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8日 · 栽種文化之所以變成一種潮流日本雜誌報道和明星效應男神木村拓哉早幾天才於個人社交平台Post多肉植物照片固然應記一功但港日兩地潮牌經常推出與植物相關的聯名單品及進行不同跨界合作也令到愈來愈多人認識多肉植物和塊根植物。 好似由Prodip Leung主理的本地品牌Plants of Gods早於2014年已推出過以印度教濕婆神(Shiva)為靈感的植物容器,成功將栽種文化融入藝術擺設中。 另外,日本潮牌NEIGHBORHOOD主理人瀧澤伸介在2017年亦推出設計圍繞塊根植物文化的支線SPECIMEN RESEARCH LABORATORY(SRL),更多次與Invisible ink.及fragment design聯名合作推出植木缽及服飾,將塊根植物的栽種文化帶入潮界。

  2. 2024年4月23日 · 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於會上指原本環評研究概要已涵蓋生態魚塘和濕地的影響等十多個研究問題又指早前已書面詢問環境保護署是否需要提交新的環評研究概要當時獲回應稱現有概要仍然有效反指環團未有指出遺漏的研究課題或遺留事項。 環保署助理署長曾世榮會後表示,原本的研究概要已完全涵蓋新發展範圍內的各個議題,變相本身的研究足以覆蓋新發展工程項目,已夠廣闊。 對於環團擬司法覆核該份環評報告,他重申已根據現有公開、透明、專業的準則處理。 至於生態基線及資料評估不足方面,土拓署在環諮會上提到,顧問除已進行一年生態基線調查,亦考慮相關文獻、研究資料和數據,包括香港觀鳥會提交的水鳥調查數據,認為不存在遺漏。

  3. 2024年5月19日 · 環保署昨日回應,強調環評程序科學專業,《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和其下《技術備忘錄》定下了科學客觀的標準和要求,環評程序亦公開透明。 環保署是在充分考慮了上述所有資料和意見,確定環評報告符合所有法定標準和要求,才會作出批准。 按規定研究相關課題. 就有關質疑,環保署綜合從7個方面回應,指已按照《技術備忘錄》,確定研究概要已涵蓋所有需要評估的環境課題,研究範圍內亦有大量及持續的生態資料,並按「避免」、「抑減」和「彌償」的優先次序原則,例如避開拉姆薩爾濕地等。 環保署續指,環評研究已進行12個月生態基線調查,當中涵蓋鷺鳥林及夜棲地上空的雀鳥飛行路線調查,以及考慮因覓食地損失或干擾而對白鷺和蒼鷺繁殖造成的間接影響。

  4. 2024年5月18日 · 環保署昨日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條件包括要提交各項詳細設計和實施計劃、在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和生態友善魚塘開始建造前,不可進行填塘工程,以及盡快成立環境監測小組。 當局表示,現階段不會揣測會否有人或團體提出司法覆核。 有環團則繼續批評環保署「照單全收」有多處甩漏的環評報告,指該署添加的環評附加條件只是「小修小補」,擔心補償方案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表示,生態基線調查檢視16種生態類別,找到152種雀鳥,其中68種保育價值非常高,即使調查期間未能找到歐亞水獺,亦有考慮文獻中提到2018年和2019年有歐亞水獺糞便的紀錄,並作出相應緩解措施。

  5. 2022年1月13日 · 傳夥渠梁生產線 挖角台企.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自從2020年被美國政府斬斷晶片供應後,其運用自家設計晶片征服中外市場的流動網絡設備與智能手機,出貨頓成疑問,於是近期有關華為涉足半導體生產的消息層出不窮。. 日本傳媒最新報道,華為的目光 ...

  6. 2024年3月27日 · 水上風光明媚水下世界同樣迷人若足不出戶已能一覽無遺豈不妙哉? 出自印度設計師Shekhar Shinde的「Floating House」,預計位於南太平洋的泰蒂亞羅阿環礁,是一座可移動的半潛式漂浮屋。

  7. 2024年5月13日 · 【本報訊】立法會任期已過一半,立法會議會聯絡小組成員昨展開訪問東盟3國的行程,前往馬來西亞首府吉隆坡,稍後再轉往印尼和新加坡,這亦是小組在今屆立法會任內首次外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