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2. 2019年10月14日 · 中原地產項目部中國及海外物業營業董事許大衞指新加坡無論土地發展城市規劃及所有註冊成交均可於網上查閱相當透明加上對發展商管理嚴格因此當地鮮有爛尾樓亦極少聽聞當地有置業陷阱故買家置業前只需先做功課先物色適合自己的地區再透過具信譽代理購買大型發展商項目已相當安全。 但買家要留意,新加坡政府對當地住宅市場干預較多,稅項隨時有加有減,承造按揭亦要通過壓力測試,買家的置業預算可能隨時有變化。 另外,新加坡私人物業分兩種,為分別由政府管轄的物業及正式私人物業。 前者類似組屋,名為執行共管公寓(EC),僅限新加坡人認購;後者則大部分不受限制,但有地私宅除外,不過聖淘沙區的連地皮私宅管制又會較寬鬆。

  3. 2024年4月29日 · 彭博報道,丹麥富豪Lars Emil Bruun的後代在等待一個世紀後,終於能繼承祖先收藏的2萬件古錢幣、將其拍賣獲利,這些藏品現在估值超過5.6億港元。 富商收藏大量稀有古錢幣. 丹麥黃油大亨、收藏家Lars Emil Bruun(1852~1923年)一生收藏了來自丹麥、挪威、瑞典等多個國家的大量稀有硬幣、獎章和紙幣,甚至包括1016~1035年丹麥克努特大帝統治英國時的大量古錢幣。 點擊圖片放大. +2. 遺囑規定:去世100年後子孫才可領. 經歷過一戰的破壞,Bruun對丹麥文化遺產感到擔憂。 因此,他在1921年訂立遺囑,指定將自己的私人收藏作為丹麥皇家硬幣和獎章收藏的備份,以防現有的國家收藏發生意外。

  4. 2024年1月31日 · 香港有不少高收入人士,但如何籌備退休,對他們來說也不易。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Angus,任職中港企業營業總監,月入10萬元。 今年53歲的他,希望60歲退休前儲到700萬元,想知可行性。 由於工作需要,Angus時常往來中、港兩地,而過去幾年因疫情原因令工作大受影響,他感慨說,過去幾年為了工作,已多次在國內及香港隔離,最長時間是在酒店隔離21天,但就算不介意浪費時間,結果都因不少預計不到的變數而令工作受影響,甚至停頓。 幸好一向家庭支出有節制,而工作崗位亦幸保不失,能夠維持工作收入,所以能渡過難關。 而上年通關後,工作狀況開始好轉,所以收入方面亦算不錯,當中平均每月三分一收入來自花紅。

  5. 2024年4月25日 · 市面上物理治療費用大約是800至1200港元一次,10Life參考市場上收費水平,找出5款物理治療保障較全面的意外保險產品。 從表1可見,就上述物理治療假設情況, 保誠、恒生及藍十字的產品可全數賠償 ,所以得到物理治療保障評分10分滿分。 - 表1: 比較5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點擊圖片放大. 值得留意,大部分意外保險均要求,在接受註冊物理治療師治療前,受保人須先得到註冊醫生建議或持有轉介信。 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 應考慮以下三事項: 是否僅需要物理治療? 如果需要多種治療,可能需要更高的醫療費用限額; 平日物理治療的費用金額多少? 假如較為昂貴,可考慮不設每次物理治療賠償上限的意外保險; 尋求物理治療的頻率幾高?

  6. 2021年12月16日 · HBA. 約品牌Hood By Air(HBA)由Shayne Oliver及Raul Lopez於2006年創立,以推出衣等街頭服裝打響名堂,不過,3年前經不起時尚洪流而停產,但近日子又再重出江湖,今次與Rimowa合作,設計師謂:「鬆身的毛圈布連帽衛衣十分舒適,是出行時的理想之選,既然如此,何不將這種舒適體驗延伸至行李箱上? 」說到底是將將連帽衣套在品牌經典的鋁製行李箱外,究竟大家賣不賣這個帳? ($20,942) 經MARKET創作的Rimowa旅行箱和背囊。 (圖片品牌提供) MARKET由紐約設計師Michael Cherman創立,品牌一直以來協助滿懷創意人士和獨立的設計師將他們的意念推出市場,同時透過提供適當的培訓、資源及指導,讓他們進入設計及街頭服行業。

  7. 2019年3月4日 · 保險. 發布時間: 2019/03/04 18:11. 最後更新: 2019/03/06 16:38. 分享: 一名女網民分享買了一份月供2,000港元、為期15年的儲蓄保險,但在供款半年後,決定取消這份儲蓄保險,並失去共12,000元本金。 女事主的決定引起其餘網民激烈討論,不少網民分享同樣誤簽儲蓄保險的經歷之餘,也有網民批評女事主欠缺周詳考慮、白白失去逾萬元的本金。 究竟女事主斷供儲蓄保險值得嗎? 儲蓄保險又適合甚麼人士呢? 看看網民的回應吧。 女事主在帖文中表示自己「無好深入諗清楚就買咗(儲蓄保險)」,並會記住今次教訓。 (電話截圖) 其實若投保人選擇去供一份儲蓄保險,往往需要確保自己不需要在供款期間使用到該筆款項,這樣才不會有損失本金的風險。 因此,資金的流動性絕對需要納入考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