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2. 2021年4月1日 · 1318. 0. 提起早會張瀞心笑言:「穩定架設一個可輕易複製的系統是我的畢生追求我的早會一直是一個穩定的模式。 夥伴們只要知道今天是週幾,就會知道今天的課程大概會是什麼題材。 第1階段 早會就位. 8:51~9:00 集合. 上千通訊處全員已就位,準備迎接早操,開啟新的一天。 第2階段 早會開始. 9:01~9:15 日控. 區經理開始詢問夥伴的定聯、約訪狀況,適時提出指點。 第3階段 早會主軸. 9:16~10:30 主題訓練. 第3階段,是每天早會最大的不同之處。 上千的早會週一固定是「行銷話術演練」,週三固定為「增員話術演練」,週五皆為「經委會時間」。 新人除了週五的經委會時間外,必須要在另一邊的教室「新人班」上滿70堂課的銜接訓練課程,才加入大家的早會課程。

  3. 2023年9月1日 · 我們可以汲取有效開發客戶的策略與方法, 進而管理好活動量與保單件數目標, 從容應對環境挑戰。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從基本面做起,強化「獲客力」 年成交百件保單的關鍵:提前達標保單件數月目標. 自律構築成功,績優從落實約訪開始. 團隊後盾、整合行銷,建構夥伴競爭力.

  4. 2024年2月1日 · 策劃撰文 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2 月 1 日. 1063. 0. 面對疫情、法規制度變革、高利率、業務員市場競爭更為劇烈的環境, 仍有一群人堅定信念、堅持不懈, 持續為客戶、為行業、為社會貢獻己力,穩定維持高績效表現, 他們是「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10個相似的特質—— 1. 相信保險. 2. 熱愛保險. 3. 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 4. 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5. 設定明確的目標. 6. 良好的職業道德. 7. 自律. 8. 意志堅強. 9. 無私分享. 10.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5. 2018年5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關於「為什麼『不』購買人壽保險? 」這個問題,請先看以下6點: 1.你「不介意」你的家人掙扎。 2.你的收入對家庭並「不重要」。 3.你的家人「應該負債」。 4.遺產稅? 你「不在乎」是否把房子賣掉來支付那些稅務。 5.你的配偶在你死後「應該」工作。 6.沒有人應該記住你,因為你不重要。 如果上述任一理由都沒有的話,你就應該 購買保險! 當我初次與客戶見面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辦法理解他們相信的保險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透過探討實際案例來檢示,好比我會談到在服務其他家庭時,幫助他們確認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感到擔心與害怕?

  6. 2018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1331. 雖然許多人確實體驗過幫助人的快樂,但是真的奉行為人生圭臬者卻不多,而中國人壽應許通訊處團隊在處經理徐苓芸的帶領下,真的徹底實踐了助人的理念。 中國人壽應許通訊處目前是一支40人的團隊,雖然團隊規模並不大,但是入行年資超過一年的有35位,13個月定著率高達87.5%,資歷達十年以上的有9位,近團隊人數的四分之一。 如此高的定著率,實在令人想探究其中的奧祕,「因為他們喜歡我呀! 」徐苓芸說完臉上帶著深深笑意。

  7. 2020年10月1日 ·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臺灣少子化及高齡化危機已呈現無法規避的態勢,再加上晚婚、不婚、大環境經濟狀況等不利解決失控人口結構的因素下,養老退休規劃及配置相關風險保障,已是人生的必須。 在過去70年間,臺灣的生育率從7人降至1人;2004年在聯合國公告的10大最低生育率國家地區中,臺灣就已赫然在列。 如何面對少子化危機所帶來的影響,並有效實行解決方針,已成為臺灣近年來的當務之急。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表示,雖然大家都知道鼓勵生育有助於減緩高齡化的速度,但由於國人的結婚年齡近年來有持續後延的趨勢,生育時間也跟著被壓縮;另一方面,當前結婚緊縮、離婚率上揚的狀況,更顯得生育情況和人口結構的嚴峻,要解決少子化的危機,若單僅是從增加育兒津貼、鼓勵國人生育著手,效益恐無法有效彰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