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8日 · 《福布斯》(Forbes)公布2021年全球富豪榜,當中亞馬遜Amazon(美:AMZN)行政總裁貝索斯(Jeff Bezon)連續4年獲得全球首富的寶座,身家在過去1年急漲57%至1,770億美元。 作為Amazon創辦人,貝索斯因對商業細節的重視而出名。 能夠在27年前,網絡尚未盛行之時,想到要開立一家網絡書店,並令公司的商品走向多元化,演變成現時知名的跨國電子商務企業絕不容易,其領導、創新及待客原則有不少值得大家參考的地方。 1. 不讓自己後悔. 在貝索斯首次提出開設網絡書店的想法時,他採用了「將遺憾最小化」的思想原則。 貝索斯想像自己到了80歲並回顧自己人生,甚麼樣的決定才不會使自己後悔。

  2. 2021年11月29日 · 2年應急資金. 與澤翼認為儲蓄非常重要,大家需要有可以支撐2年生活的應急資金,即使沒有工作也可以過活。 因為人生不會一直都一帆風順,但是我們可以做好準備,擁有了應急資金後,下一步才是賺錢。 存3年「軍費」 「軍費」是指用來增加未來收入的資本,亦即是你日後賺錢的本金。 這筆「軍費」用途主要用途是投資及創業,在投資方面可以作作買股票、基金、房地產等;而創業則可用來買貨物、網站的營運資金等。 存夠應急資金後,下一步就是存下3年的儲蓄當作你的「軍費」。 假如你每年可以儲10萬元,目標就是要先儲30萬元。 責任編輯:曹佩鈞.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取經. 欄名 : 理財學堂.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3. Allocca專門幫助年輕專業人士整理財務狀況,她指出,20出頭的大學畢業生初投職場,正處於「仍在思考如何管理薪水的奇怪時期」,理財經驗欠豐富,容易犯錯,好像濫用信用卡或因「生活方式通脹」而陷入債務等。 Allocca從經驗出發,分享以下職場新人 五個常見的金錢錯誤 ,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債務,或失去累積財富的機會。 1. 沉迷於提升生活水平. 2. 不使用高息儲蓄帳戶. 3. 不記錄開支. 4. 信用卡只支付最低還款額. 5. 不投資. 職場新人最易誤中的理財陷阱(一):沒咁大個頭,卻戴大頂帽. 生活方式通脹(Lifestyle creep)所指的是隨着收入增加,可以自由支配的開支亦更多,生活水平或生活方式趨於提高的現象。

  4. 2024年4月22日 · 但原來代價一點也不低。 股東會領紀念品大家並不陌生,而在日本,還存在一種 「股東優待制度」 :是日本上市公司為吸引投資者,根據股東所持股票數額派發公司產品或優惠券的制度。 然而有一個 「優惠券家族」, 靠著手頭710種股東優待權益,狂領優惠券,免費生活了7年! 生活質素卻根本不輸常人:吃喝玩樂一樣不少。 一家之主上野廣志表示,自己對這種生活相當滿意,願意堅持到去世那一天。 靠股東優待免費生活7年 銀包塞爆5萬元優惠券. 上野廣志是一間室內裝修公司老闆,投資股票至今已有15年。 7年前,他第一次接觸到股東優惠制度,便開啓了「新世界」的大門—— 靠各類股東優待的優惠券與產品過「免費」生活 ,一發不可收拾。 一切的開始都是因為一張免費迪士尼日票。

  5. 2022年1月28日 · 近年虛擬資產市場愈炒愈熱,NFT(非同質化代幣)交易金額亦屢創新高,也令不少人在短時間致富。. 原本任職金融界的美國在職母親Brenda Gentry去年辭去全職工作,創辦加密貨幣顧問公司。. 隨着NFT熱潮,她從其公司中每月收入高達8萬美元(約60萬港元),踏上 ...

  6. 2020年6月1日 · 網絡媒體研究機構MarketCast去年底為《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千禧世代中大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意投資,但不知從何下手。 對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在網絡上學習金融知識更自在。 調查顯示,46%的千禧世代傾向在網站上學習理財,18%偏好靠社交媒體學到理財知識,僅25%會選擇接觸理財顧問等專業人士。 另外,38%的千禧世代表示會追蹤社交媒體上的理財YouTuber,而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中,只有16%會這樣做。 KOL與廣告產品的利益衝突. 但是,這些理財YouTuber獲取報酬的方式,可能帶來利益衝突等問題,例如替贊助商推薦他們的產品。 Ryan的網站列有免責聲明,說明若透過該網站的連結購買產品,他可能會拿到佣金,亦強調「僅推薦有幫助和有用的產品及服務」。

  7. 2020年6月26日 · 閱讀與工作無關的書籍. 閱讀的好處不計其數,除了增廣見聞外,亦可從書籍中了解另一角度的生活及觀點,從而培養出成功領袖所擁有的同理心。 閱讀與工作無關的書籍,更能將不同的見解及知識,延伸至工作的專業上。 Tesla創辦人馬斯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到,他是由書本養大,其次才是他的父母。 他從小時候開始閱讀大量的科幻小說和人物傳記,造就了現在他天馬行空的創意,並推動他科技事業發展。 2. 走出舒適圈. 每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comfort zone),但長期處於舒適圈內,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難有突破。 跨出舒適圈去挑戰未知的領域,才能讓自己更進一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