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6日 ·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中醫藥在處理癌症一些症狀,確實有優勝之處。. 上星期一(8月9日)討論了中醫藥如何幫助紓緩胸腔或腹部積水(bit.ly/3jYjwfv);今次再談胃口差、疲倦、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的問題。. 胃口差-改善消化-解滯通宿便-很多癌症 ...

  2. 2017年1月2日 · 【明報專訊】常說西醫「微觀」,中醫「宏觀」,只是點出中醫和西醫在疾病診斷方面一些不同。西醫除了診斷檢測技術不斷細化,治療也由機理發展往細胞生化進一步細化着手。西醫診斷生病與否,先依賴臨牀檢查,如未能斷症則深入檢測化驗。西醫視身體如Lego積木,由不同部分堆砌而成,健康 ...

  3. 2021年6月14日 · 蔡醫生舉. 例指,一些在關節增生的疤痕,可能會妨礙關節活動幅度,而郁動時更有可能因拉扯而引致不適。 若疤痕在眼瞼或面部則可阻礙眼睛或嘴唇閉合。 若疤痕影響關節活動,怎辦呢? 蔡醫生強調,應及早處理,否則關. 節會變得僵硬,又或因眼睛無法閉合而令角膜受損,即使處理疤痕後也未必能恢復。 一般疤痕成熟約需數個月至一年,期間可按需要接受消除疤痕的治療。 疤痕治療方法選擇多 增生性疤痕效果較明顯. 疤痕治療的方法有很多,由壓力、矽膠貼,到注射類固醇、激光. 甚至電療等,採用哪類治療則要視乎疤痕種類和嚴重程度而定。 蔡醫生指,增生性疤痕對一般治療方案都會有較好的反應,例如合. 併矽膠貼及壓力治療,可使其慢慢改善,並回復患處應有的功能;亦可用激光磨平疤痕及減淡色素。

  4. 2020年6月1日 · 即睇全文. 肝腦合作 正氣流動關鍵. 肝臟是身體 新陳代謝 的基地,包辦了營養代謝、 免疫調節 、代謝廢物清理和血漿蛋白合成等工作。 中醫認為肝具有喜通達惡 抑鬱 的特性,肝氣鬱結時,必須疏肝理氣才能抒發鬱悶,整個人才有爽快感。 有人不禁會問,情緒不是由腦部神經元控制嗎? 在中醫學角度,這答案只對了一半。 中醫所指的肝,是一個系統的概念,包括肝臟、腦部及神經系統。 肝臟和腦部實際上合作無間,當中器官間正氣流動起了關鍵作用。 適者生存是大自然定律。 在人類演化歷程中,為應付危機及提高存活率,原始人基因已演化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系統,以配合打獵覓食與逃避猛獸追趕的需要。 在逃跑或反擊時,人體會提高心臟肌肉供血,減低消化免疫系統資源,以應付短期需要。

  5. 2017年5月22日 · 【明報專訊】1887年孫中山入讀華人西醫書院的同年,還有一位大醫剛剛誕生,他既是孫中山的師弟,也是其革命同袍;不但他個人名聲顯赫,他的家族成員也紛紛行醫,為香港醫療貢獻卓著,所言正是養和醫院的首任院長李樹芬。據養和醫院現任院長李維達回憶,大伯李樹芬童年在美國波士頓時曾 ...

  6. 2017年12月26日 · 摸黑覓路的日子始於3年前母親突然中風,舉止變得陌生混亂,後來確診認知障礙症。 小珊與胞姊在照顧路上跌跌碰碰,最終明白無能力在家照顧,無奈將65歲的母親送入院舍。 眼見院舍總以安全為由約束長者行動,母親雙手亦被俗稱「波板糖」的手套束縛,小珊開始反思如何讓長者活得有尊嚴。 去年她開設facebook專頁,用經歷照亮別人的路,亦盼掀起安老改革。 母性情大變 無力照顧送入院舍. 【明報專訊】背着沉重背包,黑夜裏走上無盡頭的路……這一幕,常出現在26歲的小珊夢裏。 摸黑覓路的日子始於3年前母親突然中風,舉止變得陌生混亂,後來確診認知障礙症。 小珊與胞姊在照顧路上跌跌碰碰,最終明白無能力在家照顧,無奈將65歲的母親送入院舍。

  7. 2021年5月24日 · 24/05/2021. 卵巢癌, 無法進食, 營養不良, 癌症360, 直腸癌, 細胞減滅手術, 腫瘤, 腹腔溫熱灌注化療, 腹膜癌.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腹部為橫膈膜以下、盆腔出口以上的身軀;腹膜則是腹部中覆蓋內臟的薄膜。 腹腔癌分兩種,第一種是原發性的腹膜原位癌,較少見;另一種是佔多數的擴散性腹膜癌,癌細胞由原發腫瘤擴散至腹膜,常見轉移來源有直腸癌、 胃癌 、 卵巢癌 、闌尾癌、胰臟癌等。 近日治理數名腹膜癌患者,俱無法進食而引致營養不良,身心承受極大痛苦。 目錄. 腫瘤擴散 預後較差. 部分癌症達八成有效. 問:腹膜癌病徵是什麼? 早期腹膜癌大多沒有徵狀,直至病情發展到後期,病人可能腹部脹痛,腫瘤引致腹水或腸胃阻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