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张闻天 (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原名 张应皋 (也作 张荫皋 ),字 闻天 ,曾經长期使用 化名 洛甫 [註 1] , 江苏省 南汇县 (今属 上海市 浦东新区 )人。. 曾任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官方对其评价为:杰出的无产 ...

  2. 2024年4月19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聞天 (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原名 張應皋 (也作 張蔭皋 ),字 聞天 ,曾經長期使用 化名 洛甫 [註 1] , 江蘇省 南匯縣 (今屬 上海市 浦東新區 )人。 曾任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官方對其評價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 張聞天1925年加入 中國共產黨 ,同年前往 蘇聯 ,先後在 莫斯科中山大學 、 紅色教授學院 學習、任教,是當時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 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之一。 張聞天1930年回國,抵達上海,擔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1933年1月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 瑞金 。

  3. 張聞天_百度百科. 張聞天 (1900年8月30日 [8] -1976年7月1日) ,原名張應皋,化名洛甫,上海南匯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理論宣傳和幹部教育工作中成績卓著的領導人之一。 [7] 張聞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並出席遵義會議1959年被錯定為反黨集團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受盡迫害於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 1978年8月(一説1979年8月 [9] ),中共中央對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有《 張聞天選集 》。 [7] 中文名. 張聞天. 別 名. 張應皋. 洛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上海南匯 [2] 出生日期. 1900年8月30日. 逝世日期. 1976年7月1日.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人物轶事
    • 人物评价
    • 后世纪念

    [zhāng wén tiān]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 -1976年7月1日),原名张应皋,化名洛甫,上海南汇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工作中成绩卓著的领导人之一。

    张闻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并出席遵义会议,1959年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尽迫害,于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1978年8月(一说1979年8月 ),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有《张闻天选集》。

    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张家宅(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他目睹中国内忧外患的状况,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早年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受《新青年》影响倾向革命。

    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于学生运动,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评介外国文学名著,后在南京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1920年至1923年,先后到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学习和工作 。

    1925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并任助教、翻译,同时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报道员。

    1931年初,张闻天同志从苏联回国,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任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当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他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委员并成为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常委 。

    •名字由来

    张闻天的名字源出于《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 。

    •以文学翻译和评论为主,宣传新思想

    1920年上半年,在青年学生中掀起了出国热,赴法国、日本、美国勤工俭学的人越来越多。7 月1 4日, 张闻天东渡日本, 在东京自修日文,读哲学、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在日本期间,他与田汉、郑伯奇等文学青年往来密切,田汉创造的《梵峨嶙与蔷薇》《灵光》《咖啡店之一夜》等文学作品,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样,张闻天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放弃了哲学学习,逐渐转向了文学翻译、评论和创作。

    1921年1月,张闻天从日本东京回到上海后,开始对中外文学家的作品产生了兴趣。4月,开始读托尔斯泰、泰戈尔、罗素、平林初之辅的作品,翻译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及相关评论、研究文章。9月,张闻天翻译的《托尔斯泰的艺术观》(2万多字)一文发表在《小说月刊》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上,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从1922年初起,张闻天更加热衷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评论。他在译介外国文艺理论和评论外国作家作品中显示出超人的才华,被远在美国的中国学友会友们发现,这些学友会友们很希望他到旧金山去,同他们一道开展社会活动。1922年8月20日,张闻天从上海乘中国远洋轮南京号前往旧金山。在美国勤工俭学期间,一方面,他凭借着比较好的英文基础在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里学习。伯克利分校图书馆藏书丰富,设备齐全。他通常白天上午都坐在图书馆里或读书或翻阅期刊或从事译著。另一方面,张闻天做旧金山华侨中文报纸《大同晨报》的编辑工作。1924年1月,张闻天结束了留美勤工俭学的生活,乘坐林肯号邮轮返回上海。

    198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发表讲话,把张闻天的名字同毛泽东一起列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杰出党的领导人行列。

    1985年8月30日,在张闻天85周年诞辰之际,包括庐山会议发言和“政治经济学笔记”、“肇庆文稿”的精彩篇章在内的《张闻天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张闻天生前的遗愿终于实现。《〈张闻天选集〉编辑说明》高度评价张闻天的历史功绩和理论贡献,指出:“张闻天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对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闻天的理论创造和革命业绩,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越来越赢得全国各族人民,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的敬佩。在张闻天90诞辰时,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上海、南京、遵义、佳木斯、无锡等地也以多种形式纪念他。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发表纪念文章,称张闻天是“共产党人的楷模,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致函刘英同志说:“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不朽历史贡献。他对共产主义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学问家的谨严风范,他为人民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崇高品德,他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毕生探索真理,胸怀坦荡,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不懈,忘我奋斗。

    一、张闻天同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闻天同志早年投身革命,在一段时间内曾在党内负总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的一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张闻天同志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文艺、宣传和党报等方面的工作,撰写大量文章揭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号召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反蒋斗争。

    故居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邓三村九组,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现浦东新区祝桥镇)邓三村张家宅。 张闻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一面正屋,两边厢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屋脊上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显示房屋主人有较高的地位。正屋有五间,两侧厢房各两间,在西厢房外侧有杂用房四间,共十三间。 先建正屋,后建厢房,再建杂房。故居中间是青砖铺地的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古称秀才亭,亭上有陈云同志题写的匾额,亭前有两块用绿篱笆围的菜地;屋后原为水流潺潺作响的宅河沟,沟边有翠竹、绿树,放有水车等农具。随着岁月变迁,宅河沟逐渐形成砚台状的小和沟,现称砚台沟。沟边是张闻天少年时代经常与小伙伴读书、玩耍的地方。正屋中间是客堂称孝友堂,是张氏族邀请至亲好友聚会议事之处。右侧是卧室,陈列着衫木大床、印花夏布蚊帐以及梳妆台、脚箱、开门厨等家具。这儿是张闻天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书房里陈列有小木床、书桌、书架和笔墨纸砚等文具用品,这儿是张闻天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故居建筑面积共488平方米,占地面积686平方米。 1985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张闻天故居进行了修缮,张闻天故居现被列为上海市旅游局推荐观光点。

    纪念诗词

    缅怀张闻天同志 顾燕荪 一 自幼生于朱家店,曾经同守南沙城。 钻研国学群英冠,品德高超理想纯。 二 接受家君勤教导,黉庠一片赞扬声。 先贤久与同窗砚,感荷潜移默化深。 三 毕业依依赠语真,英姿勃勃赴前程。 青春抱负凌云志,君学工程我学文。 四 五四雷声惊宇宙,狂飙锐气震乾坤。 宣传爱国苍生悦,白话维新倡导人。 五 长征万里爱憎分,遵义呼声远近闻。 书记任中挑重担,六盘山上进长城。 六 光风霁月垂青史,海晏河清仰北辰。 举国同胞希统一,百花齐放满园春。

  4. 徐春輝. 2020年12月11日08:26 來源: 學習時報. 原標題張聞天真理在誰手裡就跟誰走. 張聞天一生執著於追求馬克思主義真理青年學生時期即投身五四愛國民主運動加入黨組織后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打下了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在革命 ...

  5. 張聞天 - 中文百科. 張聞天 (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原名 張應皋 (也作 張蔭皋 ),字 聞天 ,曾經長期使用 化名 洛甫 , 江蘇省 南匯縣 (今屬 上海市 浦東新區 )人。 曾任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官方對其評價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 張聞天1925年加入 中國共產黨 ,同年前往 蘇聯 ,先後在 莫斯科中山大學 、 紅色教授學院 學習、任教,是當時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 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之一。 張聞天1930年回國,抵達上海,擔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1933年1月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 瑞金 。

  6. 張聞天1900年出生在江蘇省南匯縣的殷實農戶家庭。 原名“應皋”(也作“蔭皋”),字“聞天”,取《詩經》中“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之意。 他17歲時入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1919年,他參加了五四運動,隨后在報刊上公開介紹《共產黨宣言》中的“十條綱領”,可以說是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列注意的先驅者之一。 同年,他在上海入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科,翌年7月去日本東京學習,1922年夏又自費留美勤工儉學,一年多后回國。 1925年6月初,張聞天在上海入黨,10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后入紅色教授學院學習和工作。 他取俄文名字“伊思美洛夫”,從此即用譯音“洛夫”、“洛甫”為筆名。 因他在理論研究上高於留蘇的其他人,王明等教條主義者大力拉他,而張聞天因缺乏國內實際工作經驗,一時也對他們的主張表示贊同。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