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8日 · 建行亞洲於今年1月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向511名35至55歲,月入3萬元至6萬元的中產人士,就儲蓄理財習慣及退休規劃進行調查。 發現中產人士為子女將來及退休儲蓄為首要儲錢目標。

  2. 2020年4月27日 · 理財技巧1:設定財務預算. 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衡量自己有多少收入,然後設定一個可實行的財務預算計劃。 別少看這一步,因為它將決定你往後使用及管理資產的方法,它也是方便你追蹤資金動向及計劃享受人生的指標。 若是不懂如何設定理財預算,可試從坊間常用的「80/20原則」或「50/30/20原則」入手,為儲蓄及消費之間作出合理安排。 不過謹記在設定好這預算後,便要遵從它去管理資產,不許再隨意使用或調動金錢。 理財技巧2:每日審視開支. 每晚花5分鐘看看自己當日的開銷,評估一下自己的消費行為有否偏離預算的安排。 習慣審視自己每天的消費行為,可讓你在往後管理財富時有更清晰的了解。

  3. 2023年11月22日 · 由政府推出的終身即期年金. 政府年金是公共年金的一種,正式名稱是「香港年金計劃」,它由政府牽頭成立、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承保,於2018年7月推出,屬於終身年金和即期年金。 因為最低投保年齡是60歲,因此又有「長者年金」稱呼。 繳付整付保費後,投保人將收取穩定的保證每月年金金額,將一筆過現金轉化成穩定及終身的現金流。 只要保單仍然生效,保證每月年金金額都會終身發放。 保證每月年金金額將在保單開始時訂定,在投保人有生之年維持不變。 從保單的保費起繳日後的下一個月份起,終身保證每月年金金額將每月存入投保人指定的銀行賬戶。 免費諮詢 + 領取HK$100禮券. 政府年金基本資料. 政府年金回報率? 可利用政府年金計算機計算.

  4. 2024年1月17日 · 長者生活津貼由2023年2月1日起每月金額為HK$4,060;由2024年2月1日起上調至HK$4,205。.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其歷史遠比長生津久,可追溯至1973年,旨在為7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提供每月津貼,不設資產審查。. 高齡津貼的每月金額由2023年2月1日起為HK$1,570;由 ...

  5. 2020年3月24日 · 30歲會有多少儲蓄? 有了儲蓄比例,再計算一下自己在人生各階段應有多少儲蓄。 這裏就以政府統計署的月入中位數為基礎,加上月儲2成收入作準則,以及假設還沒有成家立室、環遊世界或其他重大開支,以及沒有重大突發支出為條件下,幫大家計算一下在22歲至34歲時的儲蓄狀況。 22歲至24歲: 按統計署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 (2019年第4季) 顯示,15歲至24歲打工仔的月入中位數為HK$13,000。 假設大家於22歲時投身職場,若以每月儲蓄2成薪金計算,即是每月可儲得HK$2,600,而至24歲完結 (即25歲) 時應儲得: HK$2,600 x 12 (月) x 3 (年) = HK$93,600. 25歲至29歲:

  6. 2018年12月21日 · H按的「H」是指HIBOR,英文全稱為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本港20多間銀行的互相借貸利率,香港銀行公會均會每日公佈。 為免出現H按短時間內失控飊升,為按揭申請者帶來財政困難,銀行多會為H按設定「鎖定按息上限」機制,俗稱為「封頂位」。

  7. 2018年12月17日 · MoneySmart與獨立市場調查公司Rakuten Insight進行調查,了解港人最希望運用財富做甚麼? 薪金用於哪裡? 及有否為個人財政定下長遠目標。 當受訪者被問及渴望從金錢及借貸中獲得甚麼時,38%受訪者希望「可享受生活和善待自己」,僅18%選擇「照顧家人並給予他們更舒適生活」 調查於2018年11月進行,共訪問1,000人,男女受訪者各佔一半,年齡由18歲至55歲。 被問及「有多經常因為看到社交媒體上的產品或服務宣傳而花費時」,約45%受訪者表示每年1至2次,15%表示每月1次,5%則表示每天均有。 對於薪金開支,36%表示用卡家庭,23%指用於旅行,16%花在高級餐廳。 在一眾曾申請個人貸款的受訪者中,26%將貸款繳付稅款,25%償還卡數。 消費短暫快感 長遠債務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