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7日 · 2023年8月初休假回到向四村的王旭東趕上了京津冀地區百年一遇的強降水作為現場唯一一個專業救援人員王旭東憑藉著一艘衝鋒舟一根救援杆在30小時里轉移了向四村150多位被困村民。 「是什麼讓您在老百姓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 」有小記者問道。 王旭東的回答是:「我生長在那裡,他們都是我的親人。 2023年7月底,受颱風「杜蘇芮」影響,豐台至沙城鐵路發生嚴重水害,K396次列車被迫長時間滯留在落坡嶺站,缺食缺水缺電,信號中斷,門頭溝落坡嶺黨支部書記孟二梅組織居民讓近千名滯留旅客住得下吃得上。 在救援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怎麼解決的? 小記者們非常關注在實施救援時的細節。 「困難很多。 」孟二梅告訴小記者,比如有病人出現突髮狀況需要幫忙找藥,「我們團結社會的力量,這場生命的救援非常完美。

  2. 2023年11月16日 · 中國人2000年前就擼串了」「油條跟奸臣秦檜有關」……最近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張良仁因為在短影片平台上吃飯太認真」,火上了熱搜。 點開張教授的短影片帳號主頁,影片里的他,既是學者,也是一枚「吃貨」。 一碗小餛飩,被他解讀出宇宙的氣象;一籠湯包,也被他咀嚼出上下7000年的歷史……任何食物,似乎都能與考古學奇妙地結合起來,博主本人博古通今的學識和風趣幽默的談吐,讓冰冷的文史知識冒出了「熱氣」,也出人意料地將一個冷門專業——考古學,帶進了更多年輕網民的視野。 考古領域專業門檻很高,大多數人所知甚少。 但要說到煎炒烹炸、花式「吃」法,大家就有話可「聊」了。 考古與吃飯,乍看八竿子打不著,一旦打破了「次元壁」,卻產生了獨特的化學反應。

  3. 2023年6月17日 · 香港特區政府5月30日宣佈成立特首政策組專家組,並委任56名成員,他們由來自商業和金融界別、專業人士、智庫及學術界等不同背景的人士組成。 (原標題為《香港特首政策組專家組舉行首次會議 聚焦香港高質量發展》) 你可能喜歡. 135846.27萬人次! 五一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出爐.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5月1—5日(勞動節假期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1358… 立夏過後本週北京晴熱為主,今明兩天午後到傍晚西岸山區有雷陣雨. 新京報訊 據「氣象北京」微信公眾號消息,昨天傍晚到夜間飄零的微雨給「五一」長假畫上了句號。 今天(5月… 廣東肇慶一鴕鳥在馬路上奔跑,林業局:養殖場跑出,已抓回.

  4. 中國新聞. 一次艱難的抉擇. 12月22日 06:58 新浪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 聰. 安吉和,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站消防員,家在積石山縣石塬鎮苟家村。 正在承擔抗震救災任務的他,得知父母在地震中受傷後,只請了2個半小時的假探望父母,隨後歸隊繼續搜救排險。 他說:「我是一名救援人員,搶救包括我父母在內的所有人的生命是我們的使命。 訓練中的安吉和。 圖片由蘭州消防支隊提供。 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後,安吉和接到集結待命指令。 聽說震中在積石山縣,安吉和非常擔心家人的安全。 「我不停地撥打媳婦的電話,但打了一個多小時,一直無人接聽。 身為救援人員,很清楚此刻失聯意味著出現了突髮狀況。 我當時安慰自己,只要沒有確定的壞消息傳來,那就是好消息。 」安吉和說。

  5. 2023年10月12日 · 10月12日 13:39 新浪網. 新京報訊(記者劉瑋)10月11日,第十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暨十週年慶典開幕。 開幕禮上,中國劇協副主席、北京劇協副主席、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感歎於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題材改編、觀演模式、藝術表達等方面大膽而有益的探索,從2000年第一部小劇場京劇《馬前潑水》登台亮相,經過二十幾年的探索實踐,如今小劇場戲曲已經漸成規模,「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年青人走進劇場、瞭解戲曲文化,也讓傳統的戲曲藝術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與青春活力。 第十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主題為「合」。 自2014年首屆舉辦至今,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始終如一地將「承傳,創新,青春,未來」作為活動舉辦的宗旨。

  6. 2023年9月12日 · 09月12日 19:14 新浪網. 轉自:中國青年報. 9月12日,被騙緬甸的中國科學院博士張實(化名)在微博發文稱,已於9月5日返回國內,因配合調查和個人生病,一直未能公佈回國的消息。 張實稱,事發地妙瓦底位於緬甸的東南地區,與泰國僅隔一條小河,與網傳的緬北相隔甚遠。 因為不與中國接壤,中國方面要進入該地極其困難,這裏的詐騙模式、詐騙對象也和緬北差別巨大。 由於緬甸的詐騙過於有名,園區招聘時,通常也以泰國的工作為誘餌,而避免談及緬甸。 12日中午,新京報記者聯繫到張實,他表示,目前他已趕到西安,陪伴女友照顧她生病的父親。 看似正規的流程都是陷阱. 如何被騙到緬甸去的? 張實說:

  7. 2024年1月9日 · 無數人走進博物館. 與「老祖宗」來一場穿越時空的邂逅. 當下. 交互式、智能化、數字化…… 愈發豐富的遊覽方式也吸引著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 「文物活化」「智慧博物館」「數字展廳」 一個又一個新的名詞不斷在文博行業湧現. 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時俱進. 在業務發展上不斷探索數字化路徑. 「到國博看中國」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可以看到. 歷史之中國、發展之中國、奮進之中國、未來之中國. 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其他博物館的不同. 我們從歷史走過來. 我們也終將走向歷史. 在當下這個歷史節點上. 「通過參觀國家博物館, 可以進一步增強歷史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 「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 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好中國聲音。 在春法看來. 這正是時代賦予中國國家博物館當下的使命與責任.

  1. 相關搜尋

    王偉仁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