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1日 · CP關門情報. 按圖放大. 賽事爬升圖 (按圖放大)五湖路線的先後次序為: 山中湖 -> 河口湖 -> 西湖 -> 精進湖 -> 本栖湖,三湖及四湖只途經首三及四個湖。 筆者今次是第二次參加日本超馬賽事,首次是去年100km的 飛驒 高山超馬 ,今次參加的是118km的五湖,筆者自問從未參加過超越100km的路賽或山賽,這場賽事無疑是個新挑戰,賽前心情也戰戰兢兢,只望整個過程能夠盡力而為。 大會賽事期間拍攝的富士山景. 記得十多年前還是小學生時,曾經跟家人一起到過山中湖旅遊,當時的富士山外貌已很模糊,今次重遊舊地感覺卻然不同。 年少時,富士山對我來說只是一座平平無奇的高山; 有趣地富士山對今天的我卻有一種莫名奇妙的感覺,仔細想想其實是一種敬畏感,感嘆大自然的奇妙創造。 富士回遊列車.

  2. Published by Kai Hin on 2017-06-07. 這天,又約了另一位大學同學行山, 因為早上要到機場一趟,便順理成章選擇了大嶼山上次未完成的路線—蓮花山。 去年五月,自己在沒有睡的情況下到了該處一遊,結果一開始便走錯了路而元氣大傷, 加上天文台預告大致多雲卻實際是大太陽,最終便決定放棄回頭。 (以下為2016年的情況) 蓮花山位置. 這次再遊,氣溫雖然合理多了、較適合行山,可惜天陰陰的,景觀欠奉,行走真的只是鍛鍊身體而已。 雖然這次不用受天氣的煎熬,可這條路線也算不上是輕鬆,是條徹頭徹尾的體力線。 平時到鳳凰大東都是乘車到海拔四百多五百米起行,這次卻是真真正正由零開始,而且山的高度也不是小數目,第一個山頭已是482米了…

  3. 2015年9月12日 · 路線: 中區自然徑 (纜車徑 – 蒲魯賢徑 – 高化利徑 – 梅道 – 漆咸徑) – 白加道 – 種植道 – 芬梨徑 – 爐峰峽 – 柯士甸山道 – 山頂公園. 起點交通: 自金鐘或中環港鐵站步行至花園道纜車總站,或乘搭 新巴 15C 線 (中環天星碼頭 < > 花園道纜車總 ...

  4. 2020年9月3日 · 路線詳情. 沿飛鵝山道上行,訪百花林,尋孫母楊夫人的逾百年風水名穴,俯瞰西貢及白沙灣一帶優美景色。 漫步於石砌古道 (西貢古道),下行至蠔涌谷,沿途細味田園風光,再訪有逾四百年歷史,現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車公古廟。 全程主要為下坡路段,近九成為混凝土小徑,輕鬆易行,其餘為地衣處處的石砌古道。 古道充滿鄉土情懷,但稍為崎嶇難行。 起點 飛鵝山道百花林 (KK145733) 可到港鐵鑽石山站乘搭九巴路線91、91M、92號或96R號,到清水灣道近安達臣道下車,沿飛鵝山道步行約20分鐘到達。 終點 蠔涌新村 (KK168747) 可乘搭九巴路線92號前往港鐵鑽石山站。 康文署路線概覽: PDF連結. 相片. 沿飛鵝山道上行,訪百花林,尋孫母楊夫人的逾百年風水名穴,俯瞰西貢及白沙灣一帶優美景色……

  5. 2018年6月2日 · 由鹹田上大浪坳以及由赤徑上北潭凹,俱為長命大斜路. 操練需知. 一般人不會獨立行第二段,通常不是由東壩起步,就是索性第一二段連走。 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沿路均有士多、茶座,補給水份之外更可以飽餐 (毅行路線不入鹹田灣,在鹹田村外圍) 麥理浩徑的官方路徑,是沿鹹田灣西面的叢林而上,但路徑並不明顯,且河流經常氾濫草面濕滑。 操練時可走沙灘,過橋,經海風士多入村. 這段路上落甚為明顯,可借機鍛練體能,以及上落山速度. 鹹田灣「地標」木橋。 2017年颱風後,已建了新橋,與相中這條大為不同。 (注意:木橋處並非麥徑路線) 活動日備忘. 根據大會守則,參加者必要跟隨麥理浩徑官方路線而走,這段中,大浪西灣過河、以及鹹田灣,均易偏離麥徑,參加者務必注意。 惟大會亦已容許參加者沿大浪西灣沙灘而行.

  6. 2018年4月6日 · 山上連峰的簡介地圖. 站在山峰上被眾山環抱,醉人的景色. 站在雲海之上,再疲累也會隨之釋放.

  7. 2017年6月21日 · 本來沒甚期望,只在於找點事打發時間的我,面對眼前的峽谷,也只能感嘆連連,我沒有去過美國大峽谷不能把兩者作比較,但只有200多米深的 Markarfljótsgljúfur,配合冰島的獨特風格,令不少「見過世面」的外國徒步者也讚嘆不已。 在完成這55公里的 Laugavegur Trail 後,不少人會在這裡坐車離去,但其實後面緊接的 Skógar Trail也很精彩,雖然只有29公里長,而且要爬升近900米到 Fimmvörðuháls Pass,但可以近距離觀看兩個在2010年火山爆發時型成的火山 Móði 和 Magni,再加上冰川 Eyjafjallajökull,以及行程尾段包括Skógafoss 等大大小小的瀑布,真的令人目不暇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