企業絕不容易,其領導、創新及待客原則有不少值得大家參考的地方。 1. 不讓自己後悔. 在貝索斯首次提出開設網絡書店的想法時,他採用了「將遺憾最小化」的思想原則。 貝索斯想像自己到了80歲並回顧自己人生,甚麼樣的決定才不會使自己後悔。

  6. 2023年12月13日 · 華德士香港董事總經理 John Mullally表示,雖然2024年香港的招聘市場將有所改善,但僱主及受訪者的信心仍然相當疲弱,招聘人數目前未有顯著的增加。 半數想跳槽但考慮Counteroffer. 未來1年內仍有74%的僱員在積極尋找工作機會,晉升(37%)是轉工的主要原因。 值得關注是,當被問到是否願意考慮現職僱主的反建議(Counteroffer),52%的受訪者表示即使在接受新工作後也會考慮。 然而,這種回流並不穩定。 調查顯示,曾經有反建議的受訪者中,38%在6個月之內亦離開該公司。 John Mullally 表示:「隨著薪酬預期下降,員工越來越重視工作穩定和事業發展機會。 」「一旦決定辭職,然後重新考慮反建議,可能在日後會有更多問題,而實際上可能不會改變最初辭職的原因。

  7. 2024年2月13日 · 1. 善用「利疊利」複息效應. 這裡所指的「利疊利」不是借錢方面,而是投資角度。 相信每個打工仔都想擁有自己的一桶金,但單憑儲蓄往往追不上通脹速度。 但只要借助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的力量,就可以「錢搵錢」,讓你所投資的金錢為你工作。 俗稱「利疊利」的複息效應,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你的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