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25年來,馬會與香港一起成長,竭盡所能推動社會建設,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 據載香港的賽馬活動,由1841年時居港的英國人傳入。 及後殖民地政府填平黃泥涌沼澤地段建造永久馬場,即跑馬地馬場。 香港第一場有紀錄之賽馬於1846年舉行。 1 2 3. 初期每年舉辦一次賽馬,通常在農曆新年期間舉行。 1884年,一群熱愛賽馬的人士為完善賽馬活動,成立香港賽馬會。 馬場內只有臨時竹棚看台供會員使用,市民則聚集在毗連馬場的巨石上觀賽。 逾一世紀的變遷,巨石遺址在大石鼓仍有跡可尋。 1884年前的賽馬片段. 快活谷的變遷. 1/9.

  2. 規例 | 提倡有節制博彩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2000-2024 香港賽馬會

  3. 馬會於1960年建成賽馬會實用中學,提供3年課程,裝備年青人為踏足社會或繼續升學作準備。 隨著時代演進,學校兩次易名至現時提供7年課程的賽馬會官立中學。 抗戰勝利後,大量移民來港. 學校上課情況. 1/9.

  4. 保職創職. 馬會是全港十大僱主之一,聘用的全職及兼職員工人數達2.5萬人;僱用的兼職僱員人數,約佔全港兼職人數11%。 而賽馬活動更為本地各行各業創造可觀數目的間接職位,受惠人士不勝枚舉。 片段. 每個賽馬日,參與賽事的全職及兼職員工逾1.3萬人,他們包括騎師、馬伕、釘甲匠、獸醫、跑道檢查員、踩馬腳兼職工,以及馬房工作人員等。 其他提供支援服務的員工,來自投注事務部、餐飲部、資訊科技部及保安部等。 1/4.

  5. 投注戶口每受注日最高投注金額:. $500,000. 投注戶口每受注日最高派彩金額 * :. $10,000,000. * 不包括「6寶半全場」及「孖寶半全膽」 ; "每注項最高派彩" 是以該注項過關組合中最高的關數為準.

  6. 促進社區健康. 初期發展 – 杜絕傳染病. 戰後,大量內地移民湧港,令本已薄弱的醫療系統受壓;生活環境擠迫,更導致各種傳染病迅速擴散。 五十年代,馬會資助專治可致命的肺結核病的律敦治療養院擴建新翼,又撥款興建喜靈洲痲瘋治療中心,杜絕痲瘋病蔓延。 出生率上升,產房不敷應用。 馬會資助重建那打素醫院何妙齡大樓,並於六十年代創立婦產科及助產學院,又捐助贊育醫院,充實其婦產科設備。 為配合市區和新市鎮人口不斷增加,馬會持續撥款興建逾20間診所,並為離島居民提供水上診所服務。 抗戰勝利後,大量移民來港. 馬會有份開辦的醫院. 1/10.

  7. 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帶動消閒娛樂場地需求上升。馬會在政府撥予港島南區偌大土地上,先後斥資3.9億港元興建及優化以教育為主題的香港海洋公園。自1977年1月開幕以來,海洋公園已成為亞洲頂級旅遊景點之一,每年平均入場人次逾500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