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9日 · 作者. 最新文章. Readmoo編輯團隊.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 文/朱耀偉. 八十年代初,是標誌著粵語流行歌詞中香港圖像的重要轉化階段。 香港經歷十多年經濟增長後,已逐漸富裕起來,部分香港人生活開始富足。 香港經濟神話雖然塑造了「大香港意識」,香港人在中英政府就香港前途作出談判之際,亦體會到不能自主的迷惘,因而在文化上努力建構本土意識,粵語流行曲亦肩負起喚起香港身份認同的文化重任,以製造集體回憶。 當年粵語流行曲廣受歡迎,不少金曲數十年後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如〈獅子山下〉面世至今已有三十年,同樣令人感同身受,樂評人黃志淙更稱之為「港歌」。 〈獅子山下〉原是香港電台電視劇集的主題曲,反映小市民心態,極富於「香港人」的意識,可謂香港粵語流行曲的代表作。

  2. 2021年5月14日 · 由於當時遺傳學的生化研究還是空白,所以想弄清這些問題十分困難。. 後來,當華生(J. D. Watson,1928−;與克里克同獲 1962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克里克(F. H. C. Crick,1916−2004)弄清楚了 DNA 的雙螺旋結構以後,尤其是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奧喬亞 ...

  3. 2021年7月7日 · 愛麗絲,沒有掉進仙境的那位,a.k.a雷文克勞榮譽校友,文字就是魔法。. 「二十五歲時,莎莉.魯尼(Sally Rooney)以出道作一鳴驚人,對比其年紀,她的寫作成就或許令人眼紅,但更重要的事實是:我們喜愛她的作品。. 」《The Cut on Tuesdays》Podcast ...

  4. 2020年7月31日 · 為了大刀闊斧地調整出他想要的國家樣貌,且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對抗國家黨內、甚至是政府內部反對他的勢力,清波不管黨內或黨外,黑白兩道,國外或對岸,乃至任何有用的媒體新聞,只要能為其所用,黎清波都願意靈活運用。

  5. 2021年7月6日 · 從歐洲排名第一的大學辯士到作家. 與 《正常人》 中的梅黎安康諾相同,莎莉高中畢業後,進入都柏林三一學院就讀,並開始關注那些她曾認為很「無聊」的事情,譬如馬克思主義。 莎莉稱自己的父母是是社會主義者,「我在一個秉持強烈社會主義原則的左翼家庭長大。 我的母親是奉行這樣的思想來撫養孩子:全面考量、權衡每個人的能力與需求,並以此方式裁決家庭內各式爭端。

  6. 2015年10月12日 · 作者. 最新文章. 陳慧敏. 編譯/陳慧敏. 記者出身的白俄羅斯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以四十年的時間,紀錄蘇聯和後蘇聯時代歷史轉折下的個人命運,融合紀實報導和小說的作品,榮獲 2015 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學院稱讚她,「那有如複音音樂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英勇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亞歷塞維奇在獎項宣佈前,已是英國博奕網站最熱門的押注人選,臺灣讀者熟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從 2009 年入圍以來,七度落榜。 紀錄歷史下的個人感受和靈魂深處. 亞歷塞維奇是諾貝爾文學獎第 112 位得主,也是第 14 位女性得主;最獨特的是,她以融合新聞紀實和文學的非小說類作品得獎。

  7. 2022年8月3日 · 因緣際會之下,她認識一位有妥瑞氏症的男生康諾,由於病情的關係會出現歪頭和發出狗吠聲,他經歷過的困難和人際挫折讓艾玟頗有共鳴,兩個人很快地成為好朋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