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收息攻略.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5/19 13:15. 最後更新: 2024/05/19 13:17. 分享:. 3個月港元定存仍然最高息、亦最靈活性,是銀行兵家必爭之地,中資行兩款6厘、滙豐的4.3厘、花旗的4.3厘,全屬3個月存期。. 2024年上半年接近完結,不少銀行開始要「跑數 ...

  2. 2018年11月20日 · 強積金供款入息上限現時是3萬元,以入息5%作供款計算,即僱主及僱員強制性供款上限為1,500元。 有傳調高強積金供款上限會分兩個階段進行,修例後首兩年先調高至1,950元,兩年後再增至2,400元。 有關建議要待政府接納,以及通過立法會審議和修例。 規模效益增加 管理人開支比率或降. 韋萊韜悅香港退休福利總監黃毅林認為,客觀而言, 增加強積金供款定必導致強積金的滾存資產上升 ,有利受託人和基金經理賺取更多利潤,但規模效益也同時發揮更大作用, 理論上開支比率亦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供款人有望因而受惠 。 僱員可動用收入減 惟MPF回報率極高.

  3. 2024年4月15日 · 2024年第一季,美國經濟仍過熱,減息預期急挫,債券價格受壓,中港股繼續低迷。 近1年,20隻基金中有五隻見紅,當中四隻為中港股票基金、一隻為債券基金( 環球債券基金 ); 2024年首季,錄四隻下跌,當中兩隻為中港股,其餘為 保證基金 及環球債券; 首季滙豐MPF最佳基金為 北美股票基金 ,大賺10%; 3月全部成份基金回報正數, 智優逸歐洲股票追蹤指數基金 賺3.85%,為滙豐MPF最佳。 中港股落後. 長短線均見紅. 中港股2024年首季復甦緩慢,拖累相關基金表現。 中港股基金是滙豐MPF中表現最差,但跟行內同類基金比較則中規中矩。 短線: 恒指基金 及 中港股票基金 3月分別微升0.55%及0.11%,但近1年血虧(-16.46%及-18.44%),均在59隻同類基金的中游;

  4. 2019年3月13日 · 步驟1:了解自己的帳戶數目. 要整合強積金個人帳戶,首先要知道自己所有個人帳戶的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到這兩項資料: 強積金受託人寄給你的信件,例如周年權益表。 向你的強積金受託人查詢,例如登入你的網上強積金帳戶或直接聯絡你的受託人公司 ( 強積金受托人聯絡資料 ) 如果帳戶太多,或已忘記受託人的名稱,可直接瀏覽積金局網頁,下載「 個人帳戶資料查詢表格 」,連同身份證副本,傳真或寄回積金局,即可獲得名下所有強積金受託人的戶口資訊。 步驟2:選擇受託人及計劃. 知道自己的帳戶數目後,打工仔可以評估各基金計劃表現、服務基金收費及其他個人因素,而選擇自己的帳戶要整合於哪一個受託人及計劃其下。 可參考 積金局的受託人服務比較平台 ,比較各項因素再考慮。 步驟3:填表、交表.

  5. 2019年3月15日 · 強積金作為一項長線退休投資,理應是一套平衡長期風險和回報的投資方案,最審慎的策略是透過平均成本法,不論單位價格高低,都作出每月定期供款。 在單位價格高時,同樣金額購入較少單位;但在單位價格低時,同樣金額則可購入較多單位,長遠而言可將購入基金單位的成本價「勻」,緩和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 由強積金制度推出以來,除個別幾年(2015, 2016及2018年)正值跌市外,透過平均成本法持有港股基金的年率化回報均頗為可觀。 因此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並且投資年期足夠長的話,長線持有較高風險基金是一個相對穩妥的強積金投資策略。 強積金投資組合應何時調整? 既然筆者認為強積金基金轉換不宜過於頻繁,那強積金投資組合應何時調整?

  6. 2024年2月10日 · 是該錶廠首次使用紋身視覺元素,光影黑白對比強烈,突顯東方龍的自然元素。 採用BR-CAL.321自動上鍊機械機芯,具有54小時動力儲存。 Blancpain 寶珀 Calendrier Chinois Traditionnel(Villeret 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參考價:563,500港元. 部份特色: 45毫米,限量50枚. 寶珀於2012年推出首款具備中國傳統曆法顯示功能的腕錶。 因應2024年進入第二個十二生肖周期,推出此全新版本。 同時顯示中國農曆、公曆日期和月相。 紅金上弦擺陀上刻有一條小金龍圖案; 金質錶殼搭配綠色琺瑯錶盤; 中國農曆透過位於12點、3點和9點鐘位置的三個小錶盤,以及十二生肖和閏月窗口顯示;

  7. 2022年5月11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5/11 17:13. 最後更新: 2022/05/11 17:29. 分享: 在上年3月初寫完虛銀eDDA 戰情況, 3月下旬市場便傳出消息,指 eDDA收費風波暫告一段落,各銀行就eDDA「轉錢」所徵收的費用,由以往「一刀切」改為「分層收費模式」,即是單次過得少、手續費就付得少,銀行間費用結算亦由各自各收,變成由HKICL中央結算,每月向各銀行發出賬單,大家便不會有爭執,亦不要拖數。 所以自上年3月開始,如果銀行不甘願被對手欺壓,又因為不能再拖數,都紛紛斬纜,或者在「分層收費」之下,大幅減低每次入錢的限額,寧願叫客人分10次入錢,用盡低層收費,都不讓客人一次過存入大數。 一年過去,用虛銀服務的時候,入錢到底是容易了還是困難了呢? 一齊同大家更新一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