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0日 · 抗凝血藥(薄血藥)作用是干擾凝血因子,減慢凝血過程,防止血塊形成,最常用是傳統的華法林,使用超過50年,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則近年才出現。 心臟科專科醫生董光達指出,華法林使用歷史較長,使用的病人人數多,但無論醫生或病人,使用時都有好多地方需要注意,「華法林在體內劑量必須控制得相當精準,如果分量太低,未能達到阻止血塊形成;但分量太高,卻會增加病人出血風險。 而且好多食物都會影響華法林在體內的藥力,一不留神便會令藥效變化,所以要控制藥效並不容易」。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要了解華法林在身體內的藥效,通常以血液中的薄血指數(又稱凝血指數,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作指標。

  2. 2017年12月11日 ·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觀:濕疹會不會遺傳? 它又可不可以斷尾? 陳:濕疹的遺傳因素複雜,並非單一基因引起。 如果爸爸或媽媽(其中一個)有濕疹,遺傳給小朋友的風險大概是10至30%。 如果爸媽都有濕疹,風險就會超過50%。 除了先天基因,後天因素也影響病情。 根據文獻記載,有一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俗稱小兒濕疹)的小朋友,到18歲時濕疹會消失。 這可能是因為基因逐漸適應了外在的敏感原而減少發作。 而每次濕疹發作,皮膚出現炎症;炎症會令皮膚質素下降。 如果皮膚的鎖水功能減弱,濕疹就較難痊癒和斷尾。 因此,現在我們採用積極治療模式,盡量降低發炎,增加濕疹斷尾的機會。 天然產品也可致敏. 觀:對付濕疹,使用椰子油(圖)有效嗎?

  3. 2018年10月15日 · 即睇全文. 這些紮肚療程大多同時為媽媽提供按摩,順產媽媽可在產後2至4星期,惡露差不多停止後開始紮肚;剖腹生產的則宜待6星期後,傷口痊癒了才紮。 療程一般為期2至3周,每周紮5日,或按需要紮數月甚至一年,每日不超過8小時;療程費用則由數千至數萬元。 內臟歸位毋須外力 練腹收身更有效. 法紮肚,又或者腰封或盆骨帶,是否真有奇效? 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認為,法紮肚未必有助內臟歸位。 「無研究指出紮肚有助內臟歸位。 女士懷孕時,隨着胎兒成長,子宮會增大,令其他內臟移位,腹腔變得擁擠,可能令孕婦感到胃脹不適。 不過,產後內臟會自然慢慢歸位,毋須外來力量幫助。 」那麼紮肚能否收身? 「紮肚不排除可以改變線條,不過一停止就可能打回原形,效果未必持久。

  4. 2016年10月17日 · 即睇全文. 長期失眠患者常見有以下四種類型,治療方案有別。 一、肝鬱化火. 這類型失眠患者常表現為急躁易怒、頭昏、腦脹、兩眼發紅、口苦口乾、小便黃等。 肝主管疏泄功能,現代人生活緊張和工作壓力大,阻礙了肝氣的正常運行(肝氣鬱結),長期的肝氣鬱結會變化成有熱的徵狀,又叫肝鬱化火。 治療﹕疏肝、清熱、理氣. 二、痰熱內蘊. 平時嗜食肥膩、濃味及煎炸食物,令體內充滿痰和熱。 痰熱內擾心神,就會影響睡眠。 患者通常有胸悶、痰多、胃脹胃痛、發噩夢和半夜易驚醒等。 舌苔又黃又膩都是痰熱的迹象。 《黃帝內經》記載﹕「胃不和則卧不安」。 痰熱、食滯都可導致失眠。 治療﹕清熱、化痰和安神. 三. 心脾兩虛. 患者多夢、易醒、睡不安穩、醒後不易再睡、早醒、心悸、健忘、神疲、頭暈眼花、四肢困倦等。

  5. 2016年12月12日 · 感冒藥可致排尿困難「排尿排得好,首先要膀胱出口位置的膀胱頸放鬆,但一些常見的止咳藥、感冒藥會令膀胱頸收緊,致排尿困難。 」黃國田解釋,自主神經系統影響內臟神經,分為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止咳藥常令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喪失平衡,以致括約肌控制得不好,處於收緊狀態,難以排尿。 這情况常見於前列腺增生患者,突然出現急性尿滯留,通常因感冒沒求醫,亂服止咳藥、感冒藥所致,所以呼籲前列腺增生病人,一旦患上傷風感冒,不要胡亂購買藥物服用,要找家庭醫生,亦不要在服食傷風感冒藥時自作聰明,擅自停服前列腺藥物,否則更難排尿。

  6. 2019年3月11日 · 11/03/2019. 佛家, 病人, 瘤言情深, 癌症, 臨床腫瘤科, 蔡添成, 醫生.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曾於公立醫院腫瘤科工作多年,每天面對病人的生離死別,尤其當自己負責主診的病人不幸離世,內心倍感難過,久久未能釋懷。 直到13年前,在工作壓力日積月累的情况下,首次嘗試接觸佛家信仰,心靈終於找到一片能夠短暫歇息的地方。 如今,雖然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每每看到置放在房間裏、由一位高僧親自寫上「常樂我淨」的書法牌匾,心靈總能感受片刻澄靜。 目錄. 緣分聚散有定數. 懼怕死前未知數. (圖﹕周游) 現實世界裏,世人常談及死後的極樂世界,但若人的心境澄靜如鏡,出離生死煎逼之苦,相信在世時也能找到自己心中的一片樂土。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7. 2018年1月11日 · 11/01/2018. 中風, 中風後遺症, 爆血管, 血管堵塞, 養和特稿. 分享此內容: 中風是香港第四號殺手,每年有超過2萬人中風,導致約3000人死亡。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提醒,中風會破壞神經系統,後遺症是影響病人的活動、理解、說話及吞嚥等能力。 建議病人抓緊病發後首年的「復康黃金期」,透過密集式復康訓練,有助預防併發症及改善活動功能,重投正常生活。 根據1996年發表的哥本哈根中風研究,指出中風後首3個月是復康的黃金期,故此以往一般的復康治療,只着重在病發後三個月進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