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1日 · 11/01/2018. 中風, 中風後遺症, 爆血管, 血管堵塞, 養和特稿. 分享此內容: 中風是香港第四號殺手,每年有超過2萬人中風,導致約3000人死亡。 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提醒,中風會破壞神經系統,後遺症是影響病人的活動、理解、說話及吞嚥等能力。 建議病人抓緊病發後首年的「復康黃金期」,透過密集式復康訓練,有助預防併發症及改善活動功能,重投正常生活。 根據1996年發表的哥本哈根中風研究,指出中風後首3個月是復康的黃金期,故此以往一般的復康治療,只着重在病發後三個月進行。

  2. 2016年10月17日 · 即睇全文. 長期失眠患者常見有以下四種類型,治療方案有別。 一、肝鬱化火. 這類型失眠患者常表現為急躁易怒、頭昏、腦脹、兩眼發紅、口苦口乾、小便黃等。 肝主管疏泄功能,現代人生活緊張和工作壓力大,阻礙了肝氣的正常運行(肝氣鬱結),長期的肝氣鬱結會變化成有熱的徵狀,又叫肝鬱化火。 治療﹕疏肝、清熱、理氣. 二、痰熱內蘊. 平時嗜食肥膩、濃味及煎炸食物,令體內充滿痰和熱。 痰熱內擾心神,就會影響睡眠。 患者通常有胸悶、痰多、胃脹胃痛、發噩夢和半夜易驚醒等。 舌苔又黃又膩都是痰熱的迹象。 《黃帝內經》記載﹕「胃不和則卧不安」。 痰熱、食滯都可導致失眠。 治療﹕清熱、化痰和安神. 三. 心脾兩虛. 患者多夢、易醒、睡不安穩、醒後不易再睡、早醒、心悸、健忘、神疲、頭暈眼花、四肢困倦等。

  3. 2017年11月27日 · 1. 在衛生署屬下的公費基層服務體系的普通科和專科門診引入中醫藥、針灸和骨傷等服務,促使中西醫合作。 中醫治療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有明顯優勢,如感冒、流感、慢性咳嗽、痰喘;各種痛症如肩頸痛、腰腿痛及各種關節炎;過敏性疾病如鼻炎、濕疹、哮喘;婦科病的月經不調、不孕症等都有良好效果。 另外,癌症化療及手術後調治都是中醫藥的診治特色。 2. 現有十八區三方中醫診所是較為典型的基層中醫服務網點,雖然政府對部分綜援人士提供內科診症和中藥優惠,但大多數患者還需自費。 政府可在現有基礎上加大資助力度,資助長者和低收入長期病患,使其得到中醫藥服務。 文:林志秀(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

  4. 2021年5月7日 · 醫師指鬼剃頭患者的發病機理在於長期半夜頻繁起床餵奶,以致睡眠不足而產生無形壓力。 依據中醫理論,脫髮與脾胃功能有關,腸胃差會阻礙消化吸收。 當身體不能吸收所需的重要營養,就沒有多餘的營養供給頭部所需,因此有機會誘發鬼剃頭。 至於鬼剃頭治療方案,中醫多以內服及外治中藥為主,不會使用西藥類固醇治鬼剃頭,針對性治療腸胃血氣等虛火問題,又可使用梅花針在患處進行叩刺,從而刺激皮膚達到疏通經絡的效果。 當毛囊有了基本營養所需,就有助鬼剃頭治療,令頭髮正常生長。 個案中的患者經過約三個月的鬼剃頭治療後,鬼剃頭問題都有明顯改善,再經過多三個月的中醫脫髮治療已完全康復,不再復發。 圖2:鬼剃頭位置已重新長出頭髮.

  5. 2023年6月7日 · 彭續稱即使患者定時檢查身體通常亦難以發現以上問題因為檢驗上述疾病需要做特定檢查例如心血管閉塞檢查要透過心臟造影心導管檢查發現心室顫動要靠入侵性心臟檢查腦出血要靠腦及腦血管造影檢查。 以上檢查通常在病人出現相關症狀,例如心臟驟停、經常頭痛,並向醫生求助,醫生診斷認為有可能出現相關疾病,才會再安排檢查。 分享此內容:

  6. 2018年11月12日 · 註冊中醫彭淑儀表示無論是痛風或中醫所說的風濕」,從中醫角度都會歸類為痺證」,不過兩種病出現的表徵及發病時間各有不同,「痛風多為熱症病發時多在手腳上的小關節出現而發作時間多數於夜晚。 當出現痛風時,關節多數會有紅腫熱痛四大徵狀。 另外痛風發作與天氣沒有任何關係。 其痛症徵狀來得相當快,中午可能還行得走得,但在夜晚突然痛到無法走路」。 「至於風濕,通常體質較寒的人較易患上,而病發時痛症大多出現在大關節上,例如肩、膝等,病發原因多涉及天氣,例如下雨、季節轉變等。 另外,痛症發作期比較慢,由最初的痠軟變成痺痛,大約需要一星期。 」不少人以為痛風及風濕都是老人病,但彭淑儀說臨牀上患有這兩種病症的人,年齡大多是40歲以上的人士。 跌打酒愈捽愈痛無幫助.

  7. 2022年3月28日 · 28/03/2022. 新冠康復者,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後遺症, 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本港第五波疫情肆虐數月至今,已有過百萬港人染疫。 不過,對於 新冠康復者 來說,是否要面對新冠後遺症,或稱「長新冠」(long COVID)呢? 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10月公布臨牀定義,「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 然而所謂「長期」的時間跨度定義,至今未有統一標準。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指南則指,感染新冠後,持續超過12周而未有其他原因解釋的症狀,應屬「長新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