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4日 · 1.興趣化為事業. 讀書期間,汪滔已十分迷戀直升機,大部分時間埋首於與模型飛機有關的讀物之上,希望從事與航空相關的職業。 2.自小抱有夢想. 汪滔自小便知道抱有夢想的重要,他曾在訪問中表示:「夢想是很重要的,我從讀書年代開始,就是興趣很多的人,但身邊很多人,家長讓他讀書就讀書,問他喜歡甚麼,他說不出來,只說喜歡成功。 」他強調有夢想及興趣的人成功機會才會大。 3.立志及目標清晰. 胸懷大志的汪滔,明白到困在杭州難以成就夢想,便在2003年從華東師範大學退學,一心入讀世界一流大學,當時他只獲香港的科大取錄。 在沒有其他選擇下,他便毅然赴港就學,主修電機及電子工程學。 4.專心化夢想為行動.

  2. 2024年5月6日 ·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儘管巴菲特完全信任子女和太太,卻不代表會向他們尋求選股建議。 但芒格是巴菲特在理財上的最佳交流對象︰. 就拍檔而言,我想不到我與查理有任何一次對話,是他點我行一條錯路的。

  3. 2024年4月14日 · 1960年代,巴菲特夫婦結識了猶太拉比Myer Kripke和Dorothy Kripke夫婦,兩家人同住美國奧馬哈,只相隔一兩個街區,很快成為朋友。 Dorothy Kripke患有腦部疾病,巴菲特妻子Susie會定期開車送她去做物理治療。 四人時不時會聚在一起打橋牌,巴菲特還邀請Kripke夫婦到家中吃感恩節晚餐,更特別為他們單獨準備食物,以尊重其猶太飲食習慣。 Kripke夫婦積累了大約67,000美元(約52.26萬港元)。 但他們對股票、債券、看跌/看漲期權等都不太了解,不懂如何投資這筆錢。 經過深思熟慮,妻子Dorothy建議丈夫把積蓄委託好友兼鄰居巴菲特管理。 擔心錢少 一度猶豫. 當時巴菲特三十多歲,尚未成為大家熟悉的「股神」,但投資敏銳度已在奧馬哈當地廣為人知。

  4. 2021年11月29日 · 現年39歲的與澤翼(Yozawa Tsubasa)是日本知名投資者及企業家,不時會在YouTube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在日本被稱為「秒賺一億的男人」。 雖然今時今日他秒賺一億,但與澤翼的致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是日本暴走族,不過後來發奮圖強考上早稻田大學。 讀大學的時候,他曾多次創業,每日收入達1億日圓(約688萬港元)。 雖然生意大獲成功,但是一朝得志令與澤翼認為賺錢很容易,以致胡亂揮霍,其後宣布破產。 不過,他沒有因而放棄,反而花大量時間學習投資知識,用10萬日圓(約6,876港元)成功翻身。 他現時移居杜拜,投資領域涉及股票、房地產、外滙、虛擬貨幣、公司債、保險等。

  5. 2023年12月2日 · 1. 避免嫉妒. 幾十年來,芒格一直在警告嫉妒的危險。 1986年,芒格在哈佛-西湖高中(Harward-Westlake School)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稱,嫉妒「和化學物質一樣,因製造痛苦而贏得某種數量上的價格」。 在《每日日報》(Daily Journal) 2022年年會上,擔任董事的芒格說:「世界不是由貪婪驅動的,而是由嫉妒驅動的。 2. 避免怨恨. 1986年的演講中,芒格也告誡畢業生不要怨恨,並說:「如果你渴望痛苦,那我向你強烈推薦它」。 3. 不要超支. 2022年的巴郡年度股東大會上,芒格提出了一些明智的財務建議:「花的比賺的少,精明地投資,避免有毒的人和有毒的活動,一生不努力斷學習,做很多延遲滿足,這很簡單。 如果你做了所有這些事情,你幾乎肯定會成功。 4.

  6. 2023年6月12日 · 美國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近日確認,將其250億美元金融帝國的控制權交給兒子Alexander Soros。 索羅斯是世界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曾創立全球最大對沖基金之一量子基金.

  7. 2023年11月3日 · 發布時間: 2023/11/03 13:34. 最後更新: 2023/11/03 14:22. 分享:. 「股神」巴菲特戰友芒格批評創投常對金主「搵笨」,為賺錢損人利己是「賭徒的行為」。.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美:BRK)副董事長芒格坦言對大部份創業投資公司(又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