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日 · 財富傳承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在2008年突然病逝後,他的長子要求重新分產與分權,造成後代子女爭執不休;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當時有感而發,離世前曾在書中說:「不留財產免得子女爭產……。 」甚至也有傳聞,他早就把大部分的財產,捐給「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及其他慈善機構。 以合理且合法的方式節稅,針對個人財產移轉方式,可以總結出5大重要策略:移轉、壓縮、遞延、凍結、分散。 而資產金額愈高、複雜程度也愈高,運用的工具也會愈多。 其中「移轉(Transfer)」係指將原本依《稅法》上規定為應稅的財產,透過資產配置的重新調整,轉換為免稅的財產,以降低財產稅負的風險。 較常見的策略有:買保險、買農業用地、設立財團法人、成立公益信託等。

  2. 2023年1月1日 · 1.委託人: 即信託財產的原所有權人,將財產委由受託人為其管理或處分。 委託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也可以變更受益人、選任信託監察人、變更信託財產管理方法、終止信託、監督受託人、擁有受託人報酬增減之請求權、新受託人之指定權、信託財產之取回權、信託財產強制執行之異議權、損害填補或回復原狀之請求權等。 2.受託人: 指信託財產法律上的名義所有人,並依照信託本旨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當信託目的達成時,移交信託財產給予受益人。 受託人應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以及避免利益衝突、不得圖謀自身或第三人之利益。 由於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實際上信託利益是屬於受益人,而且受託人應將信託財產與自有財產及其他信託財產分別管理。 而受託人死亡時,不能將信託財產列入遺產。

  3. 2020年6月1日 · 隨著二 二 年七月一日壽險死亡保障門檻法則即將施行,對保險業界及消費者而言,都是一項重大變革,也宣告了儲蓄型壽險將要正式轉型,意即保險公司的行銷模式要改變,消費者的保險觀念也要跟著改變,未來將要走向「保障保險、儲蓄儲蓄 ...

  4. 2017年5月1日 · 醫療診所所得申報有3種方式. 1.核實認列. 診所平時依實際收支入帳,依實際產生所得認列申報。 實際收入-實際成本及費用=所得. 2.書面審查. 依照診所結算申報的收入,乘以表格中的書審純益率,計算出課稅所得額。 (所得=申報收入×書審純益率) 依照診所結算申報的收入,乘以表格中的書審純益率,計算出課稅所得額。 (所得=申報收入×書審純益率) 適用條件: (1)依法設帳記載並辦理結算申報者。 (2)申報或自行調整之純益率達上列各該業書審標準以上者。 (3)醫師業已加入健保或有訪(函)查收入資料者。 3.依據財政部公布之「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以二 一六年度西醫為例) (1)全民健康保險收入:依中央健康保險署核定之點數,每點0.8元。

  5. 2018年8月1日 · 1.普通小缺失。 普通小缺失從字面意思看,就是一些無傷大雅的缺點。 這些缺點對本人而言,不會產生太嚴重的後果,也不會對周圍的夥伴產生太大的影響。 如生性散漫、愛自由、愛遲到、愛睡懶覺;早上起不來,晚上不睡覺;情商低、講話直接;自大、狂妄、不願意聽主管的意見;有恐懼心理、不敢去做陌生拜訪等。 2.致命大錯誤。 致命大錯誤,就是對其本人的壽險事業產生毀滅性的打擊,或者對周圍的夥伴產生惡劣的影響,如急功近利,銷售時欺騙客戶、返佣等行為。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2期.

  6. 2024年3月1日 · 銷售投資型保單的面談時,施雨倫則發現客戶對此一金融商品的誤解,「客戶經常會以『投資投資,保險歸保險』作為反對意見,認為保險不該和投資混合使用。

  7. 2018年5月1日 · 報稅季即將來臨,財務顧問通常有許多中小企業主的客戶,這些企業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常遇到許多問題,其中一點就是負責人常會詢問公司費用認列的狀況:公司還有多少交際費可以認列? 捐贈費用超限了嗎? 公司支付各項費用除了需取得合於稅法規定的憑證外,稅法針對某些費用及損失項目,有認列金額的上限,如超過稅法規定的限額,於申報所得稅時就必須將超出的部分調整剔除,因此造成課稅所得額變高,繳的稅也就變多。 瞭解這些在稅法上有限額規定的會計項目,除了可以省下稅金外,對於公司的整體營運規劃,費用控制等亦有幫助。 以下介紹常見的限額項目: 旅費:國內差旅費、國外差旅費及停車費、通行費、汽油費、計程車資等. *限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