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香港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思瀚從2012年入行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國際龍獎IDA,並且從最初的傑出業務銅龍獎一路成長到傑出業務金龍獎。 容思瀚表示,若要整理出一個堅持10年獲獎的關鍵,他認為在於信念。 Why、What、How,決定從業的3大觀念. 容思瀚認為,信念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理念、一份價值觀,他從3個方面進行詮釋: Why──為什麼要從事保險業? 為了什麼而努力成長? 容思瀚笑說,自己的目標說起來並不是多麼高大上,也不是為了達成什麼遠大的目標,而是很單純想要成為一個「年輕有為」的人,但是既要年輕又要有為,這就要求他必須在短時間內就邁向成功。

  2.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3. 2023年2月1日 · 如何讓自己具備預判未來的能力? 國家與企業的預判牽涉十分廣泛,我不敢妄作評論,不過對於個人的預判能力,我還是有一些個人心得,這源自於我過去40多年的親身經驗。 預判不是預知,更不是什麼看見未來的超能力,而是依據現有資訊對未來局勢走向進行推演的指導性能力,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來,端看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好預判的準備。 想要擁有預判的能力, 首先要有足夠的累積 ,資訊與知識也好、經驗也好,需要我們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夠累積足夠的素質與底蘊,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花錢去聽其他人幫你做預判、做整理,但是想要將其化為自己的能力,還是需要認真學習、反思才能做到,沒有捷徑可走。 其次,平時就要蒐集相關的資訊與知識,才有預判的根據。

  4. 2023年12月1日 · 首先是 真正的原因 ,無論是因為家裡有人在做保險、時間彈性、想賺錢、想實現自身的夢想,無論理由為何都無傷大雅,因為這也不是客戶在意的。 重點是與客戶分享改變自己的 理賠故事 ,並讓其瞭解保險業務員的工作是協助大家瞭解風險與保障,更重要的是建立客戶心中的信任感,產生只要有業務員在就安心的感受。 我會加入保險業是因為我媽媽就是一名保險業務員。 (真正的理由)在我從事保險工作的第3個月,我接到一個要去協助辦理身故理賠的任務,當我到客戶家門口,一個聲音對我大罵;「我的老公癱瘓4年,現在死了才賠400萬,中途解約只剩200萬,你覺得保險有用嗎? 當時還是新人的我,站在門口邊立正聽邊發抖,後來我還是很盡責地把單據拿給客戶簽名,客戶在簽完名後拿著那疊紙朝我臉上丟下去,要我不要再來了。

  5. 2022年9月1日 · 有句俗語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其實不只是年長者對年輕人的輕視,即使年輕人也不免會對同樣是年輕人的業務員感到無法信賴──這麼年輕的人,真的已經具備足夠服務於我的專業嗎? 香港宏利人壽分行經理龍允浩今年25歲,18歲入行便在當年成為國際龍獎IDA得主的他,其實一路上也遇到過許多障礙,但他克服了客戶的質疑,並且成功與他們拉近關係,無論面對年長還是年輕的客戶,都能夠順利成交。 用情感建立關係,用專業穩定關係. 自最初從業開始,龍允浩的客戶便來自各個年齡層,從年輕到年長都有,該如何與這些客戶相處? 龍允浩表示,先拉近關係經營感情,讓客戶願意支持你、挺你,後續才有專業規劃能力的發揮空間。

  6. 2020年2月1日 · 近兩年開始推行金融科技,經過思考和評估後有3大挑戰需要特別關注: 1.如何協助業務人員提高銷售水平及專業性,2.如何提高整體產能,以及3.如何提升公司利益。 區張明儀認為,「金融科技的發展並不是取代,而是結合」,雖然香港有一些科技保險公司,但目前香港客戶仍首選面對面接觸,人的關係和價值還是首要考量。 香港永明金融從營銷通路、營銷管理及客戶體驗3個方向開始展開科技化。 首先是應用在行銷通路 ,包含如何提升公司網絡、如何協助業務人員在新客戶推薦和宣傳等環節,電子銷售平台應運而生,經過諸多嘗試後,做得最好的是潛在客戶的推廣。

  7. 2020年1月1日 · 原因1:保單特性符合社會大眾資產配置需求. 臺灣貨幣市場處於負實質利率狀態,利變型保單仍是商品主流,為主要支撐業務的商品,利變壽險保費收入相較二 一八年同期增加12.63%。 原因2:全球投資市場趨勢. 資本市場於二 一九上半年出現回升行情,雖然美國聯準會(Fed)降息,致使投資型保單同時受到全球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利變保單大賣衍生的資金排擠效應影響,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相較二 一八年同期減少16.57%,但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僅占總保費收入14.89%,尚不會反轉整體經營績效表現。 原因3:資金運用策略的結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